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189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中)

大明元辅 第189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中)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培养费英东对高司徒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没有,有好处的是叶赫。

叶赫现在的特点,包括原历史上再过三十年后的特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空有经济实力,却无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将,于是就被名将辈出的建州吊打了。当然,作为“猛安谋克加强版”的八旗制度,也算是叶赫被建州吊打的另一方面原因。

关于八旗制度,高务实暂时还没决定要不要让叶赫也搞一搞。其实这个制度并不难搞,尤其是对于女真人的社会组织而言,整个八旗制度出来相当简单。

为什么?因为八旗制度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只不过里面既包括了军队,也包括了普通百姓而已。

八旗中的基本单位叫牛录,每个牛录300人,每牛录设长官一人,叫做“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副长官二人,叫岱子;办事员四人,叫章京;噶珊汉语译为村庄、部落管理员四人,叫拨什库。

这里的“牛录”是个军政合一的机构,牛录额真平时负责管理本牛录的生产、生活事务,战时组织出征作战。牛录内的成年男丁都是“无事耕猎,有事征调”。

牛录的上级单位叫甲喇,每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每个甲喇1500人,长官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又由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每个固山7500人,长官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

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固山在汉语中便译为“旗”的意思。

原历史上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满洲共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共八种旗帜,因此被称为“八旗满洲”。

后来随着鞑清势力不断扩大,并吸纳了大量蒙古人和汉人的加入,因此又先后于崇祯八年和崇祯十五年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凡是在八旗中的人员,无论满人、蒙古人还是汉人,都称旗人。

原历史上的万历四十七年,大明出动11万大军确数,试图彻底铲除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当时努尔哈赤手下约有6万余人的军队,双方在兵力对比上还是比较悬殊的。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场被称为萨尔浒之战的战役却是以大明军队完败而告终。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至今仍存在强烈批评的明军指挥问题之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八旗军战斗力在当时的确很强。

有一种说法是“八旗军成员平时皆民,战时皆兵,因此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个解释其实不仅非常马虎,而且完全不靠谱,甚至称得上混账。

全民皆兵确实会拥有很强的战斗力,但前提是要看对手是谁。如果对手是普通百姓,那自然可以轻松吊打。但萨尔浒之战中八旗军的对手全是明朝的军人,这些人里头还有大量的家丁部队。按照道理来说,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谁能比谁强太多呢?

因此,全民皆兵虽然确实可以提升八旗军的战斗力,但这并非是他们能打败明军的主要原因。八旗军战斗力强悍的关键一点,其实是在于它基层组织方面的优势,也就是上文中提到过的牛录。

当时的牛录都是以血亲、家族、村寨为纽带组成的团体,每个牛录中的人都和周围的人存在血亲、家族关系。因此牛录作为基层战斗单位,其凝聚力之强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由于大家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在战场上往往就会更加拼命,不会出现那种“你行你先上”的情况。

此外,在后勤方面,每个牛录都需负责自己牛录的物资。由于同个牛录中大家都是亲朋好友,自然会不遗余力给前线作战的亲人们提供最好的物资保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前线和后方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大幅提高战争效率。

这种士兵连带关系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曾经号称“无湘不成军”的曾国藩湘军,就是一种极其类似八旗制度的军队。当时湘军军中全是同乡甚至血亲,你杀他一人,他全军同仇敌忾跟你拼命,这战斗力自然就强了。

反观当时大明这边,虽然军队人数众多,但组织效率低下,军备废弛,士兵纪律松散。再加上原本作为辽东军核心的李家军早已在朝鲜被打残,刘綎所部又没等到自己想用的四川兵等各种意外,这样的部队打流寇尚且可以应付,但要遇到真正强劲的对手,则往往是一触即溃。

不过八旗制度本身也不能说就真的特别优秀,鞑清定鼎中原后,因为疆域和人口都急剧扩大,八旗这种精练但又颇为原始的组织形式,显然无法适应统治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

再加上八旗军在入关之后开始追求安逸和物质享受,战斗力马上出现肉眼可见的急速下降。因此到了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就已经颓势尽显,基本难堪一用。而到了鞑清中后期,原本被誉为虎狼之师的八旗军更是彻底堕落成国家和社会的寄生虫,完全不堪一用了。

所以这种制度,用于一时一隅或称可行,用于大明这样的全国性帝国则药不对症。当然,叶赫方面倒是可以用的,毕竟他们也只是“一隅”。

只不过,高务实觉得此时此刻尚不是让叶赫改行八旗制度的最好时机。

放眼满洲而言,叶赫现在依旧占据经济优势,倘若高务实反倒提前让叶赫先搞出了八旗,会不会导致叶赫回头把建州给灭了的局面?

高务实的立场又不是“非杀了努尔哈赤不可”,他的立场是保持女真内部的平衡,不要动不动就生乱,你打我、我打你,最后总害得大明亲自下场兜底。这种局面浪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