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卌八)一镇之兵

大明元辅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卌八)一镇之兵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堺港驻扎的所谓“明军”当然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军,而是北洋海贸同盟——或者干脆说就是高务实的私军,也就是京华的“武装家丁”。

堺港驻军这件事,当时是丰臣秀长和罗远谈下来的。一开始是丰臣秀吉要求海贸同盟必须在大坂成立日本总部,这样才能将九州水晶楼和关东水晶楼的牌面压下去。由于有高务实的授权,这个条件罗远答应了,但他表示海贸同盟有自己的规矩,水晶楼所在地是必须由海贸同盟自行负责防务的,因此要求驻军。

既然要驻军,那海贸同盟日本总部显然就没法设在大坂城了,于是丰臣秀长提出设在离大坂城很近的堺町。

堺町虽然因为丰臣秀吉要求各大商户都往大坂迁徙,但最终堺町的大商家们一般都选择“做加法”,人口流失倒也不算很大。所谓“做加法”,就是说他们一边奉命去大坂建立商屋,一边也不愿意放弃堺町这个“根本之地”。

于是,以海贸同盟之实力,一旦入驻堺町,当地因为被分出一股力量而稍微有些衰退的情况立刻就会改变,繁荣起来还是指日可待的,因此这一条罗远也答应了。

不过接下来,双方就驻军问题扯皮了一段时间。一开始的时候,罗远表示会将驻军控制在“一万以内”,但丰臣秀长大吃一惊之余,果断表示了拒绝。

他认为一万大军实在太多了——可能明人觉得一万不算多,但一万军队在日本那是真不少。这可以打個比方:日本侵朝之战虽然对各大名出兵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如果取个平均值,大抵是按照各家领地每一万石出兵300人来计算的。

如此,以岛津家为例,他们应该出兵13470人。不过岛津家宣布臣从丰臣秀吉之后,秀吉一直想要通过拉拢岛津义弘来分权岛津义久,对于岛津家格外宽容。

于是,秀吉明面上先给岛津家放宽到了每万石出兵250人,也就是总计应该出兵11450人,后来又批准岛津家留守名护屋一千余人,如此就只需要实际出兵一万。最后还自己给“坚定追随太阁”的岛津义弘补齐了缺口,结果岛津家实际只出动了三千多人便达到了要求。

当然,有些家族就没这样好运,比如长宗我部家。他家原本几乎统一了整个四国,结果因为对抗秀吉,在秀吉“四国征伐”征伐之后被剥夺了后期所有征服的领地,只剩下土佐一国,石高9.8万。

然而,在出兵朝鲜时,原本只需要出兵2940人的长宗我部家还被秀吉要求凑了个整,最终出兵三千,少一个都不行。

这种事怎么说呢,只能说待遇都是自己争取到的。萨摩隼人特别能打,岛津家连续两三代人一直名将辈出,“钓野伏”名动西国,秀吉又以为可以利用义久和义弘兄弟的“岛津双殿体制”搞点花样,所以几个原因加在一块儿,才有了岛津家实际只出兵三千的特例。

哦,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别看德川家康一个兵都没有派去朝鲜,但实际上他也派了两万五千人一直待在名护屋这个征朝大本营。

有人可能会问,德川家康在关东有250万石领地,凭什么只需要派两万五千人?道理很简单,德川家康的直领就是一百万石,而关东大名离得远,按照秀吉的规定就是每万石出兵250人。

至于家康剩下的150万石,其实都分封给家臣了。这里仅以上野一国的分封举例:箕轮12万石,井伊直政;馆林10万石,榊原康政;厩桥33000石,平岩亲吉;白井33000石,本多广孝;小幡3万石,奥平信昌;藤冈3万石,松平康贞;大胡2万石,牧野康成;吉井2万石,菅沼定利;总社12000石,诹访赖水;那波1万石,松平家乘;沼田27000石,真田信幸。新笔趣阁

其余下总、上总、武藏、相模、伊豆等国的分封也一样按照这种模式来办的。总之,家康的250万石是真的,但德川本家直领的就是一百万石。

言归正传,一万人的大军在日本人看来绝非小数目,尤其堺港这地方离大坂城那么近,这一万大军的驻防根本不是丰臣秀吉能接受的,丰臣秀长认为最多不能超过三千人。

而罗远当时则表示说,以海贸同盟的陆师编制,三千人很难安排。因为海贸同盟陆师一般以镇为基本单位,一镇人数是12512人。他说,之前答应将人数控制在一万以内,其实就已经很为难了,因为那只能派驻两个步兵协,镇属的马标、炮标都不能带。

双方一通扯皮,最终还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达成的协议仍是以丰臣秀长提出的妥协建议为主:海贸同盟在堺町的驻军不超过五千,只去一个步兵协。

他还“十分贴心”地表示说,这五千之数里头有四千零三十八人计划为海贸同盟的一个标准步兵协,剩下约一千人可以是这一协军官们的家眷、家丁等。

然而,条件虽然达成了,但其实直到高务实亲自出征朝鲜之前,堺港的兵力也没实际部署到位。一来,海贸同盟本身没有那么多陆师;二来,高务实在这个协议达成之后一直忙着对蒙战争事务,没有决定下来从哪调拨人手。

因此直到他亲赴朝鲜之前,海贸同盟虽然在堺町已经建成了所谓“日本总部”——堺港水晶楼,可是防卫力量并非正规陆师,而是在同盟舰队中由京华和各家凑出来的一些火枪手充任。这些人的人数也不固定,多的时候千把人,少的时候只有六七百。

按照高务实的观点,堺港由于太过于接近大坂城,和平时期做生意自然非常方便,但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