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114章 定功风波

大明元辅 第114章 定功风波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火落赤兄弟这场失败对他们而言几乎可以用遭到“毁灭性打击”来形容,高务实得到的军报是李如松、脱脱、伊勒都齐三部是役“斩首七千,生俘近两万,得上马一万六千,挽马约其半,而牛羊弓矢无算”。

“无算”只是个习惯性说法,意思就是多到一时清点不出来,为了报告喜讯,先把大致结果上报再说,后续会有巡按御史或者监军御史等人对这些数据做详细清查。

清查之中最难的是首级,需要一个个仔细分辨是否杀良冒功或者伪造。当然,蒙古人的首级相对来说比较好认,因为他们与大明人士的发式不同,杀良冒功的人头可以从头发的走向、头皮颜色等各个方面来审视,总之都有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检查手段。

正因为如此,朝廷平定内乱的时候,杀良冒功的情况通常比较多,而对蒙古人作战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少见多了。原历史上李成梁开始杀良冒功的时候,之所以一下子就被发现,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本次庄浪卫之战可谓战果喜人,不过其中最为闪耀的则是李如松阵斩著力兔。原历史上的著力兔也曾率兵入援哱拜反明,攻入镇北堡、李刚堡等处,后被李如松、麻贵等击败,经贺兰山,退出塞外。

这一次,著力兔却没有那么幸运,甚至把脑袋都送给了李如松。

如此喜事,意味着西北大局已定,损失惨重的火落赤即便能收服著力兔余众,也再无力控制松山、西宁等地,河西走廊的防卫压力旋即一轻,朝廷只要继续派兵“武装游行”一番,便大概率可以收复这些地方了。

回军半道中的高务实也松了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战事既然基本结束,魏学曾就只需要好好整理内部,确保同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就好,那当然也简单多了。

说起来,高务实也是对魏学曾的军事指挥能力不那么看好。原历史上的平定哱拜之乱大半都是他指挥的,其实从指挥的角度来说,虽不出彩,但也没有很大的漏洞,只是他有些优柔寡断,对强打还是逼降犹犹豫豫,最后拖了好几个月还没出成效,结果就把一而再、再而三给他放权的朱翊钧惹毛了,撸了官职逮捕回京问罪。

而魏学曾被抓一个月后,宁夏之战即告平定——用的还是他之前的主意。按理说这可以证明不是他的战略不行,是火候的确就差那么点,但朱翊钧余怒未消,在诏书中给他定性:“功魁实罪首也”,可见恨意之重。

朱翊钧的性格前文曾有分析,他用人的特点就是选定一个人,极力放权,确保你想要的一切都得到满足,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权给权,所以魏学曾一开始表现不好的时候,朱翊钧也是直接撤了几个跟他不对付的官员,又赐了尚方剑确保权威。

但朱翊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如果到了这个程度你还不能有所表现,那他的态度就会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认为你就是个废物,是罪魁祸首,非要整得你身败名裂不可——魏学曾是如此,早前的张居正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其实都跟朱翊钧的性格有关。

然而事实上,魏学曾任事勤劳,后来获得成功的灌城招降的计策,本也是他的建议。等到奏捷时,朱翊钧召见时任大学士赵志皋、张位,二人都极力为魏学曾辩解,兵部尚书石星等朝臣也多称魏学曾无罪。

乃至于此前曾经上疏弹劾魏学曾的监军御史梅国桢也上疏说:“魏学曾应变稍慢,臣请求责备诸将是要振奋士气,而逮捕魏学曾的命令,发自臣的上疏,臣深感悔恨。魏学曾不获昭雪,臣将受到万世的讥刺。”

文官如此,武将呢?李如松这个耿直的辽东汉子直截了当地说:“魏学曾被捕时,三军将士泪如雨下。”

甚至接替魏学曾三边总督的叶梦熊也将功劳归于魏学曾。朱翊钧开始都不肯听,直到后来才恢复魏学曾的官职。

总而言之,魏学曾水平还是有的,就是应变不那么快,做决定有些犹豫,这可能有些像三国时期的陈宫,所谓“陈宫有智迟”是也。

高务实之所以有些担忧,也在于这个“迟”字,他就是生怕魏学曾拖拖拉拉拿不定主意,虽然自己帮他把最难的宁夏主战场搞定了,可就怕到时候明明只剩个庄浪卫,他还一下子想强攻、一下子想招降,那就坏菜了。因为朝廷现在的关键不在于打不赢,而在于没钱,拖不起。

现在好了,李如松这家伙初生牛犊不怕虎,上去玩了个乱拳打死老师傅,也算是一力破十会。这么一来,直接把庄浪卫的事情搞定不说,甚至连松山、西宁的问题也跟着解决了,简直完美。

不过,高务实没有料到的是,他觉得完美的一场仗,传到朝廷之后居然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来。

打胜仗居然还能闹出风波?什么风波?

这风波就是论功。

李如松本人的功劳是没得跑的,这一点不论哪方都没有异议。心学派肯定力推他是此战武将第一功,但实学派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怎么提意见呢?总不好把首功算到脱脱和伊勒都齐身上去吧?

就算他俩是高务实派出去的人,也很可能只听高务实的指挥,但这两位毕竟是蒙古人,而且不是归化蒙古人。因此如果把首功算到他俩头上,那大明天朝的面子往哪摆?

武将第一功轻易可断,但文官第一功就出了大问题了。

京中的实学派高层内部都起了争执,有人认为:不管是李如松还是脱脱、伊勒都齐,都是高务实自卸“提督西北军务”之前所指派的,他们当时所受的命令都是由高务实下达,因此打胜此仗的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