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79章 平倭(廿七)尔虞我诈的册封

大明元辅 第279章 平倭(廿七)尔虞我诈的册封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大明建国之后,太祖朱元璋曾派遣使团要求日本朝贡并控制倭寇活动,但当时日本的怀良亲王不屑一顾,反而拘禁杀害使团中人,久后才放归。倭寇犯边依旧,朱元璋在驱逐北元之后,曾决心征伐日本,但最终却被群臣劝阻而作罢。

到了建文时期至永乐初年,当时日本国内形势已然变化,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主动与大明修好,按照传统遣使纳贡,希望获得回报丰厚。于是永乐帝下赐冠服印信,允许日本十年一贡。

不过这套体系并不严谨,日本其实从未表示臣服,只是中原王朝历来的习惯是只要外国来使建交,一般都将其认作为藩属及朝贡国。

要说中国的朝贡体系这事儿吧,由于多数小国无力与之抗衡,而且自古以来无论是经济还是艺术上的回报都收益极大,加上有名义上的宗主保护,大多也就心甘情愿。惟独日本从未被中国攻入本土,它自家也因为是个岛国而没有什么被保护的需求,因此始终不曾正式表示臣服。

应仁之乱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国内混乱,朝贡中断,败亡武士、商人、浪人便再度来到朝鲜及大明的沿海地区发展势力,烧杀抢掠,引起了大明、朝鲜两国对日本的极端仇视。

而对于已经在名义上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而言,重新取得大明册封的名位对于他在日本的地位来说,本来帮助价值并不大,但也不能说毫无意义。

原因也不复杂,日本虽然从未臣服中国,但日本的文化受中国启蒙,连官制都几乎是照搬大唐,所以其国内统治阶层对于中原王朝的认可还是很高的。

正巧丰臣秀吉出身低微,如果能得到大明这个中原正统的认可,至少可以显著提高家格——以后你们再说我出身卑贱试试看?话说回来,当初足利将军也是中原皇帝册封的日本国王呀,他足利能有,我丰臣就不能有?

于是到了次日,丰臣秀吉接见大明使团,明使宣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任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

当兹盛际,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万里之关,恳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

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己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使臣念的是此原文,但日本方面虽然有不少人懂汉语,却大多是通吴语之音,对北方官话却不太熟悉。再加上圣旨写得辞藻华丽、用语艰深,别说丰臣家臣和诸位大名听得一头雾水了,就算日本公卿也不能立刻领悟其意。

因此另一边,沈惟敬经过连夜准备,又来了一波翻译,在翻译时便完全更改了诏书内容,基本内容都完全符合了秀吉的设想。

秀吉因此大悦,在即兴发表了一番希望两国和睦相处的讲演之后,便请小西行长送明使离去休息,待明日再行册封。

回到休息之处,沈惟敬给正使汇报道:“已按照高阁老指示另做别译,丰臣秀吉表示明日再行册封。按照日前商议,倭国方面应该能有人听出你我宣诏之别,事后必会向其禀告,届时就看丰臣秀吉会不会一怒之下再掀大战了。”

杨方亨满意地赞了沈惟敬几句,然后道:“如此说来,你我二人及使团随从也要在今晚进入最危险的时刻,或许会把性命留在倭国,你可后悔?”

沈惟敬笑道:“所谓富贵险中求,何况经此一事,老朽也算能青史留名一笔,这买卖做到如今地步,老朽已然不亏,为何后悔?”杨方亨哈哈一笑。

他俩还真没料错多少,虽然日间正副使臣宣诏的内容不符并未被人立刻察觉,但正巧秀吉这边今日有天台宗高僧来访,秀吉知其精研汉语,便请其明日参加册封仪式。

次日,大典已布置完毕,秀吉于大阪接受册封,大明使节立于金台,宣诏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赏赐服饰印信,并赏赐蟒锻、锦缎等各色缎各十匹,狐裘一袭,貂皮百张及部分金银器物。

同时又告诫秀吉,宜立刻退出朝鲜全境,安分守己,不得再兴兵侵犯,大明则会视其表现再定勘合贸易。丰臣秀吉按照与小西行长之前的约定,以大明礼节拜谢天子,跪问圣安。

然而天台宗高僧因通晓汉语,于是在典礼之后便与秀吉对诏书的文字一一核对,并言及明使似乎并不知道日本曾提有诸多条件,因此诏书中根本不曾提及。

秀吉得知真相后果然勃然大怒,怒掷诏书于地,又立刻找来前田利家、丰臣秀次、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等人议事。

秀吉大骂道:“明国诏书气焰嚣张,我在日本欲王则王,本不需要髯虏来封!我要的是朝鲜汉江以南,要的是明国公主和亲,要的是朝鲜王子入质,结果诏书中不仅根本就没有割地、入质、嫁娶等事,就连勘合贸易也没有!

这诏书把明国形容的那么强大,就如同早已将我们打败了一样,简直胡说八道!小西行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你背叛了我吗?!”

丰臣秀次见秀吉动怒,抢先劝道:“太阁殿下请息怒,此事是否有所误会?例如此举是否只是明国册封的惯用礼数,以刻意显示自己,隐藏自己的不足的办法来保全颜面。有关于此,是否已与明使确认无误呢?”

秀吉大怒道:“你在说什么?孙七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