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1707章 种子

逆水行周 第1707章 种子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西阳,豳王府,王妃尉迟炽繁结束见客,往后院而来,刚过院门,就见妹妹尉迟明月板着脸,指挥侍女们做事。

手拿着个清单,边看边说,说起话来宛若打算盘,噼里啪啦绵延不绝。

尉迟明月协助姊姊管理王府,这几年已经锻炼出来了,每当尉迟炽繁不在时,尉迟明月能很快顶上,主持事务,有条不紊。

加上姊妹俩样貌极其相似,所以对于王府的仆人来说,王妃是永远不会消失在她们视线里的。

现在,两个王妃出现了,宛若天上有了两个太阳,威慑力瞬间翻倍,侍女们愈发不敢掉以轻心,在各管事的带领下,开始整理清单上的物品、装车。

尉迟炽繁带着王府家眷从广陵去长安,途径西阳,要停留几日,然后继续前往长安,西阳邸的一些物品要随便带走,所以侍女们还有得忙。

不仅如此,王府人事变动颇大,府里的仆人有的要留在西阳,有的要跟着车队前往长安,所以要抓紧时间办理交接。

再有,这几日王府门庭若市,外命妇们纷至沓来,王府上下里里外外也忙得不亦乐乎。

豳王如今是执政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愈发尊贵,王府家眷抵达西阳,总管府署自然倍加隆重迎接,而外命妇们纷纷登门拜访,以示敬重之意。

所以王府很热闹,尉迟炽繁忙着接待客人,自然无暇分身管理琐碎事务,于是尉迟明月挺身而出,为姊姊分忧。

现在,尉迟炽繁见着妹妹行事有条理,很满意,继续向前走,经过花园,却见儿女们正在嬉戏,一旁有杨丽华和萧九娘看着,应当出不了乱子。

见儿女们没注意到自己,她继续向前走,转入一处小院,却见大腹便便的张氏和陈氏正在接受稳婆的检查。

张氏、陈氏,自然是张丽华、陈媗,两人的身份对大多数人依旧保密,所以,许多人不知道她俩名讳,只知道是琼华院张氏、宣化院陈氏。

两人接受的检查名为“孕检”,是由有经验的稳婆通过摸肚子、听心跳,来判断胎儿的情况是否良好,而极富经验的稳婆,能通过摸肚子,大概判断出胎位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轻轻按摩,让孕妇肚子里的胎儿慢慢“转身“,让胎位恢复正常。

这种做法不是百分百有效,但能有效降低孕妇生产时的风险,王府内怀孕的女眷,都会有高水平的稳婆进行“保健”。

张丽华和陈媗见着王妃进来,想要起身,被尉迟炽繁摆手示意不必如此,于是继续躺着,接受检查。

尉迟炽繁坐在一旁,和两人交谈起来。

两人已有身孕,接近临盆,本来该在广陵安心待产,但宇文温在长安继任丞相,家眷要赶赴长安,尉迟炽繁怕她俩长途跋涉出意外,一开始打算留二人在广陵。

思来想去却觉得有些不妥,听取了稳婆的意见之后,尉迟炽繁决定带着两人一起上路,王府家眷们在广陵乘船,溯江而上前往黄州西阳。

如今大家平平安安抵达西阳,张丽华和陈媗就要在豳王府(西阳邸)住下待产,待得产后恢复如初,再择日入京。

尉迟炽繁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西阳的豳王府里各种生活设施齐备,黄州又是宇文温经营多年的地盘,张、陈二人暂居,绝对有保障。

宇文温当了丞相,尉迟炽繁知道自己一家以后肯定长居长安,所以长安之外的私邸,只能当做别院,而且没有必要保留太多。

尉迟炽繁操持家务,知道家大业大开销大,王府再有钱,开支能省尽量要省,私邸,该转卖的就要转卖。

安陆邸、洛阳邸、小黄邸、广陵邸,不会再留着,以节省开支,但西阳城的豳王府会一直保留下去,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回忆。

尉迟炽繁走出小院,看着熟悉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在这里,她和夫君、儿女共同生活了十年有余,看着儿女长大,看着夫君的雄心壮志一步步实现,各种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宇文温,从区区州官,到执政丞相。

尉迟炽繁和宇文温,种下许多种子,经过十余年的辛勤呵护,如今已茁壮成长,开枝散叶,为他们及子女带来幸福,还有越来越多的希望。

尉迟炽繁在想,待得这些树木长成参天大树时,那会是何等样壮观的情景?

黄州州学,林荫小道上,即将卸任的刘炫,看着道路两旁熟悉的场景,看着窗明几亮的课堂,看着阅览室里埋头苦读的学子,心中颇为不舍。

道路上迎面走来几名学子,各自手中拿着书本,背着布挎包,有说有笑,见着刘炫就在面前,赶紧停下脚步行礼问候。

刘炫点点头,看着学子离去的背影,想起当年自己求学时的模样。

他和好友刘焯负笈求学,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学有所成,论学问,无人可敌,可说到仕途,却一直不得意。

两人连受挫之后心灰意冷,相继得宗室宇文温赏识,筹办黄州州学,大办教育,努力耕耘近十载,才有了黄州州学这一心血。

如今,赏识自己的那个人,执掌朝政,刘炫终于有机会再次“学而优则仕”,此去长安,必得重用,虽然他早就断了念想,但当机会出现时,依旧激动得潸然泪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能够学以致用,满腹经纶能够有用武之地,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但要实现,太难了。

而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高兴归高兴,刘炫不会草率行事,自己兴匆匆入京却将州学抛诸脑后,对于继任者的人选,他认真考虑了很久,最后才拟定人选,向丞相推荐,今日终获认可。

继任者,是求学社社长章华,章华原为陈国官吏,因为屡次犯言直谏为陈帝所不容,便告病辞官,后听闻黄州西阳文学兴盛便来西阳看看,在宇文温的邀请下,做了求学社社长。

章华虽然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当过地方官,对于行政管理、处理诸般事务十分拿手,主持求学社期间,又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求学社和黄州州学是一起成长的,州学的建设,章华也出力颇多,所以由他来管理州学,再合适不过,没有人反对。

黄州州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已经很完善,而配套设施同样很完善,但这不代表章华就能高枕无忧,因为丞相有意推行学政,而作为试点,黄州州学首当其冲。

学政,就是将考试选拔制度化,连带着一系列的教育、考试、选拔问题,都要通过学政来解决。

但此举牵扯各方利益较多,丞相不打算一上来就全面推广,要先试行一段时间,谨慎从事,所以打算先在山南荆襄以及潭、洪二总管府推行,而黄州州学,依旧要承担重任。

筹办(改建)中的洪州州学、潭州州学、荆州州学、襄州州学,都是以黄州州学为范本进行建设,该有的设施一应俱全,而师资力量,也主要从黄州州学抽调。

与此同时,朝廷还有一项新举措,要在黄州试行,那就是师范教育。

丞相要推行学政,但限制颇多,首先是钱粮,毕竟办学需要大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以钱粮不可缺。

其次,就是师资。

学政的基础是教育,一个合格的教师,才能教出合格的学生,而要大规模兴办教育,除了投钱粮,还得有足够的教师。

然而天下间饱学之士千千万万,合格的教师却不是那么容易遇见的。

更别说经学门派繁多,各种学术观点五花八门,想要大兴教育,就得有相对统一的教材,而教师所教授的学问,其内容也要相对统一。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刘炫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教育大兴的盛世,但,他可以做栽树人。

汇聚无数学者心血的《教学大纲》,经过数年的不断完善,如今已经正式定稿,从此,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可能。

师范教育经过数年试行,也具备了进行第二阶段试行的条件,刘炫和无数学者播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开始茁壮成长。

刘炫停下脚步,看着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再次陷入回忆。

这些树木,还是当年州学成立时,他和学子们一起种下的,当年只是幼苗,如今已经绿树成荫。

那么,他们播种下的另一些种子,待得长成参天大树时,那会是何等样壮观的情景?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