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1562章 误会,这都是误会(续)

逆水行周 第1562章 误会,这都是误会(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数日后,琅铘港,数艘海船缓缓驶入港区,其样式和港区里停泊的船只有些不同,许多人一眼就看出这几艘船不是青、徐沿海地区的海船。

这些海船的尺寸不小,看样子不是百济、新罗或者高句丽的海船,因为对方还造不出如此之大的船来。

联想到如今东南风大作,港区内许多有见识的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那就是这些海船来自南边,很南的南边。

会稽一带的海船,不是这种样式,所以这几艘船应该来自更南的岭表沿海地区。

想到这里,许多在港区采买海产的商人,机灵些的就赶紧往市舶署而去,要在那里“拿号”,和可能来自岭表的海商做买卖。

自从朝廷设置了市舶司,而市舶司在琅铘港设胶州市舶署办理市舶事务,琅琊港的规矩为之一变,渔霸消失,所有买卖都得在市舶司的见证下进行。

所以每一艘入港的海船,都要在市舶司那里办理卸货事宜,清点货物并估价,缴税之后才能售卖货物;而想要接洽买卖的客商,就得在市舶司那里“拿号”并登记,然后才能和船家谈买卖。

不许强买强卖,不许胡乱插队,交易结束,买家要根据交易额缴税,然后可以将货物转售外地,赚取巨额利润。

市舶司的建立,为青、徐沿海的几处海港带来了新秩序,许多人都从这个新秩序里获得好处,所以遵守这一秩序的主动性还是不错的。

对此,刚抵达琅琊港的岭表海商冯德郎也深感颇有必要。

他作为广州市舶署登记在册的海商,有着特制令牌和通行公文,船上货物盖着广州市舶署的印鉴,所以在琅琊港办理手续时很便捷,税费还打了八折。

办理完相关手续,冯德郎让随从处理相关事宜,自己则于迎上前来的故人马欢寒暄起来。

马欢两年前到过岭表广州番禹,和冯德郎打过交道,马欢在番禹呆了一年,双方时常碰面,如今在此重逢,真是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马欢是黄州人,为东家雇佣做了大掌柜,虽然东家不是“那一位”,但他依旧混得风生水起,因为“那一位”总是照顾自己人,许多黄州及附近州郡的大户们都赚得盆满钵满,连带着掌柜们都发达起来。

而如今,在胶州市舶署内,两个自己人开始攀谈起来。

不是本地人却是东道主的马欢,还没来得及为远道而来的冯德郎接风洗尘,就开始回答对方的问题。

冯德郎此来胶州,很不容易,从番禹到琅铘港,至少上千里的海上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更别说前不久那一场大风暴,差点就把冯德郎一行给“全灭”。

航海就是这样,风险高但收益也高,冯德郎如今急着问问题,是和马欢谈一谈冬天的“北冰南售”项目。

因为冰块,在岭表交广地区真的大受欢迎,以冯德郎为首的海商们大赚了一笔。

物以稀为贵,在气候炎热的岭表交广,甚至更往南的林邑国等地区,人们从来就没见过冰,而去年冬季从河南地区采集的冰,运到岭表地区之后,在今年的炎炎夏日里,发挥了神奇的降温作用。

冯德郎出身高凉冯氏,知道冰块为冼太夫人消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几位族里长老,同样得冰相助,在夏天没那么遭罪了。

不仅冯氏,还有泷州陈氏、钦州宁氏,以及一些酋帅们,都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了冰带来的凉快,更别说各种新奇的冰镇汤饮,让人喝了欲罢不能。

而冯德郎做买卖常驻的林邑国,国王和权贵们享受到冰的凉快之后,已经离不开这神奇的宝贝了。

所以,岭表各地豪族、大户,对于冰的需求暴增,大家纷纷开挖可以大量藏冰的冰窖,就等着冬天南下的海船,为他们送来神奇的冰块。

需求暴增,意味着利润暴增,前提是能提供足够的货物——冰,冯德郎亲自北上,就是为了此事而来,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冬天时,有足够的冰块运抵林邑国。

先前,冯德郎旅居林邑国,恰逢周军讨伐林邑国,当时的西阳王宇文温率兵攻入典冲,冯德郎由此才和以西阳王为靠山的黄州商贾搭上了线。

后来,林邑国遣使入中原,抵达长安,受大周天子接见,使者表明林邑国愿为天朝藩属,称臣纳贡,于是往返于番禹、龙编和典冲的海贸再度兴盛。

而冯德郎作为市舶司广州市舶署的“金牌商人”,常驻典冲,为广州市舶署和林邑国签下了一笔巨额买卖,那就是提供大量的丝绸、玻璃器皿以及冰块,换取林邑国出产的奇珍异宝。

这笔买卖对于冰块的需求量很大,所以绝不能出问题,如今冯德郎急着确认的事情,就是今年冬天胶州市舶署发给他的“货”,到底能不能保证足额。

不是冯德郎不相信市舶司,毕竟市舶使是“那一位”,但如今岭表一带对于冰块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他就担心货源不足,市舶司为了确保朝廷所需份额,影响到自己的买卖。

“冯兄,虽然朝廷明年就要在岭表实行“冰赏”,但扣除官府的份额,冰块的供应还是很充分的!”

“冯兄勿忧,市舶司如今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待得冬天结冰,冰块的采集、运输、装船,都会很流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去年是第一次采冰、运冰,许多事情考虑不周,故而运往南边的冰块数量实际上还能更多些,但今年不一样了,市舶司提前安排、组织人手,产量要翻上几倍的!”

“而且去年河南各地刚打完仗,百废待兴,如今不一样了,不一样了!”

马欢可不是空口无凭,他负责和广州市舶署对接“北冰南售”事务,自然对于其中内情了若指掌,知道今年冬季河南地区冰块的“产能”翻了几倍,才敢对冯德郎做保证。

而正是因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北冰南售”项目大获成功,冰块成为岭表地区的抢手货,故而朝廷对于岭表地区官员以及各豪酋的赏赐品,多了一种选择。

岭表三豪族冯(冼)氏、陈氏、宁氏派兵入中原助战,朝廷已经给予嘉奖,陈佛智、冯暄、宁长真三人,今年返回岭表前,先抵达长安,得到天子接见,并给予赏赐。

而远在岭表的冼太夫人因为协助官军平定岭表有功,去年又协助官军平叛,如今受封谯国夫人,得赐汤沐邑,以及每年都会有的“冰赏”。

这种“冰赏”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太夫人有,岭表广州、交州的官员们也会享受到这“福利”,以缓解炎炎夏日之苦。

市舶司,如今承担着向岭表输送冰块的重任,以便让当地官员时不时感受到朝廷的恩泽,有了这个背景,市舶司在河南各地布置采冰事宜根本就没有阻力。

但问题不是没有,主要是运力有些不足,毕竟能够或者敢于从胶州、海州前往千里之外岭表的船主们数量有限,运力上不去,再多的冰块也只能堆积在码头。

这问题,市舶司正在解决,解决起来不算太难,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如之前市舶司组织船队讨伐耽罗国那般。

听得马欢说东海有个耽罗国,竟然袭击市舶司的船队,冯德郎有些意外:“耽罗国?怎么如此大胆,敢招惹大...市舶司?”

“海外蛮夷,不知天高地厚嘛,呵呵....”

马欢笑眯眯的说着,随后开始透露内幕消息:“其实是误会,这都是误会,如今官军驻扎耽罗岛,协助耽罗国清剿海寇,而耽罗国主昨日已经抵达琅琊港,亲自来向大王和朝廷天使澄清误会....”

亲自来澄清误会?怕不是被抓来的吧...

冯德郎如是想,却不说破,“那一位”的实力,可是没得说的,他如今就想知道,何时能够得对方接见。

对此,马欢颇有把握:“过几日便可,如今大王心情不错,想来和耽罗国主澄清了误会,就会见见冯兄了。”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