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6章 伐元(卌一)人选

大明元辅 第276章 伐元(卌一)人选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朱批化为圣旨宣布皇帝圣裁的次日,《京华时报》、《实学动态》均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其中《实学动态》还同时刊发了一篇社论,详细论述了高务实以尚方剑行使黜免蓟辽总督权力的合法性,以及在当时情况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合理性。

两报在京师报业的地位毋庸置疑,在民间也有大批拥趸,许多虽然不识字但每天聚集在茶馆酒肆听报的人显然会受到影响,然后将消息越传越广,最后形成社会舆论。

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高务实的民望一直很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几乎只要是涉及到他的事件,京师民众绝大多数都是会毫不犹豫站在他这一边的。

民望的形成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倒也并不复杂。在大明这样的封建社会,当一个人拥有高务实这样的出身,做成过许多的功业,还三不五时的赈济灾民、安置流民,再经过几大报业的大肆吹捧,他在民间的形象自然会近乎完美。

中国人历来有将个人道德无限拔高来看的传统心态,简单的说就是当他认定你是一个好人,那么你做的任何事都必然是大公无私的,是出自一番好意,最终也必然是正确的。

那么反过来,当他认定你是一个坏人,那么你做的事肯定都是自私自利的,是出自一番恶意,最终也必然是错误的。

在京师民众眼中,李松其实谈不上什么好人坏人,因为大家对他原本并不了解。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做法既然高大善人认为是错的,是要严惩的,那显然他李松就是错了——没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后世中国基本没有文盲了,民间面对一些事情仍免不了被有心人带节奏,而有明一朝的识字率才多少?所以,普通民众的态度就是这么朴素。高务实做这些事的根本出发点到底是什么,这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根本不重要。

在他们眼里,是非善恶那是黑白分明的,高务实是好人,那站在高务实对立面的无疑只能是坏人,或者就是不堪重任的蠢蛋。无论李松是坏是蠢,反正都证明高经略的处理显然都是对的。

这样的民间共识一旦达成,自然就会慢慢影响整个舆论。于是又过一天,《京华时报》和《实学动态》再次爆出大新闻:朝中一批官员弹劾高务实,竟将之比作前宋的奸相蔡京,甚至还搞出了什么十大恶,结果被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下旨严饬。

本来此事和昨天的那事乃是同时发生的事件,但两报故意搞出一点先后来,爆出之后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由于两报甚至弄到了皇帝陛下逐句驳斥所谓“十大恶”的纶音原话,这就更给了民间百姓抨击的底气。一时之间,弹劾高务实的官员反而成为过街老鼠,当真是人人喊打。

民间百姓可不管搞出“十恶”那位官员乃是一位言官,本来就是有风闻奏事之权的。愤怒的民众甚至故意“路过”那位官员的府邸,向他家的院子里扔烂菜叶、臭鸡蛋等物——好在正是夏天,这些玩意还真不难搞。

这位工部都给事中原本就被皇帝贬官外放,现在面对这一幕更是心都凉了,连夜打点了行装。次日一早,他便悄悄带着几名家丁随从溜出了城,府上的家眷都只能等风头平息之后再启程了,可谓凄凉。

民间大抵如此,但朝堂上受到的影响毕竟小了很多,因此局面也不同。

皇帝前日的圣裁毕竟考虑到江南方面的漕军暴动还需要江南官员出力——即便不出力,至少也不能拖后腿吧。因此,在圣裁中除了明确高务实所作的一切合情合理合法之外,也给心学派一个甜枣,让他们推举蓟辽总督的继任人选。

然而问题来了,心学派目前在涉边大员方面没有合适人选,这种青黄不接和早几年实学派的情况有些类似,不过也不完全相同。

实学派前几年的青黄不接主要是因为学派内新老两代出现了资历上的断层,而心学派主要是在边疆大员上缺乏储备官员,而这一点某种程度上是被实学派打压形成的。

九边各镇从一开始宣大三镇成为高拱的门下开始,一直在有序的被实学派逐一纳入门下。随着郭朴、张四维时代的演进,以及高务实通过战争的快速崛起,先是顺天,再是三边,都汇聚到了实学派麾下。

唯一进展不那么顺利的,也只有一个辽东——事实上,蓟辽的“蓟”反而是早就加入实学派战壕了的。辽东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李家军头上,而李家军没能顺利掌握,则又和当初朱翊钧认为李成梁有些尾大不掉之势,要求高务实敲打李成梁有关。

高务实不能不照办,于是没柰何,便把原本首鼠两端的李成梁直接推向了心学派,直到如今李家军也没有成为实学派的一支力量,不得不说,高务实对于这一局面还是有点不满意的。

李松之所以被罢,除了明面上的原因,也就是高务实直接拿出来证明他“不用命”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务实知道他一旦倒台,心学派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顶替他的合适人选。

至于李松为什么忽然之间跳出来干了那些蠢事,高务实虽然不是十分确定,但基本上没有猜错——他其实是被申时行、王锡爵“弃车保帅”了。

既然是被主动放弃的,而且自己也没人可以往上顶,实学派方面当然不肯轻易放过。这样一来朝廷的争吵就免不了:皇帝放权给申时行推荐,申时行哪怕夹带里没人也必须强行推几个,万一成了呢?人总是要有点理想嘛!

但实学派官员并不买账,分分钟找出一堆合情合理的理由来反对,最终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