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47章 谁之势

大明元辅 第247章 谁之势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新年刚过,京师百官甫一复班,宫中便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黄孟宇急病不能视事。皇帝怜其数十年兢兢业业之功,赐其京中宅邸一所,金五十两,银二百两,以司礼监掌印身份将息荣养,病愈之后再行复职。

与此同时,皇帝以陈矩权掌司礼监印,以张诚提督东厂。诏下,传诸内阁部院,顿时惊起各种流言。

众所周知,黄孟宇成为司礼监大珰,名义上是以昔日陈皇后、后来的陈皇太后亲近之人身份而得此重任的,一直以来也都挂着这样的名头。

当是时,李太后也有亲近之人在内廷,那便是冯保。可惜冯保陨落得太快,因此皇帝换上了他自己的伴当陈矩替补而上。

不过李太后很快有了新的内廷代言人,即张鲸。然而张鲸得意的时间也不长,不久之后同样发配南京孝陵卫,算是和冯保做了伴。

此时此刻,司礼监两大巨头便稳稳当当落在了黄孟宇与陈矩手中,这一来就是十好几年,甚至已经快二十年了。

按理说,黄孟宇此时的年纪的确已经不小,要说身体会出什么问题,那倒也能不算稀奇事。只是,此前黄孟宇除了看起来略有些驼背之外,实在没听说有什么大毛病,怎么会忽然之间就得了急病,甚至恍如一病不起似的,直接就被“赐金放还”了呢?

虽说皇帝表现得相当恋旧,不仅没有罢免他的职务,甚至还赐了宅邸金银,让他“带职休养”,并明确说“病愈之后再行复职”,可是……这是真的吗?

司礼监掌印这个职务在内廷的地位,一直相当于外廷的内阁首辅,而且还有内阁首辅所不能真正类比的特殊性,即它通常不会因为一些稀奇古怪的原因而换人——如首辅可能因为丁忧去职再起复,也可能因为政争而去职,后来局势反转又再度执柄。

司礼监掌印太监可一般不会受到这种影响,能影响他的通常只有一件事,即皇帝的圣眷。

圣眷在身,掌印之位就稳如磐石,绝难动摇;圣眷不再,掌印之位就一如无根漂萍,一碰及倒。一般而言,到了司礼监掌印这个地位,要下台的话,要么是病死,要么是被人整倒,很少会因为什么身体原因而去职。

然而,黄孟宇这次的情况却显得格外独特,他算起来应该是“下台”了,但他偏偏没有去职;他丢失了权柄,但看起来又似乎没有丢掉圣眷。

这是怎么回事?

京中各部院内,小圈子之间议论纷纷。

有一说,认为黄孟宇可能是的确得了急病,导致不能视事,但司礼监何等重要,自然不能缺了主事之人,故皇帝不得不如此行事。

有一说,认为黄孟宇本人可能没什么事,但陈皇太后多年不问政事,在后宫的影响力已经完全衰退,所以皇帝也不必再给面子,而是要把自己当年的伴当推上掌印之位,以展示天下尽在我手。

有一说,认为可能是陈矩做了十几年东厂提督之后,已经不能再容忍有人还在自己头上,哪怕是这位他多年的搭档,也只能被迫让路。

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另一则猜测来得令人心跳加速:黄孟宇乃是高务实当年施展手段,从大同镇守太监调回京师,又神奇地推上了司礼监掌印之位的,故黄孟宇的“荣休”实际上代表着高务实圣眷的消退。

这则流言带来的震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许多人都开始在圈子内部议论应对之策。心学派们虽然谈不上弹冠相庆,但也开始悄悄讨论如何利用这一趋势扳回局面,实学派们则纷纷派人暗中联络高务实,问及事情的内幕究竟如何。

甚至就连许多中立派官员,也都不得不商量一下,如果朝中局势真的出现重大变化,他们应该如何面对,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

具体到实学派内部,不惟张学颜、吴兑连忙派人来询问详情,就连许国、沈鲤二位,也在几个时辰之后派来了人,希望搞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了这个时候,似乎所有的实学派官员才不分保守与激进,全都认识到了高务实的重要性——只不过是高务实推上去的一位司礼监掌印之去留,就让他们紧张至斯。

仿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知道高务实的地位不能动摇,一旦他的地位发生动摇,则整个实学派都会出现动摇。

地动山摇的那种动摇。

然而此时的高务实也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黄孟宇本人在事前事后都没有传来任何信息,一贯消息灵通、联络高务实也最为迅速的陈矩同样没有传来任何信息。

仿佛就在过年的这几天时间里,高务实与内廷之间陡然被隔绝了开来。

而新任东厂提督张诚则立刻走马上任,先在内东厂接见了东厂内的各位大珰,之后马不停蹄的去了外东厂,召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王之桢、高务本参见。

在接见之时,张诚虽然只是强调了一番锦衣卫的一些纪律,却若有似无地指桑骂槐,话里话外的意思只有一个,即锦衣卫“十数年来敷衍差事,毫无建树”。

王之桢与高务本心里有火,如今天下安定,锦衣卫能有什么建树啊?难道孛拜造反那事也要怪锦衣卫不曾事先侦知?

孛拜那会儿,之前锦衣卫又不是没有提醒过关于他张扬跋扈的问题,但当时起兵这事却是很突然的一次事变。

在那之前很多孛拜的下属都不曾得到任何指示,而是到了军饷矛盾爆发之时,那股子怨气才突然被孛拜利用并且立刻造反举兵。锦衣卫又不是神仙,明明是地方大员的责任,也能怪到锦衣卫头上吗?

况且如今是文臣强势之时,锦衣卫就算想搞点大新闻,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