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六)大势不可逆

大明元辅 第280章 剑指东瀛(六)大势不可逆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川军方面进展顺利,黔军方面却艰难许多。此前黔军便已大败亏输过不止一次,核心战力已然大损。虽然在那之后高务实直接插手给贵州紧急调拨补充了一些火器粮饷,但战斗力并不能立刻得到很大提升。

仗总是要人来打的,即便火器部队训练需要的时间相比冷兵器所需训练时间更短,但这个前提是该军拥有合格的将领和中下级军官,如果将领和军官本身都对火器化作战一知半解,训练成效自然就事倍功半、大打折扣了。

很不幸,黔军因为历来很穷,火器在军中常常不过是点缀,像高务实提倡的那种高度火器化的作战,他们着实教不了手底下的士兵,因此黔军近来火器虽然多了,战斗力的提升却还有限。或许将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落成并开学之后,黔军将官才能从中得到普遍提升吧。

说回黔军本身,乌江路黔军总兵童元镇、土知府泷澄分遣坝阳兵、永顺兵先发,合力猛攻乌江关。

泷澄本人行至乌江,观察一番之后叹道:“乌江果然险滩,河中乱石横生,江水吼声如雷,而乌江关筑于坡顶,扼守黔播通道,着实易守难攻。童总戎,你以为我军当需多久才能攻占关城?”

童元镇也先观察了一番,然后答道:“此次我军是有备而来,绝不会再有被叛军击败的丑事。眼下乌江之上已广置浮桥,有众多火器掩护大军渡江,在这般重兵利器全力猛攻之下,区区乌江关安能不下?”

然而话好说、事难办,实际情况是明军身冒箭雨攀登乌江关多次皆被击退,童元镇这才想起火器使用的原则是要集中,于是下令集中火器攻其一点。

思路改换之后果然有效,仅仅三刻左右,关城便被火炮轰破缺口,明军再次组织猛攻,乌江关驻防苗兵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弃守关城向江边逃窜。

土知府泷澄下令追击,明军马队赶上前去趁势掩杀,苗兵几乎无一幸免,童元镇大喜,心说有了这些火器就是不同,富裕仗打起来可真是神清气爽。于是到了次日,他便令全军继续前进。

乌江关一日落城给了苗人很大的震撼,接下来明军连战连捷,所向披靡,又夺天都三百诸囤,各地苗兵纷纷溃散。童元镇大笑杨应龙外强中干并向宋良佐报捷,与此同时,各道明军也都是捷报频传,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

谁料此时杨兆龙乘隙由间道出兵,谎称水西族一路蒙混过关,不仅反攻乌江,甚至攻入贵州。童元镇及泷澄二人听到“水西叛乱”之后都是大惊失色,泷澄慌忙道:“水西安氏一直对朝廷恭顺有加,这才得以此次随军征播,怎会突生叛乱?

莫非……莫非土司之间与杨氏仍旧暗通款曲,藕断丝连,接受杨应龙种种许诺,此番才会择机叛变,倒戈相向?若果真如此,那各路军中皆有大患了!”

童元镇跺脚道:“不论如何,叛军已攻入贵州,我等必须立刻回师救援!我将令参将杨显率永顺兵回救,泷知府可向各道查实水西一事,并请总督会同黔蜀两省巡抚共议。我且在此布置散兵把守此地,以免孤军深入,腹背受敌。”

泷澄乃是土官,自然不会在这样事关忠臣逆贼的大事上与童元镇意见相左,因此立刻答应下来。

杨兆龙得知黔军已开始回援,特命在乌江设伏。杨兆龙笑着对手下人道:“这一路倒是抢来官军不少火器,赚头可不小,官军欲回救贵州必出大兵,而为求尽快渡过乌江,这里所有的浮桥都会用上。

传令:在浮桥之下通通暗埋火药,全军潜伏,不得显出此地有人群踪迹,待官军半渡之时,各以火器及火箭引燃各桥下火药,尽毁浮桥!”

明军临近黄昏时赶至乌江,窥见四下无人,杨显心中起疑,下令鸣炮示警、多次试探,但乌江两岸始终不见反应。

杨显为尽快赶回贵州,也来不及到处派人详细侦查了,遂下令全军过浮桥,疾速渡江。另一边杨兆龙见时机已至,马上下令全军投射火器火箭。

明军正处于半渡,前后伏兵大起之下自然慌乱,跳河逃生者不在少数,各道浮桥火药多遭引燃,引发连串爆炸,最终浮桥断成数节并垮塌,大半明军卷入乌江之中。

杨兆龙见机得逞,立刻趁势掩杀,明军死伤无数,几乎全军覆没,参将杨显、守备陈云龙、阮士奇、白明逵、杨须芝等皆战死乌江。

杨兆龙乌江大胜,立刻联络前部夹击童元镇,此时童元镇及泷澄方才得报,乃知杨兆龙只是诈称水西进犯,心头既恨且愧。

童元镇为免遭受围攻,很快便下令所部撤退,但恰好路遇杨兆龙赶来,双方一通混战。不过童元镇一心撤军,严令所部不得恋战,于是明军战阵混乱,反而很快便被打得溃不成军,几乎可以说是被杨兆龙所部冲成散兵游勇,余者狼狈逃过乌江。

如此一来黔军损失惨重,因江水冲散及被苗兵追溃而下落不明者极多。童元镇返回贵州之后清点伤亡,收拢残军,向贵州巡抚郭子章及此战总督宋良佐请治战败之罪不提。

另一路,副总兵陈良受邓子龙节制出龙泉,辅以宣抚使单宜、副使胡桂芳,其对手是何廷玉,后者奉杨应龙之命率三万苗兵赶来迎战。

何廷玉集中兵力于必经之路设伏,并遣分队四出游击作为疑兵。陈良得报说道:“按制军所言,以刘綎、马林二位总戎为主吸引叛军主力,马孔英总戎所部次之,故我军所遇不过是散部苗兵而已,不足为虑,但也不可轻易放弃手到擒来的战功……诸位权当狩猎即可。”

于是陈良兵分五路,每路三千,以胡桂芳、单宜各领一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