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2章 宫里宫外(十一)渊儿,想不想去南疆?

大明元辅 第282章 宫里宫外(十一)渊儿,想不想去南疆?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对于南亚次大陆,高务实的确是有一种“不为后世忧”的想法的,不过此前因为几个原因,使得他迟迟没有向其用兵的意思。

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点因素:其一,莫卧儿帝国正在上升期,甚至可以说当前就差不多是它的巅峰时期,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内部团结的程度,以及最直接与战争相关的军事实力都处于鼎盛状态,征服起来恐怕不太容易。

其二,京华当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建立定南城,打造以定南为中心的核心重镇作为京华在南疆的统治中心。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高务实计划中的一大关键。原因也不复杂,毕竟现在这個时代没有后世那样发达的交通和信息传递能力,要想统治一大片疆域,首先就必须有个核心。

举几个例子,这就好比在三国时期,你如果出身西北而想要争霸天下,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你得占据长安,甚至你想割据一方也必须有长安在手,否则没有长安的人口、粮食和三关之险,分分钟被别人压到死。

有长安在,那么你北上可以拿河套,即当时所谓安定、北地、冯邑等郡,争取攒点强势骑兵,西进可拿凉州,即确保后方稳定,同样也能搞点骑兵。有了骑兵,你将来杀进中原就有了军事优势。

如果中原当时已经有了强权,你一时难以搞定,也可以依靠潼关之险先苟住,南下把蜀地取了,争取复刻一下秦灭六国、汉胜霸王的进程。再不济,那就死保潼关以待天下有变——反正长安在手,方能做到进可攻而退可守。

如果出身东南,那毫无疑问必须掌握建业、会稽这一片。这一片可谓江南是割据之基础,是农业商业都很适合发展的霸业之基,而等到这一片稳定在手还想逐鹿中原,那就必须北上夺取合肥那一片,这样才算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势大则可北上中原,势穷亦可死保江防。

至于立身长江中游,那前期最要紧的自然就是守住襄阳,唯有襄阳在手,才能使得中原强权无法通过“南阳-襄阳”盆地这个必走的通道南进,从而威胁你的根本之地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控制稳固了,西可以沿江而上取蜀地,东可以顺流而下拿江南,如此至少也能来个南北双雄划江而治。

如果彼时经营得法,亦或者北方那位露出破绽,则由江南夺淮北进可矣,由蜀地进汉中而袭关中可矣,乃至由襄阳兵出南阳、直取中原同样可矣,全看当时情形了。

总而言之就是想说,由于这年头没有汽车火车,那就必须先掌握一个地理位置很好的经济重地,确保自己能有稳定的钱粮,而且其由于离将来的主要作战地区不远,运输损耗不会太大,这样才能保证军力不匮。

南疆、南洋在后世合称东南亚,彼时看起来最要紧的地区是马六甲。但其实马六甲在此时虽然也很重要,却并非什么“霸业之基”。

这是因为它缺乏战略纵深,钱虽然因为贸易之故可谓充足,但明显缺乏稳定的粮食供给,一旦有事,恐怕撑不了很长时间。

况且马六甲位于咽喉海道,势强之时自然可以其辐射八方,但倘若万一海战失利呢?那马六甲就瞬间变成死地。如果困守在此,无论坚持多久,终究难逃一死。

后世二战之时,日军进攻马六甲,英军之所以丢得那么快,除了当时英军确实够拉胯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彼时东南亚处处告急,而英国海军主力早就龟缩去了欧洲本土,在那一带的海军完全不够日军打的,所以英军死守马六甲其实已经没用了,放弃是很自然的无奈之举。

所以,高务实虽然很重视马六甲、新加坡,也即现在京华命名的龙牙、虎州二城,但却不会把他们当做京华在南洋的核心统治区来建设。最适合京华统治整个南疆、南洋的核心地区只能是定南城——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曼谷都市圈。

从经济上来说,后世的曼谷都市圈GDP占全泰国的44.2%,仅曼谷市就占29.1%,足可见其发展有着足够的地理、区位优势。

这里是湄南河平原地区,有利于发展农业、集中人口,还位于南疆中心位置,不必担心陆上被人偷家。它又有海港优势,可以快速出动,辐射整个南洋,它不做核心谁做核心?

因此,高务实给了定南城十五年的超长建设期,为的就是以定南城为核心,全面掌握整个南疆、南洋地区。

不过与此同时,由于当时南洋战略还在推动之中,因此南洋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扩张京华在南洋群岛的势力,而这一战略光有海军也不够,于是又要从六大警备军中轮番抽调兵力南下作战——同时也是为了保持战斗力。

这样一来,南疆方面看似这么多年没打过什么大仗,但其实既忙于内部建设,又一直小仗不断,也就不方便集中力量西进南亚次大陆,与莫卧儿帝国大打出手。

至于其三,那就是高务实自己这些年也忙得很,对于万里迢迢操盘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确实也忙不过来。

如果单说军事,或许黄芷汀也能胜任,但同莫卧儿帝国展开全面战争可并非只是军事问题,整个京华的力量都必须动员起来为其服务。

为什么?还是地缘问题。京华要西征莫卧儿,首先要打的肯定是孟加拉,这压根不必解释。这样的话,人家莫卧儿帝国就是本土作战,其兵力可以从其核心区沿恒河顺利调集至孟加拉,物资、粮食也不会匮乏。

加上这一带虽然河网纵横,不便于其骑兵主力发挥,但反过来也不方便京华进攻。莫卧儿帝国此时统治印度北部已经有些年头了,手底下又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