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二)前车之覆

大明元辅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二)前车之覆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就是说,皇上想要的不是大明水师,而是皇家舰队。”高务实把头往身后的椅背上轻轻一靠,微微合上眼问道:“皇上是打算由内帑出这笔钱呢,还是希望让户部出这笔钱,亦或者户部出其中一部分?”

“皇爷说了,这么大一笔钱如果全让户部出,就算侯爷您公忠体国不介意,但想必也一定会面临朝野上下巨大的舆论压力,这自然是皇爷所不乐见的,因此皇爷是想问您……”

刘平小心翼翼地注意着高务实的表情,轻声道:“户部最多能出几成?”

高务实没有睁眼,只是哂然一笑,微微摇了摇头道:“刘平,本阁部这么跟你说吧:如果皇上是要完完全全依靠内廷打造一支皇家舰队,户部哪怕只出一两银子,本阁部恐怕也拿不出来。

或者,本阁部也可以拿出来,但从那之后就只能坚决请辞,甚至挂冠而去,已而悠游林下,不再过问朝中事半句。”

刘平面色大变,不可置信地问道:“阁老这话莫不是说笑?以您的盖世功勋……”

“功勋或是荣誉,却非什么免死金牌,何况即便是免死金牌,可太祖也没说免死金牌有犯大过二不必引咎之能,该请辞的总要请辞。”

高务实终于睁开眼,伸手拦住了正要说话的刘平,淡淡地道:“关于此事,你就原话上奏皇上即可,另外再转达一句,就说臣从不在这样的事情上说笑,这番话也没有其他任何意思,单纯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当然,也请皇上不要误会,如果皇上决定做,臣依旧是全力支持他的。这种支持不仅是愿意尽户部能及之力批准这笔拨款,还包括辞任之后再个人出资赞助一些……

倘若皇上需要京华造船厂也为打造舰队出力,臣也会将皇家舰队的订单安排在最前列,让他们优先完成。以上就是臣的态度,一字一句皆出肺腑。”

高务实这番话在各个层面都超过皇帝的预期,刘平是大致知道皇帝态度的,当然也感到十分震惊和不理解。

他既不理解为什么因为“这点事”,高务实就认为只要他帮了皇爷就必须以自己辞官为代价;更不理解为什么高务实看来并不介意辞官,甚至还愿意在辞官之后以个人之力助皇上成就这支舰队。

“阁老,奴婢愚钝,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不知阁老能否指点一二,为奴婢解惑,也好让奴婢回京之后多少能与皇爷分说分说?”刘平毕竟是黄孟宇的亲外甥,还是自信高务实不会一点内幕都不肯透露的。

“其实皇上那边不必你去分说,把本阁部这些话告诉他,以皇上之智慧自然能猜到原因。”

高务实说着,瞥了刘平一眼,轻叹一声:“不过你若实在想不明白,那就……回头好好想想当年下西洋究竟为何被外廷坚决制止,甚至于后来刘忠宣宁可冒着欺君之罪,也要将下西洋相关文案一把火烧了。等你想明白这些,自然就明白本阁部的意思。”

刘忠宣就是刘大夏,是弘治年间的兵部尚书,他深受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

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被朝廷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忠字打头,算是有明一朝颇高的美谥了。

“下西洋?”刘平心中一动,眼珠子开始转动起来。高务实瞥了他一眼,心中暗暗叹息,也不知道刘平能不能想明白其中道理,不过想必朱翊钧应该是能明白的吧?

后世提起郑和下西洋,往往与“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联系起来,这次历时三十多年的远洋航壮举是古代世界航海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船只和船员最多的大海洋航,将大明的政治威望和影响力辐射到西太平洋、印度洋乃洲东部地区,的确值得后人称颂。

然而,以众多朝廷官员为代表的反对派始终坚持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是不敷出的政绩程和面程。几经周折,下西洋动终于在明宣宗时期彻底终结。

可是,郑和下西洋真的是只讲政治利益不讲经济利益的举动,真的是因为不敷出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才被终的吗?

当然不是,如果仔细审视郑和下西洋前后大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那么一定不难发现,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特别是经济溢出效应其实远于经济支出,不仅不亏,反而获利巨大。

那为什么还被坚决叫停了呢?很简单,下西洋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偏偏大明国内的利益集团对这笔利益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再加上下西洋的贸易模式背离经济规律,这才使得下西洋本身成为难以为继的“弊政”,并最终被彻底摒弃。

一边说“获利巨大”,一边又说“难以为继”,这不是高务实精分了,而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即位之初,朱棣就下令由腹太监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其目的是显易见的,这点在《明史中体现得分明显,“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从《明史的分析来看,郑和受命组建船队下西洋,主要有两个原因:

是由于自得位不正,在冒险攻取南京夺取帝位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朱棣并不踏实,派人大江南北明察暗访之余,担建文帝流亡海外。毕竟在当时东南亚地区有不少华人经商居住,因此,打算派腹郑和下西洋,以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是朱棣在坐上皇位后,为了彰显自的正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