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064章 前景(续)

逆水行周 第2064章 前景(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浈水,一艘火轮船自南向北缓缓航行,是为逆水行舟,这是一艘人货混装的客船,载客量为二百人,从广州番禹出发,前往浈水上游的韶州曲江。

客船名为“广浈十八号”,是往返于定期广州番禹和韶州曲江的定期船之一,上水时(逆流北上)平均航速十八里,昼夜航行,中途停靠沿岸主要城池加煤、下客、卸货,两日半就能走完近六百里的路程。

到曲江“出差”的林成裕,此时一边看着舷窗外风景,一边和同事闲聊着。

火轮船的航行速度快,不需借助风力,但航行时很吵,所以导致船上乘客晚上睡觉睡不好,林成裕等人想看书却看不下,只能聊天。

现在,聊的内容是客船上的客舱分级。

船上客舱分三等,最低一级的三等舱,乘船条件简单,虽然座位是“卧铺”,却是在公共大舱室内,没有隔间,客船提供的一日两餐比较简单,只是确保不饿肚子。

乘客想要“方便”,只能去公共厕所。

二等舱在二层甲板,无公共大舱室,全都是小客舱,一日两餐相对较好,每个客舱有六个“铺位”,睡觉时舱门可以关上,有独立厕所。

头等舱在三层甲板,饮食不错,小客舱里分为内外两间房,有独立厕所,乘船体验相对而言是最好的。

头等舱的票价可不便宜,是按客舱算,不按铺位算,若不是南洋贸易公司和轮船招商局签了协议,花钱买“月票”,使得出差职员可在定期船上坐头等舱,林成裕和同事们可不舍得花这笔钱。

然而最便宜的三等舱船票,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松消费的,除非有什么急事,要赶时间北上,不然一般平民根本就不会乘坐火轮船出行。

所以,定期船的主要目标“客户”基本上都是商贾,还有各商社的雇员,随着广州地区发展越来越快,南来北往的商贾也越来越多,对于火轮船客运的需求不小。

虽然从番禹乘船走海路去中原也比较方便,但海船出海要看风信、天气,还得看季节,又要避风暴,时间不定、风险高,所以许多人选择走内河往来南北。

即便有市场需求,客船不一定能保证每次出航时有足够的“上座率”,也就是铺位空得太多,以至于船票收入过低,低过出航成本,导致客船跑一趟就亏一趟。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要延期开船,确保有足够的乘客才能不亏本,然而定期船既然名为“定期”,就是无论“上座率”如何都得按时出发,所以定期船最稳定的盈利来源,是“顺便”运输的货物。

这一点,林成裕和同事很清楚,因为南洋贸易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下辖船队有长期合作关系。

定期船既然有“定期”这个特性,那么对于物资流通行业来说,就是很稳定的一个运输工具,所以南洋贸易公司、大小商社甚至官府,都极其需要定期航班。

官府的邮传以及面向民间的邮政,各种公文以及普通信件都要往来南北,定期发船的定期船正好提供便利,确保邮件能够按时收发。

或者驿使携带不是很紧急的公文登船,按时抵达目的地,不会就为了送一个人得额外调拨船只。

对于商社或镖行来说,运输某些高价值但数量少又赶着发货的货物,总不能等凑够一船的货物再出发,于是相关人员带着货物乘坐定期船前往目的地,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定期客船主要是靠着长期客户的货运订单盈利,平民百姓往来大庾岭和广州,基本上靠的是帆船(在浈水顺流而下),和走陆路(自南向北)。

为的就是省钱。

大家正交谈间,船只进入浈阳峡,林成裕和同事欣赏着峡谷两边壮丽景色的同时,注意到那条著名的浈阳峡栈道。

浈阳峡栈道,于十几年前建成,建成后为自南而北的人员、物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年,林成裕就多次走过这条栈道,对于栈道的繁忙深有体会。

但是,当火轮船出现后,浈水航运迎来了突破性发展,大宗货物从岭南前往中原,不再为逆水行舟导致成本太高而头痛,大量火轮船终日忙碌,运输无数货物北上。

以前,商队自南向北运货走的是陆路(借助栈道过浈阳峡),从番禹到曲江怎么都得半个多月,若靠火轮船运货,最多四、五日,可以缩减大量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所以有了可靠的上水航运后,浈阳峡栈道的地位一落千丈,前景变得暗淡,当年那种商队头尾相接、夜里整条栈道火把通明的壮观景象渐渐消失。

栈道变得冷清,但官府每年为了维护栈道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却不少,所以许多人认为这条栈道应该废弃,节省开支。

种种建议,使得浈阳峡栈道濒临“死亡”,但最后还是顽强的活下来,原因倒也简单:

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火轮船的船票,所以,官府决定维持一条可靠的交通线,让囊中羞涩的百姓还有小商小贩们能够往来南北。

哪怕是他们全程都靠双脚走完,也得有这么一条路,所以浈阳峡栈道废存与否,不能光算“经济账”。

譬如朝廷如今大力推广的邮政,明显很难盈利,却依旧有条不紊的推行,原因就是天子认为“通邮”和“通路”,是朝廷义不容辞的责任。

朝廷不能光收租庸调,还得为百姓办实事。

这个说法,到底是天子说的还是旁人穿凿附会,以林成裕的卑微身份当然无从得知,但他知道,自己能和远在河东的亲友通信,是明确无误的事实。

他在岭南的生活情况,家乡亲友知道得很清楚,而家乡的现状,林成裕也能有所了解。

邮政和交通,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家开始知道岭南广州虽然气候炎热,却不是来了就必然会死的烟瘴之地。

所以,这几年愿意到岭南广州闯荡的人越来越多,而已经落寞的浈阳峡栈道,依旧有行人往来。

林成裕觉得,依旧“活”得好好的浈阳峡栈道,表明了朝廷开发岭南的决心,所以,在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番禹,确实有置办房产的必要。

番禹城的常住人口快速增加,所以房价一直在涨,不趁此良机来个低买高卖,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