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援朝抗倭(卅四)御前会议

大明元辅 第277章 援朝抗倭(卅四)御前会议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李如松要找回颜面,这很符合他的性格,不过他说这话其实还有强烈的寻求高务实支持之意味。

道理是明摆着的,大明援朝作战的第一战就吃了败仗,倘若高务实这位名义上管着户部,但却也实际控制兵部的阁老忽然要求换将换帅,考虑到他在伐元之战凯旋之后已经彻底坐稳天下第一文帅的位置,那么恐怕就连皇帝都不得不迁就他的意见。

李如松此时虽然已经知道李成梁改换门庭之举,否则那随行他在军中的京华飞鸽站就没法解释。然而,毕竟这件事来得过于突然,再加上高家嫁女这事儿目前还只是双方约定,眼下连婚姻流程的第一步“采纳”都没有完成,所以李如松也不太肯定高务实的态度是否足够坚决。

总而言之,他用这样一句话来结尾,其实也带着试探性质,是希望借此看看高务实对两家联姻的诚意有多少。

不过他这句话却让高务实这次召集开会的问题变得简单了,毕竟李如松既然动了真火,以辽东军的实力而言,下一步的作战问题不会太大。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此时的日军海上实力有所提升,再加上获得了一些京华的火炮,使得陆上实力也有所提升,好比平壤之战时日军第一军团也推出过几门火炮就是证据。

然而,辽东军比原历史上的实力也是更强一些的,而且强化的幅度肯定比日军更大——说到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放在哪都适用。

大明朝廷有钱了,北方边军更是换装重点,那么作为精锐中的精锐、辽东铁骑岂能没有提升?先不说火炮枪械等武器,单说彻底具装化的辽东骑兵,在这一次平壤之战中就让日军明显吃到了苦头。

祖承训和几员部将这次仗着具装化骑兵的装备优势,硬生生和日军在平壤城中打了一场巷战,结果从现在的多方战报来看,实际直接战损也就三百出头,只是负伤的多了些。

想到这里,高务实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原历史上小西行长后来坚决支持议和,那不是因为他是个和平主义者,完全是因为被打怕了!为啥,战损比太惊人了呗!

虽然目前尚未得到日军第一军团伤亡的确切报告,但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近距离挨了具装骑兵好几轮冲击的轻装步兵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小西行长搞不好现在就已经心疼得要命了。

那么,既然辽东军的实力足以完成第一阶段任务,高务实当然会选择支持李如松,借此也强化一下双方刚刚达成的联盟。

次日,朝廷收到正式战报,朱翊钧迅速做出反应,宣召内阁及兵部尚书周咏来到文华殿召开御前军议,而高务实也首次以阁老身份参加文华召对。

这次会议很有意思,原先一直对李家颇为支持的申时行、王锡爵二人,对祖承训的失败大加鞭挞,认为其作为天朝入朝首战之主将,不能持重稳健打出国威,反而被人一战逼得退回境内,简直是丢人丢到藩邦去了。

对于这样的无能之辈,他们都建议严惩,即便不直接让萧如薰在九连城来个军前斩杀、整肃军纪、以儆效尤,那至少也该下狱论罪。

朱翊钧还不清楚高务实和李家的关系出现了完全的转变,颇有些意外的看了看场面,下意识去问高务实的看法。

高务实表示,祖承训在其麾下效力数次,从来没有出过重大纰漏,反而一直都以英勇作战闻名,且其人也并非鲁莽之辈,故平壤之败当有内幕,应当慎重查明,再做决断。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其实是把该说的话交给了周咏去说——毕竟高务实不能说“我掌握的情报可比朝廷多得多了”,所以说完这话他就朝周咏望去,问他是否收到了相关的情报。

周咏当然收到了情报,他的情报本来就是高务实给的嘛!因此周大司马立刻出列,向皇帝把相关情报都说了一遍,唯一有所掩饰的则是岛津义弘那边的消息。对此,他只说是朝鲜沦陷区的明朝商人偷偷传递的消息,不过已经经过兵部的对照比证,认定属实。

朱翊钧这次对周咏的工作表现很满意,面色大为缓和,温言细语地问本兵说既然情况都已了解,那么兵部认为祖承训这次的败绩该如何处置?

周咏当然是按照高务实的授意来回答,表示说祖承训此番败绩首先过不在他,至少主要责任不在他。

而论及损失,其实也不严重。哪怕他带去的人总共只有三千,却去进攻了一次由过万日军把守的平壤坚城,但实际也只是战殁三百来人,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完全还有再战之力。

另外,祖承训此战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其获得的情报意义重大,比如对日军总兵力、平壤驻军兵力等数目的判断就远比之前准确,对于日军的战斗力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以上这些,对于将来的作战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就是官字两张口,说好说坏都在一念之间,好事说成坏事固然不难,坏事强行变好事那也容易。好比米帝还能说自己抗疫全球第一呢——只要名目变更一下,说是抗疫韧性就行了嘛!

周咏这么一说,朱翊钧想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他最近刚经过伐元之战的战报洗礼,认知已经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偏差,对于“三百人”已经几乎没什么概念了,脑子里几乎都是以万为计量单位,再不济也得是千这个级别,百这个规模实在不太够看。

损失既然不大,那就轮到战况态势的判断。这属于战争战略问题,申时行和王锡爵的意见基本不在朱翊钧的实际考虑范围内,加上眼下皇权高涨,因此朱翊钧也没什么多话,直接转头去问高务实。

高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