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014章 演变

逆水行周 第2014章 演变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数日后,上午,长安顺风镖行分号,后院演武堂内,一场比试正在进行,再次到访的“余东主”,及其友人“杨掌柜”,在此进行比试,看看谁的手下武艺高强。

“余东主”当然就是宇文温,“杨掌柜”则为杨济,两人的“手下”,一方是顺风镖行的镖师,一方是杨济的亲随,比的是白刃对抗。

宇文温前几日到顺风镖行转了转,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找了个时间,让镖师和杨济的亲随切磋切磋,以便让杨济看看什么叫做“时代的发展”。

此刻,正在对抗的红蓝双方均身着护具,手持未开刃的兵器,红方为顺风镖行的镖师,蓝方为杨济的亲随。

蓝方所用兵器,当然是源自戚家刀的双手长刀,也就是改良过的倭刀,其人使的是杨济所传“辛酉刀法”(戚家刀刀法),刀法以劈砍为主,又因为不同的握法,演化出不同的套路。

红方所用兵器有些特别,主武器是如今镖师们特有的兵器,名为“迅剑”,这种剑两侧开刃(练习剑不开刃)是以戳刺为主,劈砍为辅。

副武器是一面小盾,洗脸盆大小,木制,中间为外凸的“铁碗”,内为盾牌的握把所在。

红蓝双方对抗,红方居于上风,红方攻防兼备,让蓝方疲于招架,杨济在一旁观战,看着看着,注意力集中在红方手中那把“迅剑”上。

这种剑的剑身笔直,剑头异常尖锐,更像是一根长刺,剑格很长,连剑身一起看,就像是个“十”字。

而剑格处还有数根铁条弯曲,连接到剑首(剑柄的顶部),形成一个簸箕形的笼状物,护住持剑者握剑的那只手。

这样的造型,更像是一根长刺,根本就不是中原剑的样式,“迅剑”剑身虽然两面都开刃(练习、对打用的剑不开刃),但主要进攻方式是戳刺。

杨济看着这种剑,让他想起了那个时代的“西洋剑”。

“刀剑,是就是杀人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会随着用途的变化而变化....”宇文温缓缓说道,向杨济介绍起这种“迅剑”的来历。

历代朝廷,基于现实考虑,大多会禁止民间拥有弩和铠甲,却不会禁弓箭,至于刀剑,管制也较为宽松。

所以,镖行的镖师在走镖时,都会携带弓箭、刀剑,盾牌、长棍作为护身兵器,其中自然少不了刀。

刀是什么刀?

是自汉时起流传至今的环首刀,以及在环首刀基础上演变的横刀。

环首刀/横刀的刀身笔直,单面开刃,小刀镡,单手或双手握持,刀尖为切尖,虽然也能刺,但主要以劈砍为主。

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只要说到刀,基本就是环首刀或者横刀,镖师的佩刀本该亦是如此。

因为两个“不正常人类”的出现,弧形刀身的“柳叶刀”(即后世倭刀样式)出现了,这种单手/双手握持的柳叶刀,砍起人来更高效,已经部分取代了横刀的“市场”。

所以,主要威胁对象是无甲或者轻甲敌人的镖师,纷纷换上了“柳叶刀”,使的是源自军中的“辛酉刀法”。

因为走镖过程中,镖队遇袭的几率很高,拦路抢劫的强人,必然有弓箭,所以不能着甲的镖师,就得手持盾牌以之挡箭,那么,一手持盾、一手持刀的格斗需求,使得镖师的刀法开始演变。

军伍之中,本就有刀盾兵(刀牌手),对应的刀盾技法自然是有的,但这种战场技法不适用于夹杂着冷箭的零星对抗。

而且军中所用盾牌太大,使用起来相对而言不灵活,所以镖师手中的盾牌适当缩小,刀盾的配合技法也随之改变。

对于镖师来说,一旦走镖时遇伏,基本上意味着敌众我寡,真要开干,己方必须速战速决,尽快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死或者断手断脚、重伤),一来可以保存体力,二来降低己方的伤亡。

如此一来,劈砍反倒成为低效的进攻手段,因为要持盾防箭矢,所以只能单手握刀,力度不够,对抗中除非砍中要害(脖子、手腕等),不然对方即使被砍得血肉模糊,却都是皮肉伤,依旧有作战能力。

敢拦截镖队的贼寇,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不会被区区几道伤口吓跑,镖师又要拎着盾牌防冷箭,所以主要以单手握刀为主,如此一来,想要获得高效的杀伤手段,就只能是戳刺(捅)。

当然,用长棍敲人脑袋也不错,但在许多情况下,长兵施展起来不便,所以,镖师手中的白刃战主武器,演变为以刺为主、砍(割)为辅的“刺剑”,而不是一般的剑。

这种“刺剑”,就像一根长针,剑身切面为菱形,宛若细铁锏,可以用剑面而不是剑刃格挡对方兵器。

为了保护握剑之手,防止对方持刀顺着剑身滑下来削手指,刺剑有大剑格,连同剑身一起,看起来像“十”字。

新兵器的出现,演变出了新剑法,经过实战不断地完善,又因为各家镖行经常内部切磋、分享经验,所以这种“刺剑”的剑法发展很快。

对于寻常武者来说,习惯了环首刀的对砍,碰到攻击方式诡异的“刺剑”,三两招下来就会被对方一剑刺中、刺穿要害,当场不死也重伤。

于是,各镖行的镖师们,纷纷换上了十字形的“刺剑”,配上小盾,行走于各地,以至于“十字剑”成了镖师的标志性兵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么好用的格斗兵器和技法,很快便被南北两洋贸易公司的水手们学去,在行船遇到人数众多的海寇时,靠着刺剑及相关技法快速杀伤敌人。

在船上尤其是船仓这种狭小空间内格斗,相对戳刺动作对而言,劈砍动作受限颇多,所以刺剑深受水手们好评,而在南洋兴起的决斗之风,使得持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两个技艺精湛的“剑客”决斗时,一手持小盾格挡、一手持剑对戳,戳来戳去戳半天都分不了胜负,简直是浪费时间,于是,戳(削)手就成了打破僵局的首选。

形同一根铁棍的大剑格,挡得住刀,却挡不住刺剑,已经无法有效保护持剑者的手和手腕。

随着决斗中,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手腕(手指)被戳而握不住武器,导致随后丧命,刺剑的护手开始演变。

演变的结果,就是出现了碗状护手,还有笼形护手。

碗状护手就是剑格变成碗状小盾,保护握剑之手的正面,能有效防戳刺,却不太好防兵器对手指的侧面切削。

于是能把所有手指都保护的笼形护手成为新护手的主流,这种笼形护手是用数根铁条缠扰成簸箕状的小铁笼,将剑柄护住。

因为笼形护手宛若花一般,故而有笼形护手的刺剑,称为“花剑”。

又因为“花”字太娘娘腔,加上刺剑突刺时迅捷如闪电,故而改名“迅剑”。

在南洋改良过后的“迅剑”,很快就传回中原,于是镖师们纷纷换上了“迅剑”,练习的是盾剑配合的技法,对付起一般劫匪,甚至“武林中人”,都十分轻松。

宇文温洋洋洒洒说了一通,比武也分出结果,但让宇文温尴尬的是,手持“迅剑”的红方(镖师)败了。

杨济的亲随,是跟着他上战场多年的老兵,杀过的人,可比镖师多许多,白刃战经验丰富,心态也很好,最主要是够狡诈,是以类似“拖刀计”的办法将红方“阵斩”,瞬间翻盘。

候在一旁的镖行分号掌柜李新禾,还有其他镖师见状心中惴惴,宇文温却哈哈一笑:“无妨,切磋切磋,日后勤加训练即可....杨掌柜的亲随,可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你们打不过,没什么。”

他这么一说,大家松了口气,宇文温抽出一把“迅剑”,笑眯眯看向杨济:“不如....”

杨济见状赶紧插话:“呃..余东主,还是谈正事吧。”

“好。”宇文温将那剑收回剑鞘,交给李新禾,随后和杨济向外走,边走边低声说:“所以,你还是对铁勒部的薛延陀耿耿于怀么?”

杨济答道:“回陛下,微臣所虑,不是薛延陀,而是吐蕃。”

“朝廷若以铁勒为鹰犬,攻打吐谷浑,万一局势演变并不如中书令所料那般、吐谷浑君臣向皇朝请求主持公道,而是向西面的吐蕃..姑且认为吐蕃已成势,若吐谷浑向吐蕃求援,这...可就棘手了。”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