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115章 利字当头

逆水行周 第2115章 利字当头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风和日丽的上午,政事堂,三高官官就坐,天子亦在上首,堂中央平台上,几名吏员正在摆弄模型,这个模型是对捕鱼场景的模拟,主要是向天子和政事堂诸公展现具体的海上捕捞场景。

这种场景,是在场宰执们难以想象的,所以光靠文字叙述、草图描绘还不够,必须靠模型来展示。

以便向天子和诸位宰执表明,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宇文温决定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以便让更多的人吃上廉价鲍鱼(咸鱼),改善民生,但这种政策,却遇到不小的阻力。

海洋捕捞业,已经超过传统官员的理解范畴,对于中原朝廷而言,农业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所以数千年来,历朝历代统治者关心的是如何劝课农桑、教化百姓,如何确保粮食产量,使得百姓有一口饭吃而不会造反,诸如出海捕鱼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情,基本上没有涉及。

出海有风险,所以沿海地区渔民出海,基本上是在刀头舔血,对于传统的政治观念而言,劝人出海,就是让人送死,这是“不仁”。

劝别人出海,死了,留下双亲在家,孤苦无依,是为不孝。

那么,逼迫百姓不仁、不孝,非人君所为

其次,渔民出海,在海上做些什么事情,陆地上的官府是管不着的,而这些渔民很可能盘踞海岛为寇,要么在海上攻杀别的渔民,杀人夺财,要么驾船到别的沿海地区打劫,变成巨寇。

出了人命,苦主到官署哭喊,地方官要作为,却不知去哪缉凶,考核政绩时被上官批为“无能”。

不作为,万一苦主闹事引发民变,当官的吃不了兜着走,还是倒霉。

所以,渔民出海,对于官府来说会造成各种实实在在的管理、治安问题,按照官僚集团的一贯德性,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禁海,把人都禁锢在田地里,好管理,轻松得很。

这样的政治惯性持续数千年,甚至形成了某种“政治正确”,所以要是有谁鼓励百姓出海,必然面对强大的阻力。

但这种阻力,在利益面前屁都不是。

官府不喜欢百姓出海,因为要为此承担的责任比收益大很多,也就是说形同“亏本”,可若是出海能给官府带来好处,利字当头,谁挡路谁就要死。

别的不说,以宇文温熟悉的明代历史而言,东南沿海地区的官绅,强烈支持朝廷禁海,但实际上东南沿海的海贸依旧旺盛,各大海商后台都是这些官绅。

如此奇怪的现象,说白了就是利字当头。

对于这些有能力做海贸的官绅而言,朝廷实行海禁,那么明面上就不可能收税,而且阻挡了正经商人涉足海贸,他们把持海贸通道,却不受海禁政策影响。

以海禁为门槛,将竞争者挡在门外,把海贸变成自己专营的财路,还能通过避税达到利益最大化,何乐而不为。

所以,什么仁义道德,在暴利面前和土鸡瓦狗没区别。

宇文温要突破官僚集团的阻力,推动海洋捕捞业,就得打好“利”这张牌,让朝堂诸公意识到,开展海洋捕捞业,虽然利润比不上做海贸,但对于朝廷而言同样有利可图。

这是于公,于私,大家私下也多了一条捞钱的门路,总不会有人嫌钱多。

当然,天子和宰执们在政事堂这种庄严神圣的地方谈“利”,显得太市侩,仿佛街头巷尾的小商贩和平民讨价还价一般,所以得换个名头,那就是谈发展海洋捕捞业要如何“利国利民”。

空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关于深化开展海洋捕捞以“利国利民”,有司准备了许多资料,将这几年沿海各地捕捞行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汇总,并进行了近期、长期规划。

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各主要海港所在地的州郡官员,也将当地民生、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税收情况进行总结,一并上呈。

与会诸公都已提前看过资料,所以即便之前对于海洋捕捞业一头雾水,现在都至少有所了解,而通过提前看资料,也让大家有充足时间思考问题,再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

因为周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海洋渔业管理官署,所以今日在政事堂进行讲解并接受质询的官员,以两洋市舶司官员及贸易公司人员为主。

模型摆放完毕,宇文温放下资料,开始听人讲解。

模型场景之一,展示传统的帆船捕鱼方式(单船),这种帆船可以是桨帆并用,也可以是单、双桅帆船,捕鱼方式和内河渔船一样。

模型场景之二,传统的多船捕鱼方式,一般是两艘船(可以是桨帆并用)拖着一张大网在海里捕鱼。

模型场景之三,新式机帆两用渔船(明轮渔船)的拖网捕鱼方式(单船),看上去和传统单船捕鱼方式相同,但双方所用渔网可是天差地别。

这一点,从模型上就可以看出来:传统渔船的渔网,比起明轮渔船的渔网,就像茶杯和酒坛相比,差距明显。

用蒸汽绞盘收放的新式拖网,无论是长度、宽度还是分量,都比传统靠人力收放的渔网大很多,而机帆两用的明轮渔船,虽然有耗煤量大的缺点,但比起传统渔船,可以更灵活的在渔场进行拖网捕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虽然新式拖网和传统渔网的材质相同,都是麻绳编织,在海里泡久了就会烂,必须经常晾晒,也就是所谓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但是因为有了新式织网机,新式拖网的价格不算高(相对),而且数量多。

一艘渔船可以配备多套拖网,每次出海归来,卸下鱼获更换新网之后,就能立刻出海捕鱼,换下来的拖网就在岸上晾晒、修补,实现“网停船不停”。

这种新式拖网,靠着人力根本就无法从容收放,所以,同样的人数出海,传统渔船和新式渔船的捕鱼能力天差地别。

综合考虑,算入各种成本,烧煤的明轮渔船出海捕鱼,所得利润明显比传统帆船(包括桨帆并用船)要高很多,而捕鱼量更是明显大增。

模型场景之四,新式机帆两用渔船(明轮渔船)的双船拖网捕鱼,这种捕鱼方式,所用新式船只不变,但用的却是大型拖网。

以模型来看,双船拖网捕鱼所用的大型新式拖网,比单船拖网捕鱼所用新式拖网大了至少三倍以上,其捕鱼效率之高显而易见。

虽然这种大型拖网也是用麻绳编织,且为了保证强度,用料更多、更讲究,所以造价偏高,但耐用度没见高多少,但对实际使用效果的统计数据表明,双船拖网捕鱼,盈利前景依旧不错。

最重要的是,捕鱼量暴增,由此增加的收入,比起增加的成本要高很多。

新式渔船是机帆两用,虽然造价不低,且烧煤、维护锅炉及明轮增加成本,但这些成本有效提升了渔船的航行能力。

新式渔船的活动海域,依旧在沿海各大传统渔场,并不需要进入深海捕鱼,所以耗煤量还不至于高到不可接受的地步,航行风险并没有增加。

而因为有了机械动力,渔船的灵活性增加,能适应更复杂的海况,捕鱼效率增加(还不算拖网的使用)。

有了机械动力辅助收放渔网,船只捕鱼满舱的时间缩短;有了机械动力“加速”,船只往返渔场的时间缩短,同样的打渔时间里(譬如三个月),新式渔船能够捕获更多的鱼,但船员数量却不需要增加。

虽然明轮在海上很容易损坏,但这种新式渔船用的明轮桨叶为木制,更换起来方便、成本也不算高。

所以,根据这两年的“试运营”,南北两洋贸易公司名下试航的新式渔船船队,确实能够在增加捕鱼量的情况下,带来更更多的利润。

前提是港区建设完善,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廉价且量大的燃煤供应,以及维修船坞。

这本经济账算得很清楚,但不是政事堂诸公最关心的,诸位宰执关心的重点,第一是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后的管理成本,二是海洋捕捞业大发展后,朝廷能增加多少税收。

对于朝廷而言,第一个问题是支出,第二个问题是收入,如果入不敷支,就得从别的地方挪用资金来补缺口。

虽然周国如今国力快速增长,但家大业大开销大,到处都要用钱,朝廷财政没那么多余钱挪用,所以这笔账是必须要算清楚的。

虽然海贸大兴,朝廷已经有了一套体系来管理海贸,但海洋捕捞的发展,对朝廷的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

为了发展海洋捕捞,就得扩大各地船队规模,那么大量渔船、渔民的管理,以及沿海地区、海域治安的维持,沿海地区官府之间的协作,都需要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

增加一套体系,意味着就要增加官员“编制”,相关官员的俸禄,也是一项开支。

各种投入,对于朝廷来说就是沉重的财政负担,如果不能有对应的财政收入(税收),朝廷根本就无力维持这套管理体系,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到时候失控的渔船和渔民,变成海寇袭扰各地,沿海地区治安恶化、民怨沸腾,这责任谁来扛?

对于政事堂诸公而言,是天子极力主张发展海洋捕捞业,然而真要闹出什么破事来,反正天子英明,肯定是没错的,所以责任就得“奸臣”来扛。

然而谁也不想当奸臣不是?

对此,相关责任人——两洋市舶司的官员,不急着念数据,而是将新的模型摆出来,以这个模型来带出自己的报告。

这个模型所展示的场景,很血腥,很刺激。

用宇文温的话来说,那就是:很红,很暴力。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