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4章 总百揆(十一)参半

大明元辅 第284章 总百揆(十一)参半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皇后乃后宫之主,出现在后宫任何地方都理所应当。不过,现实情况往往与理论或说名义并不相符,皇后在后宫中不但不能随心所欲,甚至反过来处处都受到限制。

她每日的生活无比规律,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事,这都是几乎分毫不差的,绝少会有状况外的情况出现——当然,后宫其他妃嫔也不例外,甚至包括两宫太后也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是因为祖制。

对于皇帝的妻妾而言——当然也包括先帝的妻妾,她们名义上享有全天下女人之中最显赫的地位,但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为此她们同样也要有所付出。

这种付出最重要的当然不是为皇帝生孩子——贩夫走卒的女人也要生孩子嘛,大家都是生孩子,你有什么特殊?事实上,皇帝的女人们最要紧的一点,是向全天下人显示规矩,以及由此延伸而来的,严格维系规矩的严肃。

是的,皇帝及其整个一大家子所面临的一切桎梏,归根结底都在于他们无时无刻不需要向天下人展示规矩,同时也展示他们是如何守规矩的。

无论是什么社会结构,其之所以能够稳定,就在于这一组织结构中的所有人都有自己需要遵循的一套规矩,并且绝大多数人也的确都按照这套规矩来行事。

封建皇权时代,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皇帝以及他身边的人之所以也会被规矩禁锢,原因就在于他们受到无数人的注目,一举一动都会被当做某种准绳。

因此,地位越高的人越发需要遵守规矩,否则一旦被曝光就会形成极其不良的影响:你这样高的地位都不遵守规矩,那我凭什么要遵守?

所以,遵守规矩本质上就是维系皇权。不惟皇帝本人如此,后宫嫔妃也是如此。

皇后娘娘历来是极重规矩的,比如说她每日必至慈庆宫、慈宁宫向两宫太后请安,甚至怀胎数月时也不例外。但是,今日有一点不同寻常——来的时间不对。在以往,皇后向两宫太后请安都是在一早一晚,而今日早上她已经按例来过,如今却是临近中午时分,这个时候怎么又来了?所以很显然,皇后娘娘此来必然有其他事。

李太后对自己这位儿媳还是很满意的,听闻皇后驾到,立刻吩咐道:慈宁宫中的宫女闻言,连忙安排相迎。不多时,王皇后便从殿外而入。

此时李太后自然依旧端坐不动,而永宁长公主则已然起身相迎,面上也露出了亲切的笑容。长公主殿下多年来与皇后交好,这笑容可不是礼仪性的。

皇后进屋之后也是一眼看到永宁公主,同样露出微笑,甚至还在行进之中朝她轻轻颔首示意,然后才上前给李太后请安。

李太后道:

皇后面色一肃,忽然恭敬跪下,道:

李太后睁大眼睛,坐直了身子,十分意外道:

太后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皇后这番表现实在过于正式。皇后在太后面前虽然是晚辈,但因为其为中宫之主,一般来说不必太过拘谨。从自称而言,平时闲聊可称,稍微正式一些可称,但一般而言是不会自称的。

儿臣,这个自称是直接对标皇帝,也就是按照的标准来自称,通常而言只有在极其重大的场合或者事件当前才会这样使用。

皇后正色道:

李太后果然也吃了一惊,但想了想却道:

你此来莫非不知道这是干政?

皇后一贯谨守规矩,当然不会胡乱干政,因此立刻作答:

原来不是反对朝廷决议啊,那就好,那就没事了。李太后顿时松了口气,点头道:

李太后闻言恍然,原来是这件事啊。

居守,意思是留置守护,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太子、亲王或者重臣负责镇守京师或行在,基本上相当于监国。

按照大明的规矩来说,皇帝出远门,监国的基本就是太子。极个别时期因为没有太子,可能由亲王监国。至于重臣监国,这个目前尚未有过,只是理论上是可以有的。

皇后提出这个问题,李太后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现在可还没有太子呢,皇上要是南下封禅泰山和拜谒孝陵去了,那找谁监国?

要知道,现在不仅太子没有,京中也没有现成的亲王——皇上唯一的胞弟只有潞王朱翊鏐,而且按照一般原则来说,也只有潞王可以作为亲王监国。可是,总不能为此还先把潞王叫到京师来吧?

再说,大明的监国权力极大,而潞王在封国的名声可不算太好,真要让他监国,万一搞出点什么问题来,谁负责啊?

大明朝的监国制度,最开始朱元璋提出的,但因为太子朱标早逝,实际上不曾出现,朱元璋也就没有为此花费太多心血,制度上并不完备。后来朱棣靖难,监国制度才真正出现并且逐渐完善。

当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靖难,燕王世子朱高炽奉朱棣之命居守北平。

在这场战争中,朱高炽以一万多人马力阻建文帝朱允炆调集周边大军的多次猛烈进攻,使得朱棣的后顾之忧消失于无形之中。

在朱棣攻入南京成功即位时,仍令朱高炽居守北平,不但锻炼了朱高炽的政治、军事才能,也让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固若金汤、稳如泰山,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支撑。

朱棣登基初始并没有马上册封皇太子,而且在登基第二年的春天才册立燕世子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在帮助朱棣夺取政权的靖难之役中可谓功不可没,但是在其被册封为太子的过程中却颇有曲折。

朱高炽坐上太子之位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汉王朱高煦,朱高煦身材健壮,精通骑射,常年于军中作战,身经百战,深得朱棣宠信。

朱棣在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