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战后波澜(十五)始料未及

大明元辅 第277章 战后波澜(十五)始料未及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当年俺答封贡时高拱虽然已经大权在握,但并不是一手遮天。其实在那个时期,整个实学派在大明官场而言也只是一个体量并不算大的政治集团,远远不能说控制朝局。实学派当时严重依靠高拱本人的地位,应该说只是一个上层派系,在中低层官员中的基础相对而言非常薄弱。

这就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哪怕顶层政治决策已经下达,到了执行层面也会被有意无意地对抗给冲抵掉,或者至少是阳奉阴违,拖到没有下文。

实学派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但因为力量有限,只能集中在一些关键事务上,对重大问题保持跟进、监督推行。而对于另一些影响不那么重大,或者说不那么直接的事情就难免睁只眼闭只眼,这就是所谓“抓大放小”了。

毫无疑问,俺答封贡本身是大事,这件大事里头最关键的两大要素则是“休战”与“贡市”,实学派当时的主要力量都围绕此二者进行保护,因此对于相对不那么重要的“顺义王印”问题就难免顾不上。

于是,顺义王印便被一些对俺答封贡持反对意见的官员想办法动了些手脚——换句话说,顺义王印本身在法理上的规格确实是镀金银印,而它被实际做成镀金铜印确实是因为有人蓄意破坏。

任何改革都很难让所有人满意,任何政治集团的崛起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客观现实。彼时的实学派虽然能有效影响隆庆帝,让他顺利批准铸印,但印信的铸造过程却管不到,最终造出了个什么东西也自然不太清楚。

至于后来土默特那边发现了问题,闹了起来,实学派当然也清楚了。可是,清楚了不一定就好解决——如果老老实实承认下来,那岂不是暴露了大明自身的内部问题,以及实学派对朝政的控制力不足?

这个影响显然坏得很,在没有真正能够全面控制朝政的情况下,即便当时高拱已经是顾命首辅,也不想多此一举,便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装聋作哑过去了。

好在那时候的土默特已经被大明经济给绑架,军事上也发现大明越来越硬气,在得到郑洛的“解释”之后,也只能把假的当真的看,忍气吞声没再闹下去。

这一拖又是十多年过去,现在察哈尔已灭,土默特反倒成了蒙古人里混得最好的一部分,再加上把汉那吉认为这次立下的功劳不小,应该能够换个配得上自己地位的印信来彰显政绩,于是便找到了高务实——整个事情就是这样。

这里有一个问题,在于顺义王的王印到底是什么材质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事儿真的很重要。

顺义王印是顺义王权力的象征物,所以王印是否重要,本质上是以王位是否重要为基础的。

顺义王的王位重要吗?极其重要!因为“顺义王”有一个对于右翼蒙古最为重大的权力:贡市决定权。

这里要简单回顾一下当时高务实出了大力搞出来的封贡流程以及顺义王权力体系:隆庆五年三月,穆宗隆庆帝正式下诏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赏“大红五采纻丝蟒衣一袭,采段八表里”。之后,又授俺答汗弟老把都、子黄台吉为都督同知,授宾兔台吉等六十一名头目指挥、千百户等官,“皆有敕”。

经过一番准备,五月廿一日,顺义王册封仪式在大同得胜堡边外晾马台正式举行,俺答汗齐集部下,一行庞大的人群浩浩荡荡前往参加。

当时的情况是:“得胜堡外九里建厂,厂长阔可三丈,用线杆木料,厅用蓝帛五十匹,红布二十匹,青绿羊绒三梭二十匹,手帕汗巾四十方,席五十领,麻绳一百,彩亭四个,彩旗二十对。中庭设黄帏,焚香供张。

都先期夷使打儿汉、克汉至公署习仪。既毕,大张旗鼓迎赴棚厂。都抚皆壁弘赐堡,迁副帅赵伯勋、游击康伦赍敕谕十二道及赐俺答蟒衣一袭、表里四纯,它皆狮子衣称是。

二十一日,俺答率诸夷迎诏,南向叩头者四。已,汉官抄黄开读,毕,俺答行谢恩礼,复脱帽叩头者四。夷礼以卸帽叩拜为敬也。”

由此,俺答汗正式被册封为大明顺义王。这次册封进一步巩固了土默特部领主作为右翼共主的地位。

册封仪式后,早已急不可待的顺义王俺答汗立即主持贡市事宜。他派通晓番汉佛经的鄂尔多斯部吉能及其侄切尽黄台吉撰写表文,随后会同老把都、辛爱黄台吉、把汉那吉等进献表文并贡马。

“贡马凡五百九匹,上马凡三十匹,镀银秋辔马鞍一付,而赍夷使扯布、孛罗不散台布等六十四人诣崇古。表文移参以佛语,极恭顺,尚欠文。

崇古即使汉所使书表夷使台实、榜实等改正,付表匣封验。因宴劳夷使,发阳和城邸。择青白红黄银合枣骝骟马凡四十匹,开具毛色、齿岁,咨仪部选三十匹入内。贡马四百六十九匹悉发三塞。”

明朝方面则酬赏马价,赏赐俺答汗等人及夷使袭衣、绢缎、布币等,并赐俺答汗敕一道。从此,俺答汗便以顺义王的身分主持漠南蒙古右翼与明朝的封贡互市事宜。

在“俺答封贡”之初,大明为“借其钤束诸部之力”而对俺答汗封王赐印,赋予其主掌朝贡互市的权力。这一权力非常了得,因为其规定了宣大和河套三部朝贡均由顺义王统一负责写表奏进;一切赏赐由顺义王领取,然后再转发各部首领;各部首领职位的升授也由顺义王在进贡时代为奏请,然后明廷酌情处理;每凡贡市,要顺义王先贡,之后朝廷方许开市。

此外,按照明蒙协议,顺义王制定自己的相关法令,蒙古有违反贡市的部落人众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