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112章 东返

大明元辅 第112章 东返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高务实对庄浪卫方面的交待并不多,关键性的一条就是把他们当半个自己人。

什么叫半个自己人?该指挥的要指挥,该补给的要补给,该给赏的也要给赏。

只不过指挥的时候要略微客气一些,而补给、给赏这些方面,则要坚持既不能不给,又不能多给的原则。

除此之外,就是约束军纪,不过这一条因为高务实已经提前谈妥,想必问题不大,脱脱是个知轻重的人,而伊勒都齐被高务实敲打过一番之后,应该也会自觉一点。

魏学曾虽然是老资格,但在打仗这件事上,他还真挺虚心求教的,高务实每说一点,他都用力点头,默默牢记。

其实想想看,这也不奇怪,毕竟高务实虽然年轻,但却已经可以毫不自谦地说,他就是大明现在最具威名的文帅——没有之一。

一番商讨告毕,高务实告辞而去。魏学曾亲自将他送到督院大门口,在高务实连声“制台留步”之后才与他挥手作别。

望着高务实离去的背影,魏学曾欣慰地露出了笑容。昔日他本是高拱着力培养的助手,可惜时运不济,迄今也没能入阁。不过,能看着当初的小小神童真的变成国朝砥柱,魏学曾也颇为高文正公欢喜。

新郑高氏后继有人呀!

魏学曾暗忖:安南、定北已是过去的事,现在看来,这孩子只怕又要被冠以“平西”之名,得亏了大明东边并无敌手,要不然的话,他这一生怕不得凑出个东南西北四面通杀?

魏制台想到这儿,自然而然地想起“大杀四方”这个词,不由得哑然失笑。

此刻拜别魏学曾不代表高务实马上就要走,官场的规矩不能马虎,所以今晚还有一场践行酒,是魏学曾率陕西三边在固原的大小官员、将领为送别高务实所举办的。

除此之外,相应的还有明日的送别,这批人估摸着应该是一个不落都会参加——好歹高务实此来避免了陕西、延绥被叛乱波及,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敉平乱局,西北无人不感念他的恩德。

这些对高务实而言都只是场面事,他完全可以从容应对,也不必费神去想。此刻他比较担心的是刚才会面之时和魏学曾提到的西北财务问题,不知道魏学曾会不会听从他的建议,从庆王一系想办法。

这次宁夏之变里头倒霉的人不少,但从“级别”而言,最大的倒霉蛋肯定是庆王,不仅大量的浮财被掠,最后被高务实从博硕克图手中得来,而且不动产的损失也堪称巨大。

宁夏虽然是九边之一,但早年曾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屯,田地其实并不少,而这些田地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逐渐被私人掌握。在这些“私人”之中,庆王府的收获是最大的。

庆王府的这些田地原本来历就不是很干净,经过种种手段拿到之后,其凭据主要是一纸地契,这些地契当然放在庆王府中。然而这一次,哱拜叛军行事不周,把那些地契当做浮财打包送给了博硕克图,最后当然就到了高务实手里。

在没有收复宁夏之前,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就像它们对博硕克图毫无价值一样,因为地在哱拜手中,凭据并无意义。

但当高务实没有经过多大的破坏便收复宁夏,这些地契的价值一下子就实质化了——拥有它们就是拥有了这些土地。

不过问题并非没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庆王府肯定会要求收回这些土地,同时也自然会要求归还地契。如果按照早年朝廷对藩王的纵容程度来看,这些田地连同地契肯定要十成十的归还庆王府,但是高务实鉴于西北的实情,并不愿意这样做。

他对魏学曾的建议是,按照国初给予庆王府的封地,加上后续历代皇帝的恩赐作为归还庆王府土地的标准,而剩余的部分则通通归公——理由是这些田地的地契已经“毁于战火”。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如果让高务实自己来操办,其实还比较容易一点,毕竟他刚刚在西北取得连续的大胜,威名之盛无人可以比拟。但现在他自己马上需要回京,这事转交到了魏学曾手上,那就为难多了。

朝廷在经济上厚待藩王不是一天两天的历史,已经具有相当大的惯性,而眼下恰巧又是开藩禁的关键时刻,忽然来这么一手,让其他藩王怎么想?

别说“毁于战火”了,这个理由一看就是扯淡,明摆着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与和尚头上的虱子没有区别,没有哪家藩王会真的相信——你就那么巧,正常赐予的田地所有地契齐全,其他手段得来的田地便通通丢了地契?这战火怕不是成精了!

这件事高务实之所以一开始就打算自己办,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是实学派这个强大改革派的主舵手。同时,不管是论家族根基还是朝中实力乃至于圣眷,他都稳如泰山之固。如此,再加上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他要做这件事,藩王们多半不敢啃声——惹毛了这位小爷,万一干脆怂恿皇帝枪打出头鸟,逮着某位跳得厉害的王爷搞削藩,那可怎么办?

你是以为他不敢,还是以为他打不下来?

安南定北都是过去的事,就先不说了,就凭他能轻易平定西北,这人除了皇帝之外,还有谁敢惹啊?君不见他一出马,蒙古人都老老实实派兵跟着他的大纛走了吗?

毛伯温当年的战功说起来可远不如高务实现在呢,世宗皇帝都为他写下了“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的诗句,可见大明文帅地位之高。如今高务实有这几次战功加身,正常来讲,只要他不谋逆,天下间绝大多数人对他的崇敬根本不必怀疑。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而与大明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