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圩四)各有所求

大明元辅 第280章 剑指东瀛(圩四)各有所求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李如梅、刘綎二部收到的指令都是什么?

“……今获悉倭酋锅岛胜茂已于十三日经江陵南下。尔部精骑数万,势大力足,宜相机分师,并总兵官董一元南堵北追,剿之于中道,不可使其南窜釜山,为祸东南。

锅岛胜茂永兴一战侥幸得胜,今士气昂扬。董一元休整未久即行追讨,恐力有不逮。尔部当视此为重,坚决剿灭,不可使倭寇夸耀其功。一应诸事由尔部自决,经略行辕不为遥制。”

“……前报已阅,知尔部为围堵倭军,携粮未足,而马山等处皆偏僻小城,不足以食,故难以调动。经略行辕已命全罗道诸地从速筹粮,一俟足额,即以海船若干运抵,尔勿虑也。

当前战事虽频,然倭寇已挫于莲花山,不得寸进,而提督麻贵已率援兵抵达全州,五日内可至泗川,故行辕不足言危。

倘倭寇回师,尔部当慎重坚守,只需马山不失便是大功。若倭寇绕城而走,尔部不可穷追,以免中伏。今倭寇奇袭既败,士气已窘,便归釜山,战意不复,无非苟延残喘,不为忧也。”

日军方面此时正吵得不可开交,忽闻前方莲花山明军主动弃守,缓缓朝泗川退走,诸将皆大惑不解,不知明军此举何意。

适有物见番大喜来报,言截获明军信使二人,其各携军令,原是要分送李如梅、刘綎二将,现已搜出。

日军众将闻之狂喜,立刻展开来看。这两封军令对日军而言简直是及时雨,众将观之,皆感“天无绝人之路”,“我军得救矣”。

然而黑田如水显然满心怀疑,认为明军骑兵精锐之极,其哨骑自壬辰年至今更是从未有过被俘者,如何今日一次就抓了两个?这其中恐怕有诈。

他这说法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此直白说来却很得罪人,尤其是得罪了这支物见番的主家——毛利秀元。

毛利家其实是这次征朝各军团中兵力最强的一支,足足有四万人之多,几乎是一家顶四家了。他们家出兵既多,物见番的规模自然也大,此时周围分布的物见番几乎都出自毛利家。

黑田如水这样一说,毛利秀元脸色就有些难看,但出于谨慎,毛利秀元还是冷着脸问物见番部下截获明军信使的情形。

物见番立刻上报,原来其截获的信使并非哨骑,而是高务实所派出的土司兵信使。据信使交待,高务实给两路大军各派出了三路信使,以免出现意外。

他们这一路原是打算走山路抄近道的,因此便没派明军哨骑,而是派了土司兵——土司兵走山路抄近道有时候真比走大路跑马还快。

至于他们为何会被截获,主要原因还是人数不够,一路信使为五人,两路因为还没出莲花山因此并在一块儿,拢共才十人。

结果好巧不巧,毛利家的物见番偏偏就是人多,一支约百人规模的物见番发现了他们的行踪,最后将之包围擒获。

这下子黑田如水也没话可说了,毕竟战时派出多路信使实属常规操作,明军方面利用土司兵走山路抄近道也完全合理。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在于高务实的这两道军令对日军而言有什么意义。

小西行长率先发言,道:“若是这样,那么莲花山明军后撤就能解释得通了。”

众人都朝他望去,小西行长指了指地图,道:“诸君请看,高务实军令中提到了各方动向。其给李如梅的军令中说锅岛殿下大胜董一元,正从江陵南下——这条消息我们在昌宁就已经得知,因此毫无疑问乃是事实。”

众人点了点头,等他继续往下说。

小西行长道:“既然事情属实,那么诸君想想,以明军之自负,岂能咽得下这口气?自然是不能的。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高务实宁可暂时放弃对我们的围剿,也要命李如梅分兵去堵截锅岛殿下之举。”

这个说法立刻得到了宇喜多秀家的赞同,后者道:“不错,我也觉得此言有理。明军之自负诸君早已见怪不怪,那董一元堂堂总兵,率军数万,却被锅岛殿下以五千破之。

如此奇耻大辱之下,明军若不能尽早取得对锅岛殿下之复仇,则必将颜面扫地,故我以为高务实给李如梅的这道军令应当不假。”

众人也觉得有理,于是小西行长接着分析,又道:“高务实给刘綎的军令则提到刘綎部军粮不足,无法调动,这一点也很有可能属实。刘綎部原本驻于三嘉,按理说他去马山并不算远,即便去得急了,未曾携带足够粮草,但也可以用三嘉乃至晋州调派才对。

不过,这里却有一件事是高务实与刘綎都不得不考虑的,那便是我军去向。诸君请想想看,如果我军放弃西进泗川而改道往北,则无论是从三嘉还是晋州运粮去马山,是不是都有可能被我军截获?

高务实与刘綎都知道我军南下颇急,军中存粮再怎么样也不会太多,那他们岂肯让我军平白无故截获这一批粮草?

故此,高务实在军令中才会打算利用海上优势从全罗道征粮运给马山的刘綎。在这一点,于情于理也都说得通。”

毛利秀元摸了摸下巴,问道:“那么,莲花山明军放弃防线西撤却是何故?”

“毛利殿下问得好。”小西行长道:“若依寻常作战而论,莲花山防线颇为坚固,我军刚刚在此处受挫,按理说高务实应该选择固守才是。可是诸君要知道,由于李如梅部必须分兵,则我军虽然不知北面明军究竟所处何处,但至少兵力摊薄是肯定的了。

这样的话,若我军真的绕过莲花山进击晋州,高务实是否敢把希望全放在已经被连续分兵的李如梅身上?我想应该不敢。

那么,他就只能临时将莲花山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