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援朝抗倭(三)双刃剑

大明元辅 第277章 援朝抗倭(三)双刃剑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朱翊钧这话说得颇重,不过方寸感掌握得不错,因为他并不是直接就信了高务实手里的这道条陈,而是先表示要派厂卫去查证。

对于这种做派,高务实不仅不恼,反而非常欣赏,因为以他的观念而言,讲证据就是尊重事实,这是做事的大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做事只会陷入虚妄,变成堂吉诃德战风车。

“鸡与猴的问题弄清楚,就会发现这件事的严重性更加突出了。”高务实接口道:“这意味着朝廷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财阀势力操纵——或者至少说是渗透。

皇上,倘若阁部、部堂级高官都已经被财阀势力严重影响,甚至在财阀势力做出危害国家安全之举动时知情不报、装聋作哑,乃至于主动为财阀遮掩隐瞒、蒙蔽圣聪,那后果将会何其严重?”

朱翊钧眉头皱成深深的川字,手里的御贡竹叶青都似乎不香了,端着酒杯半晌未动。又过了良久,他才问道:“务实,你说这江南财阀为何总不老实?太祖开国之时就对苏州课以重税,结果苏州之富依旧冠绝天下,而由苏州蔓延至大半个江南的商帮势力反而不断增强,到最后就成了你口中所谓的财阀。

这财阀一旦生成,便更加不老实了。以前我不懂为何江南官员坚持不能开放海禁,而北方官员——如令伯文正高公便赞同开海,后来才知道这其中的复杂。

江南财阀早年要求禁海,只是不满当年朝廷舰队都是天家所为,朝贡贸易之收入也几乎都归了天家所有,他们几乎一无所得,自然眼红、自然反对。

后来禁了海,他们却开始走私,靠着禁海禁了竞争对手,自己却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更不愿意朝廷开海了。于是这又搞出了倭寇,大乱沿海数十年,远超开国时那些小打小闹的真倭。

朝廷左支右绌,终于在战争中锻炼出几支精兵,遴选出几员干才,将倭寇之乱平定得七七八八。这时终于有人站出来说,倭寇之乱激化,非为其他,实乃海禁所致,由此朝廷争议不断,直到文正公一锤定音,试以漳州月港开海通商。

而你也很快加入其中,并且在月港开海收到实效之后劝文正公增设港口。由此不过数年,倭寇绝迹、海关税收在朝廷岁入之比重逐年上升。终于,朝廷渐渐可以积盈余,整边务,开藩禁,伐北元,直到如今。

然而,这些江南财阀仍不老实,竟然做出这等事来!他们今日敢挑唆漕军,明日是不是便敢挑唆卫所、挑唆班军、挑唆边军,甚至挑唆禁卫军!”朱翊钧说到此处,右手猛然一拍桌子,然后一口饮尽左手杯中之酒,目光中有丝毫不加隐藏的怒火与煞气。

看来调查归调查,但他心底里其实早已信了,江南财阀在漕军骚动事件中绝对逃不脱干系。所谓调查,无非是去把罪证牢牢控制在手中。

不过关于皇帝的问题,也就是“江南财阀为何总不老实”这一点,高务实有些犹豫到底该不该给他详细解释。听皇帝的意思,似乎觉得江南当地人天生邪恶一般,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是对的,但并不完整。事实上,人类社会本质上就是经济社会,而人类自然也就成为经济动物,一切行为都逃不出经济规律影响。某个地区的人如果有某种共性,那绝不可能是什么遗传基因导致,而一定是与当地在整个大市场中所处的位置有关。

这个关系很有意思,就好比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做世界贸易体系内的分工,即本国在世界经济链中的位置。

稍微懂点经济知识的人都知道“微笑曲线”,即在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也就是设计和销售,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眼下的大明虽然说是说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但大抵也可以套用一下这个微笑曲线。套用之后就会发现,至少在京华崛起于北方之前,江南地区强大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地步:

它在整个产业链中,控制着利润率最高的设计研发和另一端的市场销售,同时它甚至还控制着生产!

你看当时大明的江南地区都控制了哪些产业?数一数,有丝绸、瓷器、茶叶、造纸、船舶、糖、盐……除了不肯种粮食,其他什么赚钱它做什么,还几乎都做到了顶端。甚至,哪怕江南不是酿酒的最佳之地,但它的名酒居然都不少。

这是什么?这TM就是全产业链最强,彻底让别人无路可走了啊!意思是大明这旮沓,其他事情我江南包圆了,你们只要种点粮食、养点猪羊,供我们好吃好喝就行了。

这能不出问题?这在后世来说,就意味着大明出现了极其、极其、极其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均衡啊!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江南人认为自己只是在做好自己的事,可在其他人看来,乃至于在皇帝看来,自然就变成了:“Howoldareyou?”

高务实想了想,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此事说来话长,不知皇上是否注意到,唐朝初期之前,华夏历代所有的博弈都是按照姓氏来区分的,每次一出场都是一大家子的人。

譬如西汉,吕雉和吕泽、吕禄、吕产、吕台;窦漪房和窦长君、窦广国、窦婴;卫子夫和卫青、霍去病、霍光……可是到了宋朝之后,姓氏之间的博弈,却逐渐转变为地域之间的争斗。”

朱翊钧听得一怔,下意识应了一声:“哦?”

高务实一看就知道朱翊钧不曾细细想过这个情况,当然更可能是根本未曾注意到,因此便道:“譬如宋末的新党和旧党之争,在臣看来就根本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