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十三)态势

大明元辅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十三)态势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麻贵大军陡然南下,不仅朝鲜方面感到错愕,日军方面也始料未及,以至于靠前部署的日军被轻易击溃,双方战线一下子拉平到了开城一线。

日军方面对此既有震怒,又有惊恐。此次崩溃式的大败其实与日军的用兵方式有一定关系。日军侵朝虽然两次都堪称兵力雄厚,但经过上次与明军的全面交手,他们已经知晓明军的厉害。

简单的来说就是己方两倍兵力时都只能勉强守住,若不能集中四到五倍兵力,那根本没必要发动对明军的进攻,因为压根打不过。

甚至说“两倍兵力能守”,那都得是对面明军并非绝对主力的情况下,如果对面明军是其精锐,则必然配备了大量火炮,如此一来就算日军有两倍兵力,其实也很难守。

说到底,明军的核心优势其实就是明军在打富裕仗,而日军条件有限,只能打艰苦仗。这时候就又引出另一个麻烦,那就是既然守不住,自然只好撤,可是撤退比防守反而更难,因为明军的骑兵优势对于日本而言比他们的火器优势还要巨大。

后世的东洋马挺着名的,但其实从历史上来看,日本虽然一直存在木曾马、宫古马等七种本土马,但是个头都比较矮小,平常的使用还可以,用于战争完全不行。

事实上自唐朝开始,日本就已经关注“马政”的研究,但是限于条件,一直到德川幕府时期,日本马的个头还是超不过1米,甚至比一些国家的驴都要矮。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发展本国的生产,开展国家建设。尽管当时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但是骑兵仍然是陆军的主力,在汽车普及之前,马还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所以马政问题就更被日本重视起来。

一直到1867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法国为了报答日本拯救了法国蚕业,赠送给日本26匹阿拉伯马,不识货的德川幕府将之送给了大名和家臣。明治维新后,这批阿拉伯马被陆续收回,作为种马,用于改良本土矮马。

经过十年左右的繁衍,到了1887年,日本马的平均身高从1米增长到1.3米,不过由于种马数量过少,大多是近亲繁殖,因此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于是日本成立了叁田育种场,并制定了30年的马种改良计划。

自此之后,日本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种良种马,并学习西方先进的畜牧技术。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马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4米,体重达到329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标准已经完全超越了当时鞑清主流的马种。尽管与欧美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日本当时与欧美并没有开战,因此影响并不大。

到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期,彼时日本战马身高已经达到1.47米,但是和俄国的顿河马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八匹日本马拉不动一辆炮车,但六匹顿河马却能拉着炮车健步如飞,这就是差距。

为了缩小差距,1906年时,日本的30年改良马种计划结束后,其政府又立即设立马政局,开启了第二个30年种马改良计划。

按照当时的数据,日本国内有150万匹马,选取6000匹作为种马。大体有以下叁种类型:轻型马包括阿拉伯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纯种马,主要用于人骑乘;中型马包括盎格鲁-诺尔曼马、海克尼马;重型马主要是法国佩尔什马。而后来在日俄战争中缴获的顿河马也成种马之一。

到了1923年,日本国内已经设立了六个马政管理区,专门负责马匹改良的监督工作,国内的马场也发展到了叁个。很快,种马所就遍及全国,并且还免费给民间雌马配种。

为了培养专门用途的马匹,日本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诺尔曼马杂交的溷血马,用于骑兵作战;顿河马后代用于日本陆军炮兵,辎重兵,用于物资运输;阿拉伯马的后代,主要用于马术比赛,也有一小部分作为日本高级军官的坐骑。

总之到了1939年,日本马的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160公分,比当时中国的马匹体型身高要大很多,因此被中**民称之为“东洋马”。

高务实当年作为历史爱好者,又是某些一战、二战游戏的忠实玩家,对于这些情况是了解甚深的,他在京华搞马种培育也已经二十来年了,考虑到京华是蒙古马的主要“中间商”,自然也对明军的战马有所影响。

尤其是在漠南大战获胜之后,高务实对军队的影响力大增,宣大叁镇的战马大多已经是蒙古马的溷血品种,其溷血主要包括阿拉伯马、阿哈尔捷金马和伊犁马,还有少量的阿克哈—塔克马等血系。

说到这儿,比较熟悉马匹的人看了就会发现,这种培育似乎有些熟悉。没错,其实最早的沙皇俄国利刃——哥萨克骑兵的忠实伙伴顿河马差不多就是这样培育出来的。

原先大明从土默特、鄂尔多斯部手中获得的蒙古马,身高一般在120-135厘米左右,也就是典型的蒙古马身高,而在京华商社旗下马场坚持育种优选二十余年后,现在已经能稳定培育出140-144厘米左右身高的战马来了,初步具备了早期顿河马的水平。

不过众所周知,即使育马选种这事京华可以干,但大规模养马这事最好还是交给专业族群,所以高务实也和土默特深入合作,积极改良整个漠南蒙古马马种,而鄂尔多斯部在高务实平定哱拜之乱后也加入了这一体系。

按照预定计划,在伐元胜利、大明收复察哈尔之后,也开始以大宁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军用马场,多管齐下保证战马供应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