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140章 成色

逆水行周 第2140章 成色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一张巨大的舆图,悬挂在政事堂内,上面绘制着黄河下游地区的草图,但和常见的草图不同,这张图上都是许多闭合的圈状图案。

配合插着大量彩旗的几块沙盘,此刻,工部官员向天子及宰执们陈述大概的泄洪区在何处。

泄洪即排泄洪水,是个治水术语,一般指由于持续性强降雨导致堰坝(水库大坝)超水位,为避免水漫洪溢,或堰坝溃塌而造成严重的灾害,这个时候就要开闸向下游地区排水。

同理,当黄河发生大水灾时,为了保住某个河段周边地区不受洪水侵袭,必须依靠别的地区分流洪水,以牺牲这些地区为代价,保住重要地区。

此即为丢兵保帅,这些被牺牲的地区,就是泄洪区。

虽然黄河流域水利工程规模很大,但谁也不能保证各地黄河大堤都能将急剧上涨的水位挡住,一旦水位超过极限,与其大家一起倒霉,不如牺牲一些地方,保其他地区平安。

这就涉及到泄洪区的划定,届时这些地区将会变成一片汪洋,建筑受损甚至被摧毁,而农田也随之淹没。

被洪水淹没的农田,可能接下来数年都恢复不了,导致农业生产大受影响。

从明德元年起,针对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是在工部的统一规划下,按照一个整体来建设的,所以,泄洪区也是提前规划好的。

这些泄洪区,不是随意划定,而是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综合史料,经过认真比对、讨论,最后才确定。

随着今年爆发大水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宰执们必须知道这些泄洪区的情况,然后尽早做布置,疏散泄洪区的百姓。

不疏散不行,明知道这些地区会被洪水淹没,却任由百姓在原地生活而不作为,到时候洪水铺天盖地而来,生灵涂炭,这就是作孽。

可是,万一事态没有严重到必须开闸泄洪的时候,就提前把泄洪区的百姓疏散走了,就会造成劳动力短缺,抗洪时没有充足的劳力征调,本来不会垮塌的河堤垮了,这责任算谁的?

对此,工部当然有“预案”,那就是在泄洪区进行勘察,测量各地的“等高线”,标定出“海拔较高”的地区,作为各地百姓的避难营地地址。

为什么说是“海拔较高”而不是“地势较高”?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

因为参照物的不同,各地区地势的高低是相对而言,若要从全局来判断某几个地区之间的地势高低,这个时候就需要统一的参照物,那就是海平面。

水往低处流,无论是长江黄河还是淮水,最后都流入大海,此即海纳百川,说明海的“地势”是最低的。

那么,以海平面为统一参照物,在各地测出来的“海拔高度”,对于从全局来判断黄河中下游流域哪里“高”、哪里“低”,是很有帮助的。

自明德元年来,工部的勘测队伍,走遍河南、河北,将黄河中下游流域及其主要支流流域的地区进行了“摸底”,初步将各地的海拔高度测量出来,并且绘制了“等高线”。

等高线,就是某个地区海拔高度相同的区域,用闭合的线连起来,这种线就是等高线,宛若树的年轮一般。

有了这种等高线地图,人们可以轻易判断出大片区域内,其中哪几个地区的地势(海拔)较高,真的发生大洪水,人们到了这个地区避难就会万无一失。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实现却很难,因为这必须建立在大量有效的现场勘查数据之上,而现在,天子和宰执们看着的册子、挂着的舆图还有沙盘上插着旗帜的地区,都是无数勘测人员多年心血的结晶。

有备无患,正是多年来的认真准备,所以当险情到来时,政事堂会议上,工部官员能拿出详实的数据,让天子和宰执们在拟定防汛、抗洪、救灾政策时,有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早已规划好的泄洪区,也有了早已规划好的避难区域,又称“避水高地”,当地州郡县官府可以提前调集人力物力,在避水高地建立临时避难处,然后将百姓提前疏散到这些地方进行安置。

这些避水高地大多在本州、郡、县境内,所以,官府疏散百姓后,依旧可以将青壮组织起来,投入到防汛、抗洪避难区域。

与此同时,各州郡县的治所,全都有城墙,即便多为夯土城墙,但墙基经过加固,即便被洪水浸泡,短时间内也不会垮塌,所以同样可以作为居民避水的去处。

而各州、郡治所的库房,经过新建、扩建、改建,全都位于地势较高之处,甚至还人工堆起高台,抬高地基。

这些库房所处位置都标定过“海拔高度”,防的就是大洪水浸泡。

仓库安全、家属得到妥善安置,青壮们才会安心,官府组织青壮抗洪,粮食、物资充足,大家才没有后顾之忧。

这一切,都是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抗洪体系的一部分,历经十余年建设,才有了如今的成果,但这是纸面上的数据,虽然有司历年都有检查,但真实情况如何,需要确认。

正如军队自古有吃空饷的陋习一样,库房管理同样存在假账的问题,可能一座粮仓,账面上存储粮食十万石,可实际上里面只有三万石。

可能某粮仓账面上登记仓里存储的是去年入库的好米,可实际上极有可能是放了七八年的陈米,其中还有许多霉变,根本就不能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都是极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虽然有司每年都会抽查,但今时不同往日,若不仔细过一遍,那么基层贪官污吏的欺瞒行为,会直接导致政事堂诸公在决策时出现重大偏差。

按账面上的数字,宰执们会以为某州存粮五十万石,足够救济灾民,于是决定不需要调集外粮救急,结果等到灾民饥肠辘辘,排队等着粮仓放粮时,却发现粮仓里空空如也。

如此一来,很容易出事,一出事就是大事,所以在防汛的同时,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排查,看看可能受灾州郡的库房实情如何。

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补救。

也许,在排查过程中,会出现诸如“火龙烧仓”、“阴兵借粮”的诡异事件,但这种龌龊行为可以事后追查,当务之急就是要摸底,做到“知己”。

宇文温对吏治不敢掉以轻心,他当然不会认为这些汇总上来的数字一个个都没问题,但十余年的励精图治,他不认为实际情况会差得太多。

为了抗洪,自明德元年起,朝廷就开始大兴水利,不仅黄河流域,还有长江及淮河流域也是如此,宇文温觉得自己投入了那么多钱粮,搞出来的水利工程不可能是豆腐渣工程。

但一切都以事实说话,他要好好看看,明德年间大规模新建的抗洪水利体系,究竟成色如何。

如果,真要是豆腐渣工程...

好,我认错,下罪己诏!

届时那些大大小小的狗官,一个两个都别想活!!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