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卅八)质变

大明元辅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卅八)质变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仍如此前一般,高务实获悉辽北得胜比朝廷的官方渠道早了半日,他在当天傍晚得知消息,而官驿方面是在午夜时分把消息传送到京城。不过,由于报捷的消息不比紧急军情,所以报捷书被留在兵部衙门又躺了半宿,直到次日兵部官员们拆封,才算为朝廷所知。

或许是朝廷这几年报捷有些多,辽北之战哪怕斩首一千六百余骑,也没怎么引起轰动,反而是随同而来的消息比报捷更加引人注目。

随着报捷书送来的消息有两条半,一条是努尔哈赤与蒙古人有约定要入侵南关哈达部,并曾计划与图们会师;另一条是叶赫部深感大明关照之恩,正式派出了加贡使者,正往京师而来。

第一条消息虽然让人恼怒,但说实话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事实上,在朝廷听说努尔哈赤要北上迎亲的时候,大家就都猜到其中的缘故了,现在罪证确凿也无非是给棺材板钉上钉子罢了,倒也不必震惊。

第二条消息也是有前兆的,前几天曹簠就有上疏说这个事,而朝廷也同意了,现在叶赫的加贡使者“正式”启程,完全符合朝廷规定。至于叶赫方面希望在营口上船走海路来京,朝廷也“特批”允许。

真正震撼的消息反倒是剩下的“半条”,曹簠在报捷书中提了几句,说他在夺回叶赫西城之后,于图们曾暂住的西城城主宅邸中发现图们未及带走的信件,从该信件中发现了某些蛛丝马迹,可能牵涉到有人向蒙古人提供火药,数量甚大。

曹簠表示,因考虑到图们或有故意设计陷害忠良之意图,故他此次暂不呈上线索、证据,等调查一番之后,自己再上疏详禀。

这半条消息对于朝廷衮衮诸公而言,远比前两条劲爆。

首先曹簠既然敢提出这件事来,说明他手里肯定是有“线索”的;其次曹簠既然并不隐瞒,显然这件事的牵连对象既不会是他自己,也多半不是实学派一系的官员或者将领;最后曹簠这样半说不说的“打马虎眼”,比直接捅出来还让人心神不定。因为就算不是自己做的,万一是自己的盟友,甚至是自己举荐的官员做的呢?

若是盟友做的,出于“江湖道义”,总是要伸出援手设法搭救一下;要是自己举荐的官员所为,那就更不妙了。早些年高拱改革吏部的时候,就曾经再三强调过一个准则,既被举者因事被罚,举荐者也需要负连带责任。

因为这一缘故,很多官员尤其是地位较高一些的官员,都开始了暗中的“自查自纠”,回忆一下自己可曾举荐谁去辽东。

当然,还有一些人寄希望于这件事并非当地官员、将领之所为,最好是某个当地豪强因为财迷心窍或者其他什么原因选择铤而走险,那就万事大吉了。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但大明官员因为各种原因,道友和贫道之间有时候比较不好撇清,因此最好死一个不相干的人。

但也有些聪明人,一看就知道事情不太妙,因此开始想起他办法了。

申时行与王锡爵显然是聪明人,从当年的考试成绩来看,这两人简直聪明绝顶:同榜的状元和榜眼嘛。

他们两人一看消息就知道,此事多半与李成梁有关,曹簠之所以欲说还休,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牵涉到李成梁,现在就等于牵涉到心学派,而且李成梁情况非常特殊,心学派只要还想着在三四年后的灭元大战中分一杯羹,不让实学派专美于前,那么李成梁几乎是必保不可的人物。

申时行主动把王锡爵请到了他的值房,两人开始商议对策。

在高务实涉足辽东之前,李成梁控制着辽东绝大部分私市,就算没有直接参与的,也都得给他输款,大抵相当于缴纳保护费了。

而在高务实的势力进入辽东之后,这个局面稍有扭转,京华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和贸易能力,在高务实主政辽东的短短时间里发展起来,控制了四处较大规模的私市和九处规模一般但也比较重要的私市。

虽然从私市数量上来说,京华大概只有李成梁的一半,但从贸易额来说,双方几乎平分秋色。

李成梁从独霸辽东私市到和京华打个五五开,心中的压力显然巨大。虽说京华的进入实际上是秉承一贯的“做大蛋糕”宗旨,提高的是整个辽东的贸易额,对于李成梁的“绝对收入”影响并不大,但李成梁毕竟做惯了地头蛇,如今忽然有条强龙过来,他能有什么反应非常难讲。

明面上和京华硬碰硬并不太合算,李成梁作为一名武将也不是很有这样的胆量。他的后台靠山申时行虽然是首辅,但近年来对高务实也显得缺乏压制力,李成梁这样的聪明人当然不会拿鸡蛋去打石头。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一些新的赚钱门路,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王锡爵对申时行道:“朝廷不与察哈尔贸易甚久,然察哈尔当地果无我大明货品耶?非也,察哈尔历来可以弄到各种货品,元辅难道不知?”

申时行只能报之以苦笑,这个情况他当然是知道的。

隆庆四年,王崇古改任总督山西宣大军务,力主与俺答议和互市。在高拱、张居正等朝廷重臣的力主之下,隆庆五年,大明册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同年开放通贡互市,张家口就成了最早对蒙古开埠的边塞贸易口岸。

除了官市之外,王崇古还推动民间明蒙贸易,由此在明蒙议和的形势下,明朝与蒙古贸易规模越发庞大。“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由此产生的社会作用,不仅是给宣化、大同一带长期的和平环境,还出现了持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