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1047章 晒与煮

逆水行周 第1047章 晒与煮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自先秦以来,海盐的制取都要靠煮,通过人工加热的方式把海水蒸发掉,这种制盐工艺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也就是柴禾。

而同样是加热,却有另一种更省事、省柴禾的办法,那就是让海水晒太阳,相对于煮盐法,这就是晒盐法。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海水引入一块块盐池组成的大盐田,借助强烈的日晒将海水蒸发,最后得到剩下的盐分,这个过程根本就不需要人工加热,所以能节省大量成本。

宇文温当然知道晒盐法,但他没有实际操作过,所以这种新颖的制盐工艺提出来后,是重获新生的灶户们想办法将其实用化。

简而言之,是在海边滩涂上挖两个池子,于潮水水位高时引海水入第一个池子,然后经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后,将池水引入第二个池子继续晒。

此时的池水(卤水)咸度很大,晒上一段时间后池底渐渐就会有析出的盐分。

确实很简单,但要正式进行大规模晒盐,工艺就没那么简单,不过这对于灶户们来说不是问题,他们可能根本就不识字,但世世代代和海水打交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制盐经验。

因为债务全免,家境得到极大改善,灶户们琢磨新工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数个盐场都在同时琢磨晒盐法,相互间还进行经验交流,所以很快就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晒盐工艺。

首先是建滩,在平坦的沿海滩涂上按一定的尺寸建造方形滩池,滩池由上而下逐级挖低,落差一般为数寸,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用以引导池水向下走。

最底部的池子里筑平台,用以储备析出的海盐,暂称为盐台。

而滩池周围挖两面或者三面大沟,以备纳潮储水,暂称为盐沟,向海一面的沟堤防开一水门,设闸以便开关控制水流。

其外再开一道潮沟,直通大海用来引潮入沟,备盐沟纳潮所用。

盐滩(池)建成后还要整理,将池内泥土挖松、晾干,再放入海水中泡稀,用脚在池内将这些泥土踩均匀,再用刮板平池底,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用石碾将池底压实压平。

盐滩(池)准备好后就能纳潮,涨潮时等海水达到最**位时开水闸引海水入盐沟,然后借助立轴风车或者人力水车将海水从盐沟引入盐滩(池)中最高的那一级。

晒了一日后将第一级池子里的海水导入第二级,晒一日后导入第三级,与此同时又引海水入第一级,逐日以此类推,利用日晒蒸发海水,让池中卤水浓度逐级变高。

待得卤水流入最低层的盐台上时,已经接近盐分浓度最大值,再晒上一段时间就会析出盐分,即为“出盐”。

当然,逐级日晒让卤水浓度增加的工艺需要技术操作,要靠人来判断其浓度是否达到“出盐”的地步,因为卤水流入最后一级的盐台上时,浓度不够会导致出盐量低,而浓度过高水量不足同样也会导致出盐量低。

这需要经验,但对于灶户们来说不是问题,晒盐和煮盐,其实除了蒸发过程有人力和非人力的区别,对卤水浓度的判断并没有区别。

数百年的煮盐经验,让灶户们对如何判断卤水浓度很在行,他们将卤水浓度分为十成,十成卤水就是浓度最大的卤水,达到了出盐的条件。

如何判断卤水的浓度呢?靠舌头去品尝不是不行,但缺点太多,所以灶户们有祖传的办法,那就是用卤水浮子。

这是一种特制的浮子,分为两枚,一枚为“五成浮子”,一枚为“十成浮子”,若五成浮子在卤水中抬头,那么意味着这卤水浓度大概是二到三成,若平浮在卤水面上即为五成卤水。

十成浮子若在卤水中斜浮,说明此水为七到八成卤,若浮子平浮于卤水面上,意味着卤水为十成卤,可以出盐了。

宇文温端详着手上那两枚浮子,心中想到了现代测海水盐度的一种装置:盐度比重计,看着面前一个个目光真挚的灶户,他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些灶户目不识丁,不可能知道海水有“盐度”、“比重”的说法,也不知道海水里有氯化钠、氯化镁等氯化物盐类,但他们就是靠着世世代代的经验积累,做出了看上去很低端的卤水浮子。

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支撑,没有什么科学巨著,纯粹靠总结经验而制作出来的卤水浮子,实际上是能测海水盐度的比重计雏形,就这么默默的出现在民间。

经验科学,父子相传,一逢乱世便戛然而止,卤水浮子还算是好的,毕竟盐业不会断绝,可又有多少萌芽于民间的科技,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杨济见着宇文温出神,其他人大气不敢出,场面就此僵持着,于是干咳一声,让对方回过神来。

“东西不错,然后呢?”

“大王,这是两种盐,一种是煮出来的盐,另一种是晒出来的盐。”

两个小碟子里各自盛着食盐,一碟看上去很白,是煮盐,另一碟看上去颜色不纯,这是晒盐。

宇文温分别尝了尝碟子里的盐,很明显煮盐的纯度高,基本上没有杂味,而晒盐的味道么,掺杂着苦涩,虽然不至于和黄莲一样,但能感觉得出来。

“大王,晒盐法省力省柴禾,可是晒出来的粗盐味道却不行,若是和煮盐一比,恐怕寻常人家若有的选还是会选煮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宇文温点点头,他明白灶户们说的是什么意思,而作为一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他还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海水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盐类成分,晒盐之所以有苦涩的味道,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杂志在作祟。

如何排除这种杂质干扰?他不知道,灶户们原本也知道,但最后还是琢磨出来了。

“大王,同样的海水,煮出来的盐咸味比较纯,晒出来的盐咸味却有些苦涩,草民等琢磨了几日,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把晒出来的粗盐再用净水溶了,放在火上煮干,如此所得的精盐,味道和先前的煮盐一样。”

又一碟食盐端了上来,颜色白净,品相明显比晒出来的粗盐好许多,和煮盐没有区别,宇文温尝了尝,除了咸味就没有苦涩的味道,论起咸味的纯度,比一般的煮盐稍好些。

同样是煮,二次溶解所得卤水煮出的盐,比用滩涂上天然卤水煮出的盐纯度高,所以,晒盐法所得粗盐,若不进行二次处理,其味道比不过常见的煮盐。

不远处有一排新起的房子,那是对粗盐进行二次加工的地方,里面用的是全新打造的大铁锅,省柴禾不说,有房顶挡太阳,全新灶台隔热效果很好,盐丁们煮盐再也无需忍受高温烘烤。

晒盐再煮盐,其综合成本不比单纯的煮盐成本高,而按照宇文温的观点,粗盐和精盐,其实可以有很多花样玩法,其中利润最高的那种,当然是他的首选。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