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廿九)沈一贯

大明元辅 第280章 剑指东瀛(廿九)沈一贯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六百里加急——汉阳大捷!高阁老调虎离山,麻提督汉阳破倭!”

虽然高务实联络京师是有飞鸽站的,但朝廷的流程也有其独特的用处,尤其是在报捷这件事上。六百里加急的报捷驿马一路高喊入京,沿途百姓都能耳闻,其中的宣传效果不容忽视,非常有助于加强朝廷权威。

这份报捷文书自然就是日前汉阳大捷的后续,消息传到京师,自然是官民同喜。

不过也有些人搞不清此汉阳与彼汉阳的区别,还以为说的是湖广汉阳府,听说“汉阳大捷”之后居然惊诧万分,找人询问道:“汉阳大捷?湖广什么时候出了乱子?”

旁人有在茶馆听了读报博士念过报纸的,便告诉其人道:“此汉阳非彼汉阳,可不是湖广那个,而是朝鲜的国都。话说这朝鲜啊,乃是前元时的王氏高丽大将李成桂所建,当时的高丽王昏聩暴虐,又是前元死忠,李成桂遂弃暗投明,建立新朝,是为如今之朝鲜。

所谓朝鲜者,其名出自于我中国,最早是商王文丁之子箕子所建立的古朝鲜国,乃‘朝日鲜明’之意,故此国如今虽是藩篱,原本亦是中华。

其既有中华之苗裔,今虽别国,却仍习我礼仪,慕我文化,国中诸地多有与我朝同名者便也不足为奇了。不止汉阳,还有晋州、庆州、海州、冀州、洪州等等,不一而足。哦对了,这汉阳又称汉城,乃是因为临近汉江而名之……啊,汉江,呵呵,呵呵呵呵。”

提问那人原本闹了笑话有些尴尬,听到后来却也忍不住笑起来,道:“这朝鲜人也是,就不能自己取几个名字么,居然全都照搬咱们的,真是不害臊。”

“毕竟是蛮夷么,就别要求那么高啦!虽然人家自号小中华,却又怎能与我中华正统相提并论?有这些个画虎类犬之举,那也不足为奇。”

“不错,不错,正是这个道理。”众人都轰然笑了起来。

他们却没注意到,就在他们谈话闲聊之时,旁边有两名青衣文士互相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其中一名八字胡的文士小声道:“秘书长交待的事儿看来办得不错,如今京师之中就连这些贩夫走卒之辈,也都多少了解一些朝鲜与我中国的渊源了。”

另一位皮肤有些黝黑的长髯文士则道:“有些了解是不假,不过光是如此恐怕仍然不够,各大报社与茶馆还要继续努力,让京中百姓知道朝鲜国之始祖既是我中华苗裔,此国此地就不该长期游离于中华之外。

再有就是,要多宣扬‘夷狄入华夏者则华夏之’,再间杂‘布王道于四方’之说——咱们不仅要让贩夫走卒之辈认为朝鲜当入中华,还要让士绅名流也不能反对此说。

士绅名流不比贩夫走卒,若是没个大义名头让他们顶着,他们就只会说什么祖制、什么不征之国那些废话。只有先把‘光大名教’的大旗打出来做个幌子,等到将来朝鲜王李昖再次上疏请求内附之时,这些人才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青松先生所言极是,学生接下来一定在这些事上更加用心,确保京师舆论一致向我。”八字胡文士郑重承诺,然后又问道:“不过此事恐怕不能只有京师民意支持吧?南京方面在此事上做得如何了?”

“别的地方你不必担心,不光南京,秘书长对各地都有安排。甚至就连朝鲜国内,据我了解也是有人支持的,并且那些人在朝鲜朝廷中的地位还不低。”

“那就太好了!”八字胡文士兴奋地道:“等这些事都办得差不多,想必老爷那边的仗也应该要打完了,届时我大明十余万天兵挟击灭倭寇之威坐镇朝鲜,那朝鲜王但凡还没蠢到家,哪敢不乖乖内附!嘿,等这件事完成,咱们也算是做了件青史留名的大事了!”

黑脸文士摇头道:“我等做的这些事只能暗中进行,将来可也未必青史留名,你若只想着这些,那就流于下成了。

你还记得早些年老爷说过的那句话么?功成未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今日我也以此言相赠,愿与君共勉。”

“是,青松先生教训的是,是学生着相了。”八字胡文士肃然一礼,道:“愿以此言与君共勉。”

他们二人谈话之后约莫半个时辰,汉阳大捷的捷报在走完流程之后终于送到皇帝手中,朱翊钧看完大喜,兴奋地传旨内阁,请诸位阁老及兵部尚书至文华殿陛见召对。

如今的内阁除了身兼户部尚书、平倭经略的文华殿大学士高务实之外,其余诸位分别是排名在高务实之前的首辅中极殿大学士王家屏,次辅建极殿大学士梁梦龙;以及排名在高务实之后的武英殿大学士赵志皋,文渊阁大学士沈一贯和东阁大学士周咏。

至于兵部尚书,则是从平倭经略调任回朝的前兵部左侍郎宋应昌,此时他已经履新约一个月左右了。

诸位大臣都知道皇帝是因为什么事举行召对,因此一见皇上驾到便先恭贺了一番,朱翊钧春风满面地摆手说免礼,然后道:“高务实此去朝鲜不过一月,战局便有了大转机,如今汉阳已然光复,麻贵说正在安排朝鲜王回到王京,那么接下去的战事必将很快在朝鲜南部爆发,诸位爱卿对此有何高论?”

王家屏作为首辅自然要先表个态,因此拱手道:“高阁老百战百胜非是今日才有,当前朝鲜之战况也早在意料之中,老臣以为此后战事朝廷不必多问,只要静候佳音即可。”

朱翊钧略微有些意外,看了看王家屏,又看了看其余诸位大臣,微微笑道:“元辅此说倒也在理……”

“皇上,臣有些许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文渊阁大学士沈一贯忽然出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