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2章 宫里宫外(三)蒙古火枪兵

大明元辅 第282章 宫里宫外(三)蒙古火枪兵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一般而言,皇帝都是很忌讳死字的,尤其是用在自己身上。朱翊钧在这一点上虽然远不如他爷爷嘉靖那么苛刻,但通常也不会这样说。今天既然说了,意味着他的确非常恼火。

高务实进了偏殿,正要上前按照陛见的规矩参见。不过,此时朱翊钧根本没有端坐在主位等他叩拜,而是正朝他走来。

高务实才刚刚做出下拜的动作就被朱翊钧用力扶住,口中道:“好了好了,这儿没外人,把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省了,咱们说正事。”

皇帝的语气有些急切,这让高务实颇为意外。甘肃有军情固然是大事,但其实一般而言却谈不上“急事”。两地相距实在太远,京师这边再怎么急切,那边一时半会儿也得不到新的指令,更不可能立刻获得支援,总有挺长一段时间只能靠当地自己看着办。

简单地说就是,京师这边急也没用,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从长计议”。

但是朱翊钧看起来是真的有些急,他一边拉着高务实去这偏殿的暖阁,方便两个人不必分君臣而坐——分君臣而坐离得比较远,在朱翊钧看来于交流不利——又一边说道:“本来今儿个你算是凯旋归来,而朕这边也有喜事,皇后终于给朕生了個儿子,可惜被甘肃这档子事给祸害了……”

高务实忍不住问道:“甘肃到底出了什么情况?就算是布日哈图寇边,咱们有序应对也就是了,一时着急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什么情况?”朱翊钧叹了口气,摇头道:“仅仅六天,肃州、威虏两卫几近全军覆没,肃州城陷。布日哈图亲率大军,号称十万,威逼甘州,甘州五卫不敢迎战,只能据城死守。

甘肃巡抚、陕西行都司,啊,还有肃王府,在同一天上奏了一共七道急奏紧急求援。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援军抵达,不仅甘州要丢,紧接着永昌、凉州甚至庄浪、西宁等卫怕是都要一一沦陷,然后就该全陕震动、三辅一日数惊了!”

这个消息太震撼了,一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高务实听了都不由色变:“怎会如此惨烈?据臣所知,仅肃州一卫便有城堡四十六座,兵员六七千余。军械军饷方面,这些年户部、兵部也都足额拨付,即便是朝战最激烈时也不曾短缺他们。既如此,此番怎会数日之内便一败涂地?”

“这话我也想问啊!”朱翊钧没好气地道:“要什么给什么,居然就这样回报朕!不过徐三畏的奏疏中提了一句,说布日哈图前军‘拥火器,几不逊我’,你觉得这话是否可信?蒙古人也会用火器了?他们从哪得来的火器?”

徐三畏是现任甘肃巡抚,他这一说法让高务实很是吃了一惊,第一反应就是甘肃当地是不是有边军走私军火。

但转念一想。高务实又觉得不太对劲。不是说甘肃边军一定不会走私军火,而是火器这玩意儿要想供应给一支军队使用,并不是走私一批枪支弹药就完事的,它还需要相关的体系来维持。

这个时代的枪支从可靠性上说,那是远不如后世的,平时使用之中有些损坏根本免不了,如果是大规模作战就更不必说了,必须有专门的匠人来维修。而且,使用者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简单维护能力,而这些都似乎不太可能是察哈尔部的蒙古人能搞定的问题。

总不能说甘肃那边的卫所匠人大面积叛逃去了察哈尔部吧?一个两个叛逃还好说,真要是大面积叛逃,就算是甘肃巡抚也不敢知情不报。

但倘若排除掉甘肃当地卫所走私枪械,那徐三畏报告的这个情况就难以解释了。察哈尔部连维护枪械都应该很难办到的话,难道还能凭他们自己的能力仿造万历二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高务实想了想,问道:“李制军可有说法?”制军即总督,这里说的当然是陕西三边总督。有明一朝的甘肃与别朝不同,其在军事上属于陕西行都司管辖,故甘肃巡抚地区在军事上也归三边总督负责。

朱翊钧摇了摇头:“李汶远在固原,等他收到甘肃的消息再上疏,怎么也得再迟两天才能抵京。况且他既然离这么远,我看也不会知道太多细节,与其听他的二手消息,还不如就看甘肃当地的奏疏。”

果然是成熟皇帝了,对于什么奏疏更可信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高务实对此很是欣慰,不过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托了是前世战略游戏老手的福,高务实思索片刻,对于布日哈图如何能有大批火枪装备蒙古军队,他还真有了一个猜测:“皇上,以臣猜度,布日哈图所部之火枪,恐怕是来源于鲁密国,也就是在京华堪舆图册中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的那个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朱翊钧点了点头,心里有了点数——自从高务实进献了堪舆图册之后,他也经常看,现在不说乱熟于胸,至少也对比较大一些的国家都有比较明确的概念了。

当然,朱翊钧的概念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特别准确。比如高务实虽然经常强调欧洲的某些国家“日后必将崛起”,但朱翊钧一看它们在地图上才那么屁大点国土,难免就有些嗤之以鼻。

反过来,他对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比较重视,因为这两个国家从地图上看起来都比较大——大就是强,这是朱翊钧一个比较根深蒂固的观念。

稍稍沉吟,朱翊钧问道:“奥斯曼土耳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的确可以通过丝绸之路将火器传给如今正在西域的察哈尔部,可是我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按照朱翊钧的观念,火器这种“国之重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