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461章 汗牛充栋

逆水行周 第461章 汗牛充栋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七月上旬,从邺城返回山南的使团,和朝廷派往山南宣旨的天使,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安州州治安陆,天使带来了许多好消息,让山南州郡官员雀跃不已。

去年的大战,立功将士需要朝廷封赏,该提拔的提拔,该封爵的封爵,立功的往上升迁,空出的位置给别人补进来,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升迁、有封妻荫子的盼头那为国效力才有积极性。

山南州郡实际上是山南道大行台宇文亮做主,去年立下的功劳,对应的奖赏自然不可能真就拖到今年才发,但毕竟有了朝廷的旨意,有的封赏才名正言顺。

尤其是封爵,还得天子用过印的圣旨才做得数,仪同以上官员晋升也得有那玉玺盖印才是真金白银,还有各州刺史职务变更,大行台做了主先行安排,但事后还得拟定名单上报,请朝廷正式确认。

除了官职、封爵之类的好消息,回程的使团还带来了朝廷调拨的大量马匹,既有军马也有挽马,虽然只是头一批,后续马匹还要分批调来,但也让山南将士兴奋不已。

山南之地没有好的养马场,并非产马地,先前和朝廷道路隔绝,无论军民所用马匹只能自行繁衍,数量上不去不说,质量也差。

连年征战,战马多有损耗,也亏得打了胜仗,还能从缴获里补充,但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如今朝廷调拨大批马匹,可谓解了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还有大批食盐,山南同样不产食盐,须得外地输送,先前是靠着盐商走私,才能堪堪满足山南州郡需求,而朝廷此次调来盐、马匹,让各地军民向往朝廷之心又强了许多。

众多好消息之下,黄州总管府下辖巴州也是一片欢腾,立功将士引来了朝廷的正式封赏,而作为正使前往邺城的巴州刺史、西阳郡公宇文温,在邺城公私两便,自掏腰包买了许多东西运回巴州。

西阳郡公府,大门外停着一队马车,刚抵达不久的刘掌柜正和府邸管家李三九交谈,刘掌柜此次随大队人马回巴州,负责一路押送西阳郡公所买的货物和马匹,如今千里跋涉月余,终于平安到达西阳城。

“夫人和家眷们都在庄园,先把郎主给夫人们备下的礼物送去,其他的等清点完了再一并向夫人汇报吧。”李三九说道,见着刘掌柜风尘仆仆的样子,他颇为关心的问:“刘掌柜这一路上辛苦了。”

“哪里哪里,份内之事罢了。”刘掌柜摆了摆手,他想了想补充道:“李管家,许别驾和郝治中要买的书,是单独装车的,如今要先送去州衙么?”

“派人送去州衙吧,郝别驾应该还没搬出来,许郡守的书就劳烦郝别驾送去了。”

刘掌柜闻言有些发愣,李三九见状便简单解释了一下:本月初,大行台已经下令,批准巴州在巴水以东地域分置巴东郡,郡治巴东城(原巴河城),首任郡守便是原巴州别驾许绍,而治中郝吴伯接任别驾一职。

“原来如此,使君说的没错,我等从邺城回到巴州,就会发现大变样了。”

“买回来的种子呢?是单独装车么?直接送到庄园去吧,张管事在那边接收,书就在这里卸车,马匹呢?十五管事接了么?”李三九问道,郎主花重金买回来两千余匹马,可不能出什么纰漏。

“一千一百匹战马,一千二百匹挽马,老天保佑,这一路过来没有少一匹,十五管事已经领着人接收,带到牧马场里去了。”

李三九闻言心中稍定,虽然接收马匹之事不归他管,但是郎主可是很看重马匹,山南不产马,而朝廷调拨的马匹又是僧多粥少,所以自家郎主是变着法子弄马。

“李管家,这是使君另外包装的种子,说是御花园里的花草,一名白叠,一名虞美人,要先在府里花园试种。”刘掌柜将一个木匣递给李三九,还附有一张纸,为签收所用。

“使君说此物珍贵,种子先试种一部分。”刘掌柜忽然压低声音,在李三九耳边低语:“使君吩咐,那一粒种子都不许外流。”

李三九点点头,拿起木匣,确认封条无损之后签收,随即将木匣收入怀中,郎主既然有了吩咐,那他就要坚决执行,见着一串马车上堆得满满的木箱被一个个卸下,又扛进府里,他感慨不已:“这么多数,就是所谓汗牛充栋吧...”

府内一处院子,仆人们扛着一个个箱子走来,进入房内放好,满房间都是木箱,张轲和厍狄钧领着几人不停的开箱查验,里面都是一卷卷书,而张轲很快便被一卷书所吸引。

“是华林...华林遍略...这是第五百一十六卷,江陵可见不到啊!”张轲面露喜色,他细细翻看片刻,几乎是爱不释手。

“果真是《华林遍略》?”厍狄钧闻言一喜,他凑过来在木箱里拿起一卷书,翻看一会后也是笑逐颜开,“家父念念不忘的,就是这《华林遍略》,家中藏书还缺了一百六十余卷...”

张轲拿起清单,仔细看了看兴奋地说道:“六百二十卷,全了,都全了!”

“张参军,厍狄参军,还请先验书,数目对了,再看不迟。”旁边一人提醒着,他是府里护卫,跟着刘掌柜从邺城回来,如今正在交接所购书籍,要是入库时出了什么纰漏,大家面上都不好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对对,先入库,先入库。”

张轲和厍狄钧点点头,今日首要之务就是把一车车从邺城买回的书核对入库,反正书都在,稍后再看也行,宇文温买这些书回来,就是要让人看的。

张轲之妹张氏,是梁国皇帝萧岿的皇后,张皇后的女儿萧九娘,如今是宇文温的侧室,去年张轲历经磨难回到梁国,张皇后得知女儿远在巴州,便派了两名宫女与张轲一起来到巴州,作为娘家人照顾萧九娘。

两名宫女如今已在萧九娘身边服侍,而做舅舅的张轲则在西阳郡公府邸侧院住下,又被宇文温任命为巴州的田曹参军,此次宇文温去邺城,临行前做了安排,张轲和兵曹参军厍狄钧负责‘验货’。

张轲出身书香世家,而厍狄钧为其父厍狄士文从小督促,亦好读书,这两位参军算是巴州城里学问比较高的读书人,所以被宇文温请来帮忙。

“张参军,厍狄参军,书都搬进来了,请慢慢查验。”

看着满屋子的木箱,又看看院内另外两间屋子,张轲揉了揉太阳穴,厍狄钧叹了口气,轻声说道:“这就是汗牛充栋吧...”

西阳城东,巴水东畔巴东城,数辆马车在一处宅院停下,已升任别驾的郝吴伯下车后与迎来的许绍寒暄着:“许郡守,别来无恙啊?”

“上官莅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许绍笑道,他如今是郡官,而郝吴伯是州佐官,故而有此戏言。

“呐,宇文使君买回来的书,刚送到州衙我就亲自押过来,这么多书,真是汗牛充栋啊。”郝吴伯指着身后那几辆车说道,“你列的书单里要买的书都全了,还多了一套,猜猜会是什么?”

许绍闻言沉吟片刻,随即试探着开口问道:“总不能是《华林遍略》吧?”

“就是《华林遍略》了,六百二十卷,一卷不少!”

“当真,在哪辆车上?”许绍面露喜色,《华林遍略》为南朝萧武帝萧衍命人编撰,为类书的一部重要著作,成书之后风靡南北,奈何三十多年前侯景之乱时官藏损毁颇多,而市面上的手抄书极难凑齐全套六百二十卷。

“嗯,在州衙呢,先借我看几日,等佣书的抄完了便还你。”

“六百二十卷你要抄到何时啊!”

“十二个人抄,少说也得半个月吧。”

“你家不是有么?把缺的那几卷拿出来抄就行了,其他的还我!”

“缺一百八十多卷呢,家父派人在建康书肆寻了许久都凑不齐。反正都是抄,索性抄够一套了,你现在也忙,半个月后再看吧。”

两人边走边谈进入许绍的新府邸,他们自从到巴州赴任之后,就一直住在州衙,如今许绍担任新置的巴东郡郡守,便搬来已更名巴东城的巴河城,而郝吴伯也已在西阳城置下宅院,准备搬出州衙。

自从宇文温就任巴州刺史,将近两年过去,情况起了明显变化:巴州的州秩提升,并要分置一郡。这件在年初便开始酝酿的事情,如今随着大行台的命令下达而变成现实。

按周国制度,一州户数过万但不满两万者,为正七命州,巴州原本户数过万但不及两万,后来迁入陈国武昌郡数千户百姓,虎林军将士及水军又有许多家人来投定居,如今的巴州户数已过两万。

州内户数过两万,为八命州,刺史品秩由正七命升为八命,其州佐官长史、司马、司录、别驾等品秩提升一级,并于巴水东岸分置巴东郡,郡治巴东城(原巴河城)。

首任巴东郡守,为原巴州别驾许绍,巴河郡下辖户接近四千但不及五千,按照周国制度,巴河郡为正五命郡,郡守许绍品秩正五命。

郡佐官有郡丞(正二命)、郡主薄(二命)等,除了郡丞为刺史任命,主薄与郡佐官均由郡守提拔,而许绍如今正式作为父母官,教化一郡百姓了。

巴东郡管辖巴水以东地域,又在巴水上游东岸筑城,是为上巴河城,安置百姓以及迁移而来的山民,郡兵则由解甲归田的虎林军士兵及巴东城(巴河城)居民组成,负责守城护民。

巴东郡还有新居民,那就是归降的陈军俘虏。

去年累计有数千陈军将士被俘至江北巴州,这些俘虏大多是征召来的百姓,他们在巴州做了一年多的苦力,但命运并不是做苦力直到累死。

巴州刺史宇文温定下一个规矩,让表现出色的可以有两个选择:回家或者在巴州分田地然后定居下来。

今年六月,三台河北岸河堤修筑完毕,按照赏罚条例,有九百余名陈军俘虏有机会做那选择题,最后有五百余人留了下来,成为周国的百姓,在巴州巴河郡定居下来。

他们如愿以偿的分到了土地、房子,凭着这一条件,媒婆们再度蜂拥上门,为周边百姓待嫁的女儿牵线搭桥。

一批苦力脱离苦海,又有新的苦力补充进来,茫茫大别山脉之中,袭扰弋阳郡的罪魁祸首田云山依旧‘逍遥法外’,各方义兵穷追不舍,其战果就是源源不断运来大批青壮。

这些青壮之中,有的是‘附逆’山寨的寨民,所以要做苦力‘赎罪’,而有的则是害怕义兵‘误会’,在山寨寨主带领下向官府投诚,愿意出山定居。

前一种人,全部转去修建水利当苦力,而后一种则是另当别论,为州郡官府安置定居,开荒种地缴纳租调,做周国的良民。

“不到两年的时间,巴州就多了一万余户百姓,开垦的耕地翻几番,水利沟渠河堤建成,无数荒地即将化作良田,真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啊。”郝吴伯感慨道。

“郝别驾既然如此感慨,不如赋诗一首,下官必然随笔。”许绍笑道,郝吴伯已经升任州别驾一职,借着州秩提升的东风为正四命别驾,虽不及他的正五命郡守,但毕竟是州官,故而有此玩笑。

“如何,让我来做你的郡丞,也是努力两年,将巴东郡的户数和耕地翻一番。”

“可别,你要是来当郡丞,世伯怕是要怪我误了你的前程。”许绍笑着摇摇头,“巴河城里大都是州兵和虎林军家属,没什么人下绊子,郡衙的事务好办多了。”

“真想不通,竟然有人选择解甲归田,就这点抱负么?”郝吴伯有些无奈,虎林军最近将有一批将士‘退伍’,守着立功受赏所分田地过小日子,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小富即安,能成什么大器!

“人各有志,使君说了,强扭的瓜不甜,反正他们也是在这里定居,若有战事协助守城再合适不过。”

望了望虎林军军营方向,郝吴伯有些担忧的说道:“又是退伍,又是抽调骨干,此次变动这么大,也不知虎林军被掏空没有...”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