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35章 兵临城下

逆水行周 第35章 兵临城下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襄阳城头,行军元帅王谊看着城外安营扎寨的安州军忧心忡忡,襄州刺史元伟还算镇定:“使君,崔总管很快便能率领荆州军回撤支援,襄阳定能无恙。”

襄阳城防坚固兼东、南、西面有宽阔的护城河,北面是汉江,没有水军的安州叛军急切间是不可能攻下的。虽然南征的襄州军大败全军覆没,但如今城里百姓全被动员守城,连带原先的守城部队以及对面樊城渡江而来的援军要守上一个月肯定没问题。

信使在四日前已经渡江到对岸去东面的随州传令行军总管崔彦穆西撤回援襄阳,崔彦穆如今率领荆州军在两百多里外攻打随城就算是敌前撤退满打满算半个月也能渡江撤到襄阳。

王谊担心的却不是这个,他在意的是近日安州军的一系列表现,长寿城外战败是无话可说,后来衔尾追击而来的上千骑兵夸张了些也认了。

追兵冲入汉南趁机夺城算是自己倒霉,可夺城当日就把汉江两岸渔船拖上岸是怎么回事,莫非他们一早就准备着昼夜奔袭抢占汉南?

襄阳有水军可破坏浮桥他们这样做应该是为重新搭桥做准备,否则没了船现场赶工要花时间,这么说他们在决战之前就定下计策如此行事?

他们的信心从哪里来?

回想一日便被攻破的长寿城,回想决战时那射程惊人的巨弩,还有那导致东翼骑兵全军覆没的呼啸声,莫非安州军打造出十分厉害的军械了?

王谊捻着胡须又思索了片刻,渐渐明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里:安州军有攻城利器,所以敢倾巢出动西进攻打长寿赶在大军到来前迅速拿下城池,要知道攻陷长寿这样城防完备的城池怎么也要十天半月。

他们有利器有把握获胜所以敢正面迎战,事实也说明了一切,那就是巨弩和奇怪的呼啸声。

安州军有把握快速攻下襄阳城,所以决战前便安排好追击的骑兵昼夜奔袭攻占汉南城,他们知道襄阳水军会破坏浮桥,抢先保住渔船为的就是快速搭建浮桥让大军过江。

汉南以南是梁国地界,如果他们围攻襄阳太久迟早生变,到时不要说长寿失守,就是汉南被梁军堵住了怕是围城大军的士气就溃散了。

大周在梁国设有江陵总管作为监军,虽说先前左丞相吓住梁国君臣让他们老实点,可安州军真要在梁国面前露出两个明显破绽的话江陵总管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到时督促梁国出兵那可真就是一击即溃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快速攻占襄阳为目的,既然安州军如此行险应当是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有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能快速攻占襄阳。

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长寿败兵说安州军攻城用的是十分高大的投石车,那么应该是那种用几十甚至上百人拉动的投石车,难以想象上百人拉动的投石车要投入多少部才能迅速攻下襄阳?

十部就要一千人,襄阳东、南、西面护城河外是陆地,按每一面十部投石车来算至少三十部三千人,三班轮换就接近上万人,这连续两天拉投石车怕是人也要废了所以人数要加倍。

两万人,他安州人数多到可以专门拿两万人出来拉投石车?如今围城的最多也就六七万而已啊!

他们的攻城器械厉害到何种地步可以如此有恃无恐?

随城下,行军总管崔彦穆无奈的看着面前城池。

已经连续攻打了数日,他麾下大军依然没能冲破城头,勇士们每次冒着箭雨石弹攀城都没能在城头呆多久,城中的石头似乎永远也用不尽,那投石车每日都是不知疲倦的投出大量石块,把己方的士气一点一点的磨掉了。

随城外有护城河,虽然不算宽也不算深但河水浸泡导致土壤潮湿,挖地道攻城短时间是不用想了。

拼着无数的冲车掩护,城外壕沟已被填平又搭起几座土山与守军对射,可随城箭石凶猛他们伤亡了上千人都没能占得上风。

也想过用计,假装营地遭到夜袭想引得守军派兵出城策应“援军”,可不管怎么演守军都不为所动。

对着这个如同铁乌龟的城池将领们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能吃下,看来急切间是无法拿下只能长期围困。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崔彦穆以为自己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玉璧城。

那年,东魏丞相高欢(北齐的奠基人)率领十余万大军围攻玉璧城,西魏大将韦孝宽奉命坚守,年轻的崔彦穆随同主帅韦孝宽守城。

双方激烈攻防将近六十天,最后高欢损失了七万余人忧愤成疾,灰头土脸退兵后两个月病故,三十多年前的事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随城没有资格和玉璧相提并论,可如今事实也很明显:至少这个月是没法攻破了。己方损失上万无数攻城器械损坏,头痛的是守军消耗最多的是随处可见的石块,他们箭矢充足士气旺盛还有得撑。

而自己已经撑不下去了!

行军元帅王谊率领的襄州军在长寿城外与叛军主力决战失败,数万人的大军就他带着几个人逃回襄阳,而衔尾追击的骑兵甚至趁机攻占了襄阳南侧不到一百里的汉南。

对方接下来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进攻襄阳!而王谊也派人来求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只是让人奇怪的事,长寿以西,汉南以南是梁国地界,稍有不慎只要其中一处被梁国攻占那么围攻襄阳的主力就没了退路,届时必定军心动摇,那安州军哪来的底气认为能在梁国动作前拿下襄阳?

“总管,诸般事宜均已安排妥当。”一名副将近前禀报。

“走吧。”崔彦穆翻身上马扬鞭而去,麾下大军徐徐撤退。

“他们莫非是使诈赚我等出城?”城头一名将领看着城外撤退的军队满脸疑惑。

“应该是真的撤了。”另几名将领嘀嘀咕咕后十分肯定的说道。

“这么说莫非是南边赢了?”有将领面露喜色。

“肯定,诸位就等着捷报吧。”宇文明点点头,虽然被围了这么多日城外消息断绝,但对方既然撤军就说明南路军情有变,再说他对自己弟弟鼓搞出来的东西有信心。

“这两日还得小心提防免得功亏一篑。”总管司马还是不放心。

宇文明说今日由他负责监督警戒,今晚城内劳军让全军上下好好放松一把,诸将闻言俱是喜出望外。

“诸位守城辛苦。”他向在场将领行了一圈礼,“过几日定有大战,还望诸位齐心协力。”

“世子客气了。”诸将还礼,“我等自当奋力杀敌。”

眼见着敌军真的撤兵离开,随城爆发出绵延不绝的欢呼声,此次守城将近二十天,对方每日不断攻城却损失惨重,己方损失之低出乎意料之外。

如今守军士气高涨人手充足城中物资至少还能撑上数月,就算是敌军再围上月余也丝毫不惧。

按照战前商议的方案,宇文明知道围城大军撤退多半是父亲率领的主力击败了南下的襄州军,那么按照方案接下来他需要步步为营尽量吸引撤退的荆州军兵力。

虽然还没接到消息宇文明已经判定父亲要攻打襄阳了,这也是战前拟定好的方案内容,两日后随州北面顺、土二州及东面的应州派出军队来到随城和宇文明汇合,他随即领军步步为营缓缓西进。

自从见识了弟弟宇文温弄出来的那几样军械,他和父亲宇文亮都对安州军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取胜深信不疑,故而才信心满满的定下方案一一执行。

如今宇文明不需要锦上添花,在确保随城安危的第一要务下尽量西进对襄州造成压力,逼迫襄州东侧的唐、昌、蔡三州,使得这三处军队无法分兵支援襄阳。

作为安州总管,宇文亮自然要统领安州军主力野战,那么同样重要的防守随城任务自然要长子宇文明承担,次子宇文温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便随着大军出征方便指导工匠解决器械上的疑难问题。

安陆作为大本营由宇文亮心腹——总管府长史杜士峻负责镇守,黄州总管府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征调随宇文亮作战,如果南陈派兵北上侵扰除了黄城其余城池只能硬扛等待援军。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是攻打襄阳的时候了。”宇文明望着西面喃喃自语道。

六月底,围城之后第四日,襄阳城下安州军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

一大早,王谊被慌慌张张的家将叫起往城南赶来,待得他气喘吁吁的登上城头向城外看去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城外两三百米处如林矗立着高大的投石车,投石车一字排开如同一根根立在大地上的巨柱,那投石车光是架子就有不下七八米,每辆投石车后堆着许多巨大石块,最让他在意的是投石车砲梢底部均挂着巨大的木筐。

“那是什么?”王谊看见有几个道士模样的人在一处投石车下手舞足蹈似乎是在做法,随后模模糊糊看见有人拿着东西望那砲杆底部挂着巨大的木筐上贴。

“莫非真是妖术?”王谊想到这里脸色变得惨白。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