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156章 知音(续)

逆水行周 第2156章 知音(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呐,这玩意看起来复杂,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平行划线,无非是实现起来其结构复杂了些...”

“就像孩子们被罚写字,自己想偷懒,便一手握着两支炭笔,可以同时写两行字...”

“原理简单,实现起来却不简单,首先要有联动的多连杆结构,其次是保证经纬移动能够同步...”

“英国公倒是有奇思妙想,动手能力也强,自己琢磨多年,把这构想实现了,虽然用起来有些麻烦,但也是一件了不得的突破,所以,这`临摹机`...不,描图机的用处可不小。”

此时夜深人静,宇文温却在寝宫里向尉迟炽繁介绍着描图机(又称临摹机)的妙处。

虽然尉迟炽繁听不懂机械构造,却不妨碍她认真听。

下午时,尉迟炽繁和太子说了许多话,现在轮到她听宇文温滔滔不绝的讲解,听着听着,只觉听不太懂原理。

但她也听懂了一些,那就是一旦这种装置大量使用,不仅能将各种书法、绘画作品“完美”的临摹,还能将许多工程图纸“复制”,然后“制版”,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印刷。

当获得知识的成本越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宇文温现在就有一个构想,把现有的大量工程图纸全都“描图”、制版,然后出版。

这些“工程”包括了建筑、水利、机械等各行各业,当“标准图纸”大量出版时,对于推进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

自古以来,工匠技术大多是父子相传,师徒相传,对于工匠们来说,这些技术是吃饭的看家本领,一般不轻易外传,很容易因为各种意外导致许多技术的传承突然中断。

如果朝廷能够采取较为合理的政策,“购买”工匠们赖以谋生的知识,将其分类汇总然后出版,就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而技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大量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人,但像“大工程师”宇文恺那样出身将门却喜欢研究工程技术的贵族子弟始终是少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具备宇文恺学习工程技术知识的条件。

宇文温觉得,若能够建立基本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系统化的培养各类技术人员,这是一个泽被后世的学政,若能大幅降低学习技术的成本,提升技术人员的收入,持续几十年,中原必然迎来科技大爆发的时代。

这需要打下大量的基础,而描图机的出现,极大方便了各类手绘工程图纸的“复制”工作,意义重大。

所以,宇文温才愿意把《兰亭集序》拿出来给杨济“琢磨”。

见着宇文温兴致勃勃的样子,尉迟炽繁也高兴,她不在乎这描图机有多重要,只要宇文温高兴,她也高兴。

她知道宇文温其实不是想教她什么,也明白宇文温知道她听不太懂,但对方依旧喜欢以这种方式和她交流,或者心情好时,弹奏音调怪异的琵琶曲,让她做听众。

夫君实际就是想和她分享心中喜悦,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尉迟炽繁觉得十分温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就是宇文温的“知音”,宇文温所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会“弹奏”给她听。

夫妇俩说话间,宇文温用这装置“描”一组齿轮的设计图,待得完成度达到了七八成,尉迟炽繁发现这图有些眼熟。

“这是...莫非就是太子今日说的齿轮组....齿轮箱结构图?”

“没错,这个装置可不得了,如今终于有进展了!”宇文温见自己‘弹奏’的美好前景有了‘知音’,马上就换了一个话题。

“之前为夫说过,齿轮的组合,旋转起来魅力无穷,齿轮箱就是一种相对复杂的齿轮组合,船舶螺旋桨推进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齿轮箱。”

“齿轮箱要做到‘变速’,将蒸汽锅炉输出的转速‘变大’,这就涉及一个技术参数,名为‘速比’,太子应该跟你说的。”

“呃...啊...是啊...”尉迟炽繁有些尴尬,很明显,她没记住儿子宇文维城对齿轮箱的介绍。

宇文温见状,讲解欲瞬间爆发:“速比,就是速度比,确切的说,是齿轮和齿轮之间的转速比...”

他开始提笔在白纸上画草图,尉迟炽繁认真的看着。

却见宇文温画了几个齿轮组合和装置的草图,开始讲解何为齿轮组的速比。

“杠杆原理你是知道的,由直径不同齿轮组成的齿轮组,同样可以组成杠杆系统,要么可以省力,要么可以省距离,而齿轮组同样可以变换转速...”

“你看,和蒸汽机传动轴同轴的齿轮名为主动轮,而这个与主动轮咬合的齿轮和螺旋桨同轴,是为从动轮....”

“主动轮有四十八齿,从动轮有十二齿轮,那么,当主动轮旋转一圈的时候,从动轮已转了四圈....”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蒸汽机传动轴的转速,经过这个齿轮组的传动之后,放大了四倍,譬如主动轮是每分钟二十转,传到传动轮,那传动轮的转速就是每分钟八十转。”

“传动轮和螺旋桨同轴,所以螺旋桨的转速也是每分钟八十转,如此一来,传动轴转速慢的蒸汽机,一样能让螺旋桨快速旋转。”

听到这里,尉迟炽繁来了兴致:“那么,模型船中的螺旋桨不是转得很快么,然而把模型里的蒸汽机放到大船上,又如何推动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问题问得好。”宇文温又画了几个草图:“螺旋桨的推力,和转速有关,也和螺旋桨的尺寸有关。”

“船模的螺旋桨,只有指甲盖大小,分量很轻,而真正要实装的船用螺旋桨,按照计算,直径至少有..”

宇文温拿手比了比尉迟炽繁的脖子:“从脚到一个人的脖子,大概有那么高。”

“这样的螺旋桨,有四个桨叶,为了确保耐用,必须用精铁制作,譬如用模范铸造成形,其分量肯定不轻,蒸汽机要驱动沉重的螺旋桨,即便有了齿轮箱的帮助,其出力也得足够大。”

“让一个纸风车每分钟转一百次,和让一个重数百斤的铁制螺旋桨每分钟转一百次,所需要的力量千差万别。”

“蒸汽机要给力,齿轮箱也得耐用,速比的放大,全靠齿轮来完成,如果齿轮的齿强度不够,很容易损坏,那么整个齿轮箱就无法正常运行,起不了升速的作用。”

“齿轮要耐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料十足,然而用料越足齿轮越重,转动起来就越困难,那么蒸汽机在带动螺旋桨转动的时候,还得额外消耗动力来转动齿轮。”

“蒸汽机的动力很宝贵,能省则省,所以,实心齿轮是不行的,要适当镂空以便减轻重量,但在有效减重的同时,还得确保强度,这也是技术难点。”

宇文温滔滔不绝说了许多,因为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原理,所以尉迟炽繁大概听得懂,也听得入了神。

其实她并不关心什么“螺旋桨推进器”,只是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

只有这样,她才能成为宇文温的“知音”,成为被对方需要的人。

宇文温也很享受向妻子做“科普”的感受,继续说下去,开始畅想未来:

“眼下快入冬,而太子牵头的‘项目组’,现在也有了突破,螺旋桨推进,距离实用化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说不定啊,再过几年,火轮船的明轮都能换上螺旋桨,如此一来,船能走得更快。”

“长江上的明轮船,逆水航速已经到了二十里每小时,如果改成螺旋桨,目标是至少达到四十里每小时,届时从广陵到江陵,两千多里水路,五六日就到,顺水更快。”

“在海上,波浪大,明轮容易损坏,而且推进效率不高,但有了螺旋桨就不同了。”

“所以,将来不仅有螺旋桨推进的内河船,还有螺旋桨推进的大海船。”

宇文温拿出舆图,握着爱妻的手,感慨着:“一眨眼,火轮船问世已经十年,十年磨一剑,螺旋桨这把剑,也快磨出来了....”

“将来,有了大轮船,我们就乘船入海,去辽东,去耽罗,去琉球,去交州,去看看外面的大好世界!”

“到时候,在船上一边看海景,我一边弹琵琶给你听!好不好?”

听到这里,尉迟炽繁热泪盈眶,靠着宇文温的肩膀,笑着说:“好!”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