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七)手雷三段击

大明元辅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七)手雷三段击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骑兵作战时因为没有装填时间,所以很久以前高务实就认为,在连发火器成熟之前,骑兵部队只能使用便携式一次性火器。

何谓便携式?就是这玩意很小,而且很方便携带;一次性……嗯,这个不必解释。

什么东西算是便携式一次性火器呢?当然是手雷,也叫掌心雷。

很早之前就曾提到过,大明的火器种类是非常多的,仅仅在爆炸类的火器方面,大明就拥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产品,所以很显然,最简单的手雷式产品当然少不了。

只不过嘛……黑火药时代的手雷,讲道理威力的确不太行,所以这些东西的实际应用效果都比较一般,以至于经常“爆炸不够毒烟来凑”,很多便走了邪路。

手雷这一类产品并非京华的“原创”,其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末年,火药正式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出现了火箭和火炮,这是“投掷式火器”的滥觞。

而后到了宋朝,各种火球次第问世,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及引火球等多种可手投弹药,这些火球便是手雷、手榴弹的真正雏形。

及至明朝,火球的种类和工艺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惜随后却在鞑清停滞了数百年,中国的手雷、手榴弹发展也一直停在了明朝时期的水平——或许还下降了不少。

西方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西方思维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国人最早搞出投掷式火器的历史几乎被湮灭,所以后世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是基本不承认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他们的原创。

在西方最早出现装有黑火药的手榴弹大约是在15世纪,当时主要是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到了17世纪中叶,手榴弹才开始装备军队。然而到了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又一度被冷落,而后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手雷再次得到重视。

中国手雷、手榴弹的鼻祖应该是震天雷,于北宋后期发明,外壳为生铁铸造,内装黑火药,装有引信,爆炸后利用破片杀伤敌人。这东西岳飞曾使用过,可惜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或许就是黑火药的威力不够吧,总之南宋时期似乎没有进一步发展。

欧洲最早出现专业掷弹兵,是路易十四的时候法军改制。新的掷弹兵使用传统的滑膛枪战术来使用手雷,也就是站成横排队列,进行手雷的齐射,以数量来弥补单个手雷威力的不足。

很快,英国人也开始将两个近卫团训练为掷弹兵团,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俄罗斯等欧洲主要国家则很快的跟进。那个时代的掷弹兵,是实实在在的站成一排扔手榴弹的兵——当然,他们也带有一般线列士兵的滑膛枪,也能完成一般线列完成的所有战术任务。

这显然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没有专门为手雷、手榴弹创造一个兵种的做法,而欧洲不仅专门搞了“掷弹兵团”,且掷弹兵团在创始之初就有高于一般士兵一等的建制,并且被视为精锐。

高务实也琢磨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当时的手雷和后世的军用手雷的最大区别,就是后世的军用手雷就算拔掉了安全栓,只要手不松开,引信就不会被点燃,你哪怕在手里捏一分钟都没事。而那个时候的手雷简直就是一缩小的榴弹炮弹丸,点燃以后看着它引信飞快的燃烧,你还要保持镇定,不能手滑,要听士官的指挥统一扔出,还要扔得够远,同时身边还不断的有敌人的铅弹飞过……

这是要有丰富经验战场老兵,或者至少是经过长时期训练的新兵才能做到的,因此在创始之初,欧洲的掷弹兵团基本是清一色的近卫/禁卫或者其他精锐兵团。

而且当时欧洲人用的也是黑火药,手雷为了保证威力,只好做得大一点,重量着实不轻,因此掷弹兵团的士兵基本都是身高体壮臂力大——嗯,一提这个形象大家基本应该猜到了,这一点做的最极端的就是毛子。

在亚历山大一世的时候,新兵入伍后直接先按照身高安排大致去向,只有最高、最壮的那些才可能成为掷弹兵,而最矮、最适合藏在草丛里的就会参加轻步兵训练。因为这些原因,可以说掷弹兵们从一开始就比一般的线列步兵在地位上高了一截。

其次,掷弹兵的手雷“齐扔”虽然比滑膛枪的齐射射程短,但是只要够得着,那可是非常有震慑力的攻击方式。滑膛枪的威力再强大,也只能击中线列前一到两排的士兵,而手雷的威力是可以直接对敌人整个士兵整列进行杀伤的,杀伤的同时还能打乱敌军阵型,还会在敌军后排士兵中造成惊恐甚至全线崩溃。

如此再加上掷弹兵整体比一般士兵强壮这一点,所以在排队枪毙的年代,掷弹兵们通常是被当作攻坚力量,用于扭转局部战场局面或者压垮敌人的最重要一击来使用的。

战术安排一般是这样:先是排枪,然后队列前进,等到了掷弹距离后掷弹,然后直接刺刀冲锋。别看这个范式好像很呆板,一点“战争艺术”的感觉都谈不上,但其实一般真打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对面往往已经溃散或者处在溃散的边缘了,最后看到比自己高大一圈的天降猛男们刺刀冲锋杀将过来,举手投降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作用有点像一战和二战里的shocktroops,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邦克山之战中,英军精锐的掷弹兵数次冲锋居然就被大陆军挡下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掷弹兵们常常有比普通士兵更多的捞战功的机会,当然也会更加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