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032章 大藤峡(续)

逆水行周 第2032章 大藤峡(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大藤峡中段,河畔武靖城,码头边靠泊着数艘火轮船,许多苦力正在往船场运煤,以便让船只能够继续下一段行程,船上船员监工的同时,打量起眼前这座新城。

前些年的峒乱,使得大藤峡地区烽烟四起,航运遭到严重威胁,当时往来大藤峡南北的船只,要通行这近百里的河谷,风险很大。

官军花了好大功夫才平定峒乱,而在平乱期间,作为大藤峡中段要地的武靖,由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演变为一座大城。

武靖二字,就代表着“武力靖乱”,所以依山而筑的武靖城驻扎着大量官军,城防有火炮,河边码头旁又有官军水寨,拥有大量战船。

其中就包括三艘火轮船。

来自潭水上游地区的煤炭,囤积在码头煤场,供应官军战船及过往船只所需,但因为目前煤炭囤积数量不是很充裕,所以往来大藤峡的火轮船相对较少。

此次,搭载观察使巡视岭南西道的火轮船船队,从邕州返回桂平,然后入大藤峡北上去严州,途径武靖靠泊,必须在武靖加煤。

因为上游严、柳二州地区的煤矿不多,基本处于新开采状态,煤产量不足,所以为了凑够船队所需煤炭,武靖码头的存煤怕是要消耗大半。

这倒无所谓,就怕误了驿使乘坐的火轮船北上。

看守煤场的士兵,议论着存煤量,虽然眼前是码头处的繁忙景象,但注意力却集中在河面,如今临近入秋,算算日子,也该是家乡书信抵达的时候。

驿使携带书信过来时是顺流,所以不需要火轮船,回程时就是逆流,若没了火轮船,就得多耗一些时日,对于士兵们来说,这多耽搁数日,总是不好的。

戍守武靖的士兵,来自潭州总管府,他们远离家乡,要在这大藤峡的武靖城待上一年多,期间只能靠书信和家乡联系,所以十分关心邮路是否通畅。

官府为了稳定军心,开通邮路,确保戍卒能和家乡通书信,缓解思乡之情,为此不惜投入人力物力,确保书信每两月一送达。

对于许多戍卒而言,每逢双月的月末,就是最让人期盼的时候,上个单月从潭州出发的信件,这时就会经由桂州、柳州抵达浔州,其中包括途中的武靖。

戍守武靖的士兵们看了书信,写好回信,再将其交给驿使,带回潭州总管府,分送到各人家乡。

当然,士兵们基本都是文盲,看信、写信,全靠军中文书经手。

时值正午,上游河面隐隐约约有帆影出现,士兵们激动起来,却又不能擅离职守,于是让一个同伴到码头去候着。

来船是帆船,共有五艘,打的旗号却和往日所见船只不同。

“这旗上的图案....好像不是桂管的船?”

“那又如何?反正是官船,从上游过来,不都一样捎带信件嘛!”

众人议论纷纷间,同伴从码头转回来,大老远就欢呼着:“信到了,信到了!”

好消息让人喜上眉梢,但也有人对这几艘船的隶属好奇,待得同伴回到煤场,问道:“这几艘船哪来的?怎么旗号不一样啊?”

“噢,我问了,这几艘船是从南中来的。”

“南中?南中的船怎么就跑到这了?”

“南中的船来了?航道果真通了?这可真不容易啊!”

驿馆内,宇文维乾放下资料,看着前来禀报的佐官刘文静:“寡人记得,这南中入岭南的航道,也就是年初才全程勘测完毕的吧?”

“大王说得是,这条航道,《水经注》已有记载,只是要全程走完,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舆图呢?舆图有么?”宇文维乾想看看舆图,看看父亲曾提起过的这条艰险航道,但刘文静摇摇头:“大王,此图超过使司的职责范围,出发时兵部未曾发放。”

“呃..也罢。”

见着宇文维乾摆摆手,刘文静告退,走到驿馆大门外,看着山脚下的蜿蜒大河,又看看上游方向,有些感慨。

元魏时,郦道元著《水经注》,对天下水系进行描述,其中就包括西南地区(南中,黔中、岭南西部)的河流,流经大藤峡的潭水,还有潭水上游的温水亦有记载。

但郦道元作为北人,从未来过西南地区,所以《水经注》里记载的河流,北方诸水大致精确,至西南诸水,则几乎无一不误。

如今,随着朝廷逐渐加强对南中,黔中、岭南西道的控制,天子试图将《水经注》上记载水系中主要河流勘测一遍,以便为将来进一步发展航运做准备。

毕竟有了火轮船,可以经由水路进入那些陆路不便抵达的地区,可加强南中、黔中和岭南的联系,虽然是远期规划,但总是一件好事。

其中,能够连通南宁州总管府和广州总管府的温水-潭水-浔水(郁水浔州河段)-西江航道,十分重要。

如今为了避“温”讳,温水已经改名为南盘水,南盘水流经南宁州州治味城,又流经爨氏老巢同乐,在群山之中蜿蜒数千里,向着东南方向流淌,进入岭南地区,是为潭水上游。

如果这条航道开通,在沿岸合适的地方开采煤矿,设港口、加煤站以确保煤炭的供应,那么从广州番禹出发的船只,可以直达南宁州味城。

或者进入牂牁水,逆流而上入黔中。

反之亦然。

为了勘测这条航道,朝廷派出的技术人员,花了差不多十年时间,历经千难万苦,才在今年年初才将其勘测完毕,从南宁州的味城到广州番禹,据说水路全程超过四千里。

若以火轮船逆流而上,按日行百里计,最快也得一个半月才能走完。

从上游顺流而下,大概一个月左右。

这还有个前提,那就是沿途确保能加煤,且半路上不被沿岸诸蛮拦截。

这条航道,沿岸都是崇山峻岭,险滩无数,又有大量蛮部盘踞两岸,很容易为其阻断,又不知道沿途有无煤炭矿脉,所以刘文静觉得,南宁州入广州水道和鸡肋差不多。

然而天子还是派人勘测,其目的,在刘文静看来,就是要营造一个“利好”前景。

让朝堂诸公对长期开发南中、岭南有信心,至少让大家觉得,将来有一天,往来南宁州和广州,就如同从长安去扬州那样方便。

只是,那一天的到来,怕是要数十年之后吧?

刘文静收回思绪,正要转回驿馆,却见潭水下游浓烟滚滚。

有三艘火轮船逆流而上,刘文静掏出千里镜看了看,看清了旗号,不由一愣:又是商队?

他知道,官府不仅用盐利收买大藤峡沿岸峒主,在上游严州、柳州亦是如此,但大部分食盐不是白给,对方得拿特产来换。

所以,潭水沿岸峒主真就能弄来那么多生口做交易么?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