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20章 北洋远征(五)

大明元辅 第220章 北洋远征(五)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西班牙大珍宝船舰队的指挥官名叫佩德罗·德·席尔瓦,从名字就能看得出来他是一名贵族军官。

他的父亲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托尔多亚侯爵,他是其父的第三个儿子。按照此时欧洲的传统,他很早就进入军队服役,一开始在骑兵部队,但没多久便转入海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发财生涯。

托尔多亚是卡斯蒂利亚王国西北部的一处城镇,紧临后世因为某支球队而出名的西班牙西北重镇拉科鲁尼亚。

不过,卡斯蒂利亚王国的西北部虽然紧邻大西洋,却并不算富裕——此时西班牙的发达地区主要在东部地中海沿岸,以及中部首都地区和南部塞尔维亚港附近),故而席尔瓦家族虽然顶着侯爵头衔,其父却没有多少余钱给佩德罗,只能让他自己谋生。

托尔多亚侯爵对他的支持主要在于“安排工作”,他被任命为新西班牙总督区的一名镇长,该地位于后世的古巴岛东部,名叫巴内斯。

佩德罗在巴内斯的工作还算惬意,他在那里显然是人上人,还拥有自己的海景“别墅”和几名印第安情妇。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镇子里的印第安平民实在太过穷困而没有什么油水可刮,他恐怕不会有兴趣再次回到海军。

总之他最后依旧回到了海军,并成为大西洋航线上的一名大盖伦珍宝船船长。随着英国佬的公开海盗越来越多,大西洋航线上的珍宝船队危险程度与日俱增。

这引起了托尔多亚侯爵的担忧,于是在老头的活动下,佩德罗在去年如愿以偿地调到了“马尼拉航线”。甚至在金钱的魅力下,他还成为了舰队司令。

这可不容易,毕竟……并非只有明末的山东官员给辽东送物资会出现“漂没”,西班牙人往马尼拉送白银也是会“漂没”的,差别只是后者漂没的部分比明末的山东官员少得多。

“少得多”说的是比例,但考虑到西班牙人往马尼拉送的货物至少90%是白银,这个漂没就很厉害了。托尔多亚侯爵为此虽然花了一大笔钱,谁知道一年就回了本。

这样的收入也给了佩德罗司令极大的工作动力,以至于这一趟从阿卡普尔科出发之后,佩德罗一路都在催促“快点,快点”。

也正是由于这种心态,一开始他发现“左翼轻骑兵”号尾随甚至伴航之后,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毕竟今年他们来马尼拉,本就因为新西班牙总督区被抽调了不少力量回国参战而耽误了一些时间,如果再不动作快一点,回程的时候就有可能遇到不太妙的风向和气候了。

已经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焦急的佩德罗司令虽然不打算理会这条“中国船”。然而他却也没料到这条“中国船”会反过来炮口命令用他停船待查。

这显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这几条船上有价值高达106万比索的美洲白银,相当于大明的库平银约85万两,还有一些其他货物。

佩德罗司令心里透亮,这85万两白银换来的大明货物,拉回阿卡普尔科能卖到630万比索左右——没错,六倍的利润!

这么巨大的一笔财富,你说停船检查我就配合你停船检查?万一你摇身一变成了海盗,我就算只损失了一条船,我这司令官怕是也干到头了啊!这又不是打仗,损失是必然现象。

至于说那高高飘扬的书剑旗,佩德罗司令的确认识,心里也不认为有哪家海盗能开出这么一条标准军舰且挂着这面旗帜,但是怎么说呢……当惯了殖民者的人看谁都不像好人,哪怕一直以来看着像是好人,那也只是因为他们认为暂时扮演一下好人角色会更有利罢了。

在佩德罗眼里,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好人或坏人。正如同有句话说的,男人的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代价太高昂,女人的忠贞只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强。

所以佩德罗第一时间下令,驱逐这条该死的明舰,如果他们敢反击,那就打败它!

不过,舰队的副司令兼旗舰“圣安东尼奥”号舰长多明戈·扎巴尔布鲁·德·埃切瓦里对此命令提出了异议,他说道:“司令官阁下,我认为我们只需要驱逐这条胆大妄为的中国船只就行,不必要与它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哦?埃切瓦里舰长,你为什么持这样的态度?难道是认为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吗?”席尔瓦司令问道。

“不,我这样说并不是出于舰队是否能完成这一命令而考虑,我只是认为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去做这件事。”

埃切瓦里正色道:“我们出发之前,卡斯蒂利亚与英格兰之间的关系已经下降到了冰点,战争实际上已经爆发了。我认为此时此刻说不定我们的军队已经去了英格兰,或者已经在前往英格兰的路上。

你知道的,司令官阁下,随着去年教宗陛下绝罚伊丽莎白的圣诏颁下,我们的天主教国王腓力二世陛下必然会响应教宗陛下的号召,对英格兰发起圣战。

当然,我本人完全支持陛下这一必然的举动,信仰冲突问题没有其他办法可以避免,其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异端甚至比异教徒更该下地狱!”

实际上埃切瓦里说到了英西战争的一个导火索,或者说其爆发的基本理由。

英西战争的起因,最早要追溯到本世纪前中期。当时的英国正进行着宗教改革运动,推翻了天主教的地位,继而扶持新教势力并使其成为国教。英王亨利八世的行为立刻激起了罗马教廷的不满,但英王却对此不以为然。

1534年,英国通过了。该法案规定,从此英国国王的地位和权威将凌驾于教会之上,且拥有任命神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