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6章 伐元(五十)权力

大明元辅 第276章 伐元(五十)权力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高务实没有亲自下场,反而静静地听他们互相争论。直到最后李如松已经脸色铁青,其余几位游击则依旧报团取暖一般结成联合阵营,始终不依不饶,这才淡淡地道:“饭后修整延长至一个时辰,然后继续追击,谁反对?”

他环顾了一眼,先是无人应声,紧接着叶邦荣起身抱拳道:“末将领命。”他一动,其他七名游击也立刻起身,异口同声道:“末将领命。”

高务实眼皮都没抬,但八位游击的目光却齐刷刷朝李如松望去。李如松虽然性子高傲,但此时也顿感如坐针毡,打量了一下正低着头在看堪舆图的高务实一眼,也站了起来,抱拳道:“末将领命。”

“嗯。”高务实依旧没抬头,反而摆了摆手,道:“你等先下去再次核对首级,并把首级都处理好,以便本部堂为你等请功。”

“诺!”

“遵命。”

众将领命,鱼贯而退。等到最后一人退出帅帐,一直在一旁列席旁听的京华秘书们才互相对视一眼,开始评论起来。

这一次最先开口的是高务实的堂侄、情报秘书高杞,他沉吟着道:“五叔,李仰城此人着实有些桀骜不驯,是否需要考虑敲打敲打?”

此时已无外人,高务实也不看地图了,把头往太师椅靠背上一靠,闭着眼睛没说话。

高务实此番带着的秘书一共这么几位:商贸秘书曹恪,军务秘书阮福源,财务秘书高务忠,情报秘书高杞,见习秘书高务正、高务若,合计为六人。

这其中,曹恪和阮福源都是高务实的门生,两人一个是曹淦之子,一个是阮潢之子;高务忠是高务实的胞弟,从成年之前就跟随在高国彦身边学习财务;高杞是高务实的堂侄,乃堂兄高务本的次子;高务正、高务若二人则是高务实的庶弟,在京华秘书处没有明确的执掌,因此统称见习秘书。

高杞作为情报秘书,往常多跟随高陌学习,而高陌这个掌握内务部的六房老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京华体系内部的忠诚与廉洁,而且由于出身关系,他对于等级关系看得十分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杞作为一个年轻人自然深受影响,于是对于李如松的态度也就颇有不满。其实这里他有一点没太注意到,那就是其余八员将领之所以对高务实的命令毫无保留的接受,是因为游击将军和蒙元经略之间的地位差距实在太大。

而总兵官呢,相对而言差距就小了不少——当然,李如松可能还是全大明总兵之中最自傲的那一个,这也是个影响他态度的关键因素。

不过,即便高杞注意到这些,他可能也不会很在意。你一镇总兵看似了不起,那也得看场合、看对象,你在辽东自家地盘跋扈点也就算了,现在有你跋扈的吗?君不见麻总戎、曹总戎他们也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哪一个在我五叔面前不是恭恭敬敬?就连戚司令这样名震天下的大帅,听到我五叔的军令也不会有半分迟疑,凭你……也配?

但此时高务实没有回应,这就免不得让众秘书揣摩其用意了。

高务实的胞弟、财务秘书高务忠想了想,道:“大兄,方才我和李如柏在帐外偶遇,闲聊了几句。李如柏提到他兄长这次前前后后已经许诺出将近十万两银子的重赏,再加上额外的一些开销,迄今为止李家军为了此战恐怕要多花近二十万两。”

高务实这次有了点反应,但依旧没有睁眼,只是道:“有话直说。”

“是,大兄。”高务忠道:“小弟以为,李家军的底子虽然挺厚,但据内务部的情报显示,其家中产业至少六成在于辽东各地的田产,商业和制造方面占比不会超过四成。考虑到李家军仅嫡系精锐家丁就有约四万人,固然朝廷会负责其中大半开销,但剩余部分依旧十分烧钱……

故小弟以为,在李如松这样大手大脚的花销之下,铁岭李氏的财务压力恐怕不小。这可能也是李如松急着想要拿到更多战功的其中一个原因,毕竟战功多了,才有可能把这二十万打赏赚回来,或者说至少赚回来一部分,以避免将来发不出赏赐,失了军心。”

高务忠这番话没有太明显的倾向性,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有些像在为李如松的急躁找理由。不过仔细想想,他的用意似乎也不能如此简单理解,毕竟也可以理解成他在暗示李家军目前正有可供利用的财务危机。

一听这话,果然商务秘书曹恪就开口了,道:“老师,铁岭李氏这几年财力有些吃紧,这一点学生深知。”

高务实依旧闭着眼睛,只是简单的“哦”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反问的意味。

曹恪立刻道:“是这样的,铁岭李氏原本悄然掌握着边境几处马市,大多是和他们李家的一些部将合谋,李家在其中所占收益一般在四成到五成。他们涉及的买卖也很多,从粮食到农具,从布帛到丝绸,从人参到毛皮,甚至……从盐铁到火药。”

高务实这次总算睁开了眼睛,瞥了他一眼,问道:“后来呢?”

“后来么,大部分生意被京华商社或者说海贸同盟给抢走了。比如盐巴,自从辽南盐场建成并逐渐扩张,几年时间里已经几乎垄断了辽东盐业,周边如朝鲜、建州、海西、嫩科尔沁乃至更远的野人、北山等,都转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辽南盐场的盐巴。

农具这一块也没得说,开平的铁器自打进入辽东市场,辽东本地的那些小铁匠铺就几乎没了活路。质量好的价格太高、价格低的质量又不像话,很快就有不少关门歇业,严重影响了铁岭李氏的进货渠道。

后来咱们在辽东新建了煤矿和铁厂,把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