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6章 伐元(一)戚帅

大明元辅 第276章 伐元(一)戚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禁卫军的六万大军终于出发了。这一次出动,在高务实的建议之下,朝廷特意张榜宣告出兵时间,并准许京师及周边百姓可至京北大营附近参观,引来了超过十万人的民众围观,以及数以百计的藩属国使节——他们都是年前来上贡拜年的使者团队,被特意留到此时的。

这不止是一次简单的战争,不是一次简单的出兵,高务实要以这样公开的方式来宣扬大明的国威与军威。

这几年逐个创办起来的《京华时报》、《海贸周刊》、《实学动态》对此次出兵提前进行了密集报道,且以京师各茶楼的“茶博士读报”体系为手段,将此战的起因、准备、战前分析、战后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各种分析。

这些分析当然不全是基于真实情况而来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战略欺骗必不可少,不过其中仍有七成为真,尤其是对于当前局势的各种分析列项方面,几乎都是真实的。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朝廷自俺答封贡后二十年来的各种振兴改革,甚至还包括了本次出兵可能动用的兵力——其实也没什么值得隐瞒,几家报刊创办都几年了,一些基本情况早已公开,根本没什么可以保密。

如宣府有兵十三万,大同有兵十二万,山西有兵七万,辽东有兵十八万,蓟州有兵十八万,昌平有兵六万,保定有兵四万以及禁卫军有兵六万这些情况,即便京师百姓也是如数家珍。

如果说真有什么值得讨论的话题,那大概也只有如“各镇究竟会出兵几何”,以及“高经略多久能够荡平蒙元”之类。总体来看,京师的舆论基本被控制得很好,民众没有谁认为这场仗会打输,问题不过是如何赢、多久凯旋之类。

高务实当然知道这会对自己形成某种压力,不过他关心的点也不是自己的压力,而是希望籍此一战改变民间对于国家战争与自己无关的旧思维——这种思维在鞑清末期被称之为麻木。

换句话说,高务实是要用这一战唤醒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为达成这一目的,自己承受一些压力在他看来是完全值得的。

与此同时,高务实也要用这次出兵震慑各藩属、羁縻,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强大不是嘴上随便说一句“我大明带甲百万”。他要让他们清楚的了解到,这“带甲百万”是何等精锐,是何等实打实的摆在他们面前,成为一道他们跨不过的高山。

别说跨不过,你们连想都不该朝这个方向去想!你们应该哪怕只是想一想,都觉得两股战战,几难人立!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禁卫军此次出兵几乎当众摆出了全部家当。

禁卫军自编成之后也做过小幅度的加强调整,现在拥有第一至第五共五个镇,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各由步、马、炮、工、辎五大兵种组成。

禁卫军司令部编有军指挥部一个、军直属警卫标一个、军直属骑兵侦察营一个、军直属独立火炮营两个、军直属工兵营两个。

整体上来说,全军五个镇共计62560人,军直属部队5630人,实际出兵68190人。其实不是六万,应该说是七万。

那么各镇在装备方面的具体实力如何呢?

以禁卫军第一镇为例,全镇装备万历二式刺刀款步枪6880支、万历二式骑枪1680支,京华产陆军三号炮54门,京华产陆军二号炮24门,京华产陆军一号炮6门,战马、挽马6712匹,偏厢战车及辎重车826辆,全员被甲。

简单地说,这个配置如果把枪支、火炮的水平提升一下,仅从配备比例而言,别说现在还是1592年了,就算放到1892年,那也是列强主力部队的级别。

于是京师百姓和各藩属国、羁縻地区的使者就看到了数百门源源不断的轻重火炮炮车在步兵、炮兵的护卫下向北进发。

八千多名身着明光罩甲、骑跨具装战马的重装骑兵簇拥着军指挥部,中军主阵一面“蒙元经略高”、一面“大明禁卫军司令戚”的醒目大纛,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高高飘扬。

中军主阵中虽然有一辆气派华贵的马车,但马车的主人,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文帅”的蒙元经略高务实却并未端坐车中。此行他穿着一身大红坐蟒曳撒,骑在一匹高骏的金甲白马之上,与身旁一身戎装的禁卫军司令戚继光大帅并辔而行。

当然,说是并辔而行,但眼尖的看客一定能发现,骑术极佳的戚大帅始终能控马走在稍稍落后高经略的位置,至始至终绝无分毫逾越。

唯一与众看客原先所想有些差别的,大概是这二位的神色。

大明朝也是有“刻板印象”这东西的。常人一般认为文官大臣面对武将就该是一脸严肃,仿佛对方欠了他几万两银子还不出来的模;而武将面对文官大臣则应该是战战兢兢的样子,连腰都得时刻弓着,回答问话时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才对。

然而众人惊讶的发现,此行一路上戚大帅都是面色严肃郑重的模样,而高经略反而面带微笑,一路谈笑风生。看高经略的动作神色,似乎一直在评点禁卫军的军容军貌且评价颇高,旁边的戚大帅虽然在回话时经常微微躬身点头,但面上却并无谄媚。

这可着实让普通人开了眼,联想到茶博士们读报时常说,高经略反对“视武将如走狗”,强调“凡为国出力,即当栋梁待之”的话,不由多了几分思考和钦佩。

连绵不绝的大炮,寒光闪烁的刺刀,川流不息的战马,飞舞飘扬的军旗,一切的威武强大都已在不言之中述说着大明的威严,刺激着吃瓜群众们的感官。

很多人开始不由自主地振臂高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