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

大明元辅 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王家屏的表态让申时行不由得变了脸色。

他此刻的心情与方才听到张学颜称高务实为“天下文胆”时有很大的不同,后者顶多是让他不满,而前者却是让他紧张。

高务实头上的光环已经够多了,再多一个“天下文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无非是养望养出了一个新的高度罢了。然而问题在于高务实现在缺的根本不是名望,甚至都不是威望,他真正欠缺的几乎已经只剩资历这一条了。

申时行之所以刚才能勉强默认张学颜对高务实的夸耀,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任你能力再强、名望再高、圣眷再隆,你资历也还是摆在那儿的。一个万历八年金榜出身的后生晚辈,现在不可能就让你入阁。

申时行的想法其实也不复杂:只要高务实不入阁,他们实学派就始终还是存在“双核心”问题。在阁的次辅许国就算很多事愿意配合高务实,但无论怎样也不可能事事听高务实的吩咐,而同时高务实也不可能会放弃实权,按照许国的想法去做。

许国是限于地位没法彻底低头,高务实嘛……

申时行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平时看起来不声不响,但其实内心非常坚定的人,偏偏他的那一套实在是过于“开风气之先”,连许国也不敢次次都顺着他来。

他们固然是同一个派系的重要人物乃至核心人物,但政见却未必完全一致。在申时行眼里,这就是可供利用的地方,至于有没有机会能利用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眼下高务实的名望再继续提升其实也没多大意义,正如同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高务实的短板是资历,这东西很难从时间以外的地方来弥补。

所以申时行对张学颜的话只是有些不满,却并不至于紧张。

但王家屏表态支持高务实,那就不同了,这是一个非常不妙的风向。

王家屏这次能入阁,原本就是他和高务实互相妥协出来的。高务实的想法暂时不去说,至少申时行之所以能够答应,主要就是因为王家屏这个人脾气臭,在政治上一贯坚持个人己见,从来不去依附谁。

可谁曾想,这才过去多久啊,他居然就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高务实了!

申时行不得不未雨绸缪一下,思考思考王家屏这个举动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他是单纯因为在这件事上和高务实的看法一致,还是已经在实学、心学两派之间做出了选择?

如果只是前者,那也就算了,毕竟高务实今天这道奏疏上去,朝臣不论品衔高低,只怕都要表个态,要么支持,要么反对,很难维持所谓的“中立”——因为高务实的矛头是对着宗藩去的,又不是在朝臣之中搞党争,你中立个什么玩意?

这么大的国策调整,难道你居然一点想法都没有?那皇上养你这废物干什么,他钱多得没地方花吗?

但如果是后者的话,那麻烦就大了。本来把王家屏弄进内阁就已经是一次妥协了,原本申时行的计划可是先拉住潘晟,然后让潘晟在临走前推荐王锡爵,这样王锡爵入阁就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如此便让申时行在内阁有了一位得力帮手,打破实学派对他的“包围”,从此不会再孤军奋战。

只是事情后来出了意外,高务实出乎意料的强硬,逼得申时行又缩了回来,万不得已之下,只好和高务实“各退半步”,弄了个虽然出生于山西但却并非晋党的王家屏来凑数。

可是,在申时行看来,王家屏凑数可以,但如果靠上高务实,那就完全不能接受了。因为一旦如此,则相当于自己在内阁的处境比当初潘晟在时还要糟糕。潘晟原本是中立派,后来却被自己拉拢——或者说通过浙商集团给控制了,然而王家屏这个中立派要是反投了高务实,自己岂不是血亏?

更何况,浙商联盟能够控制住身为浙江人的潘晟不奇怪,可那又不代表他们也能帮自己去控制身为山西人的王家屏!

申时行不仅脸色难看起来,甚至还有些走神,直到许国的声音在一边响起:“元辅?元辅?”

“啊?”申时行清醒过来,悄悄吐出一口浊气,定了定神,问道:“怎么?”

许国面色平静地道:“我等四位阁僚均已赞同高求真的上疏,元辅该拿主意了。”

许颍阳!你可真会说话!

申时行心中怨怒不已:你们四个都同意了,那还问个屁!难道让我一个人“独排众议”,站到那群一年吃掉近两百万两银子的废物宗藩一边去?我还要不要在朝堂立足了?

此时此刻,他忽然心中一动,由衷的佩服起高务实来。

高求真啊高求真,你是真会找机会、找角度啊。拿这群宗藩开刀,全天下官员不管京官还是外官,可不都得为你拍手叫好?

即便是那群勋贵,只怕也是幸灾乐祸、乐见其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嘛,凭什么老子们当初被高新郑和郭安阳清查田亩,一个个只能破财消灾让出了那么多田地,而你们这些宗藩就屁事没有,甚至在皇上都做了表率让出大量皇庄的情况下还不拔一毛?

大家都是与国同休,当然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啊!咱们赔进去那么多也没说什么废话,你们就不能意思意思了?

所以申时行忽然发现,高务实这次上疏,虽然是开了朝廷大臣提议开藩禁的先河,但其实他安全得很!

全天下的文官们只要脑子里还没烧开水的,就绝对不会反对他,只会扯开嗓子高呼支持到底;两京勋贵也不会反对,甚至还很可能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武臣也是朝臣嘛,朝廷的财政富裕了,文官们哪怕从指缝里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