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2411章 歌声嘹亮(续)

逆水行周 第2411章 歌声嘹亮(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戒备森严的山城,迎来了关键时刻,兵临城下的周军,向城内的高句丽君臣发出“最后通牒”,表示若不尽快投降,那就只能和山城“玉石俱焚”。

自开春以来,周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又用了“妖术”,靠着大嗓门的“妖人”唱歌,唱得各地城寨军民人心都散了,许多山城、城寨不战而降,以至于高句丽精心构筑了十余年的防线(最后的防线),很快就土崩瓦解。

现在,周军已经攻到城外,高句丽君臣明白己方再也无力回天,面对入城劝降的周军使者,聚在议事厅内的高句丽君臣们,只能尽可能争取一个体面的“结局”。

也就是想谈条件,但周军使者的态度很坚决:必须无条件投降。

昨日,周军用火炮向这座高句丽的临时国都发起“问候”,几炮就把一段城墙炸垮,炸出破口,用最直接的武力展示,告诉高句丽君臣莫要心存侥幸,以为还可以负隅顽抗。

现在,周军使者向高句丽君臣传达行军元帅、魏王宇文维宁的要求:无条件投降,接受王师的处置。

那么,何为处置?

我为刀俎,汝为鱼肉,高句丽王族和贵族,会得到体面的安顿,前往长安听候发落,至于军、民,和你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如此简单的说明,让人听过之后心中颇为不爽,但周军已经兵临城下,用名为“火炮”的武器对准山城,高句丽一方已经没有多少选择。

坐在上首的高句丽王高建武,起先一直沉默寡言,听完周军使者的说明,他见左右贵族们颇有怒色,想了想,开口说:

“寡人未出降,那么城中军民依旧是寡人的子民,如果不把出降后他们的去向弄清楚,寡人无法做决定,就算做出了决定,恐怕满城军民也不答应。”

这算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有的担待,周军使者闻言点点头,说:“大王既然有此顾虑,也罢...”

事到如今,也不怕“图穷匕见”,周军使者将所谓的“处置方案”,向在场的高句丽君臣说明。

高句丽一方无条件投降之后,王族和贵族要前往长安接受发落,至于普通将士、百姓,悉数迁往中原,分散定居,至于这片空出来的土地,当然由中原来的百姓居住。

朝廷会在这里设州县,至于以后如何,已经和高句丽君臣、军民无关。

周军使者话音刚落,高建武就瞥见许多贵族紧握双拳、眼睛里似乎有火光闪烁,他自己听了周军使者的说明,心中也颇为愤怒:这就是亡国奴啊!

但是,还能如何呢?

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了,要么投降,要么“玉石俱焚”。

之前,那些强烈主张“决一死战”、嚷嚷着“玉石俱焚”的贵族和将领,已经在一次次的败仗中伤亡殆尽,事到如今,大家虽然不甘,也必须面对事实。

距离两国开战已近一年,高句丽的兵马损失惨重,仿佛一个失血过多的人那样,已经没有力气再拿起武器作战,而对方已经兵临城下,如果不投降,己方真就要“玉石俱焚”了。

现场气氛有些凝重,高句丽君臣无言以对,因为没什么好问的,周军使者见状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向高建武说道:“既如此,某等先行告退,还请大王仔细斟酌,半个时辰后,某等静候佳音。”

一名高句丽贵族发问:“半个时辰?这是最后期限么?”

周军使者回答:“没错,是战是降,不是很容易想清楚么?半个时辰考虑足够了,若届时依旧没有消息,那便战场上决一胜负吧。”

高句丽贵族们听了这话,脸色更加难看,而周军使者看向高建武,补充道:“大王,按照中原惯例,亡国之君出降,须得肉袒自缚,抬棺出城。”

如此羞辱,让高句丽君臣面色一变,但即将爆发的怒火,却依旧没有爆发出来。

在一片宛若尖刀的目光中,周军使者微微一笑:“不知大王有棺椁否?半个时辰,赶制的话应该来得及。”

长安,皇宫,散朝的宇文温满面春风,背着手快步走在回廊里,哼哼着一首歌:“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笑看红尘人不老,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求得一生乐逍遥...”

喜形于色的宇文温,谁都看得出他很高兴,当然,左右侍从们也很高兴,这是因为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昨日,走投无路的高句丽君臣开城投降,高句丽王高建武肉袒自缚、抬棺出城,率领文武请降,这意味着高句丽完蛋了。

距离两国开战,一年多一点,比预期要快。

不过高句丽的“血”,倒是被放得差不多了,在这一年中的无数战斗中,大量强硬主战的高句丽贵族、将领阵亡,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城门投降。

捷报当日就通过电报传到平壤,行军元帅、魏王宇文维宁随即用电报向长安报捷,捷报在今日凌晨传到长安,让宇文温高兴不已。

今日朝会,有司当众宣布这一喜讯,朝臣恭齐声贺天子,宇文温又高兴了一回。

他当然高兴,高句丽完蛋了,汉四郡故地收复了,至于百济和新罗....

宇文温觉得只要两国识相,那么他就不急,先把汉四郡故地经营好,至于半岛南端最后这点地盘,留给儿孙去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务之急,是要把收复的故土尽快消化,稳稳的“吃”进肚子里,“消化”掉。

按计划,首先要在半岛设州县,任命官吏,大规模往半岛移民,然后开荒、开矿、修路、通航、通电(电报),如同经营辽东那样。

其次,把高句丽军民悉数迁入中原,分散安置,让这些亡国之人再没机会“复国”,而是被巨大的中原人口“吸收”。

第三,完善边境防线(南方防线),把百济、新罗彻底挡在国境之外,不给对方以蚕食国土的机会,还要派出使者去宣告高句丽灭亡的消息,顺便敲打两国的君臣。

这就是宇文温最关心的事情,但朝臣们却觉得,献俘太庙才是“大场面”。

献俘太庙是一种盛大的祭祀仪式,是皇帝向祖先禀明自己的战功,有光宗耀祖的意思。

这种仪式不是必须举行,但一般大胜之后(譬如灭国)都会进行,显示国威。

灭掉高句丽这种地区强国,值得举办一场献俘仪式,但灭国后献的俘虏一般不会是王族成员,因为要显示胜利者的仁德,所以得善待亡国的王族。

具体事宜,有司自然会安排,宇文温不需要操心,他不打算侮辱高句丽王族,所以这场仪式走个过场就行了。

为了树立一个好榜样,朝廷会让投降的高句丽王族和贵族们有一个体面的身份,即便肯定要软禁,但也让对方做个富家翁。

好让别国君王看看,周国不是赶尽杀绝、肆意羞辱亡国王族的野蛮国家,所以将来周军若要灭你的国家,别抵抗了,老老实实投降,做个富家翁不好么?

也让别国将士看清楚,拼死抵抗没意思,首先你们打不过周军,其次你们的君王亡国了还能做富家翁,而你们自己呢?值得么?

宇文温一边走一边想,想到了“接下来”。

收复汉四郡,算是了却一个心愿,那么,另一个心愿,如果他的人生之路还没走到尽头,那是要尽力实现的。

想着想着,宇文温的歌声愈发嘹亮,不过曲调和歌词却变了。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唱着唱着,他看向天空,自言自语道:“就不知,是可汗的战马跑得快,还是朕的火车跑得快了。”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