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逆水行周 > 第769章 钱途(续)

逆水行周 第769章 钱途(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0:23:13 来源:9书院

西阳城北郊,西阳王府湖畔庄园,庭院里,宇文温正在用“刘士元投影仪”测量自己所处的纬度,自从有了这玩意,测出的纬度已经从度精确到了分。

经纬度,对于他来说再正常不过的概念,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是天方夜谭。

和人讲起经纬度就和对牛弹琴差不多,也就杨济勉强能理解,不过有着丰富天文观测经验的刘焯,倒是能理解何为“经纬度”。

前提是认可大地实际是个球体,否则经纬度的概念无从谈起。

这种话题太过惊世骇俗,宇文温也只能和杨济还有刘焯讨论相关内容,传出去的话,虽然不用上火刑柱,但也会让人认为是疯子。

认可了“地球”,那么说起经纬度来就容易许多,然而宇文温属于“讲理论你不行,讲实操我不行”,他说起经纬度来是一套一套的,可对于如何测量却一头雾水。

测经纬度原理很简单嘛,用六分仪呗!

那么问题来了,六分仪的结构是怎样的?

呃,不知道。

宇文温不知道,但好歹知道这个概念,至少知道六分仪形状为扇形,其分度弧为圆周的六分之一。

而杨济完全不懂什么是“六分仪”,因为在明末时,六分仪不要说传入中原,甚至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宇文温和杨济想破头都“发明”不出六分仪,而真正的天文学专家刘焯,却对这个思路“若有所思”。

测量纬度,需要测量太阳的影子(角度),这个实现起来很简单,就是立一根杆子观察日影,但若是要制作一个便携式的仪器,能够拿在手上测量纬度,可就不简单了。

数年来不断的改进,刘焯终于制作出了一种手持式投影仪,使用起来简单而效果却很好。

其原理很简单,使用者不需要直接目视太阳,而是观察棍棒投射到刻度计上的影子,其影子端的位置表明了太阳的高度,这样纬度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本着技术专利的思维,宇文温曾打算把这种仪器命名为“刘士元投影仪”,或者“刘氏投影仪”,但那也只是想想。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将自己的名讳用在物品上,实在是斯文扫地。

所以这种仪器的正式名称为:正统七年式量产型投影仪,发明人:信都刘士元,专利转让费:五千贯。

大家这么熟,关系又这么好,谈钱伤感情,不谈钱却挫伤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宇文温可不吝花钱。

纬度能够很方便的测量出来,那么经度呢?目前还不行。

只能测纬度的投影仪,想要进化为能够测量经纬度的六分仪,何时能实现,根本没有底,但有一点宇文温可以肯定,经度和时间有关。

地球是个三百六十度的球体,自转一周就是一天,计二十四小时,那么经度每十五度的时间差是一小时。

继续细分,经度每一度之间的时间差就是四分钟,只要能知道两地的时间差,那就能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以黄州西阳城观星台的时间为基准,如果某地的时间为上午八点,而与此同时西阳时间是上午七点,该地时间比西阳时间早了一小时,那么这个地方的经度就是西阳以东十五度。

如果一个地方的时间比西阳时间慢了四分钟,那么此地的经度就在西阳往西一度。

再测出纬度,那就有了此地的经纬度坐标,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很难,因为这需要精确的时钟,年月误差率要很小,而西阳工匠能做出的时钟,达不到如此低的误差。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经度和时间有关,误差几分钟,测出来的经度误差会导致上百公里的差距,想要将测量经度的方法实用化,只能靠精确的钟表。

运用在航海上,就是航海钟,因为海上很颠簸,所以用钟摆的时钟受影响很大,必须换另一种不受重力影响的擒纵器,才能将航海钟实用化。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宇文温只会耍嘴皮子,杨济没有太多精力,只有靠工坊工匠集思广益,用穷举法来琢磨。

一琢磨就是数年,勉强弄出体积和米缸一样大的耐颠簸时钟,成品率很低,勉强凑够五台,让人带上船去航海,借此验证精确度,然后不断改进,直至达到要求。

大概要花多长时间改进呢?

原先历史里发明实用化航海钟的是一位英国工匠,他发明的第一台航海钟体积很大,耗时五年。

第二版航海钟,改进期间发现问题,然后是走时更加精确的第三版,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而小型化的第四版,又花了数年时间。

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宇文温可等不起,他决定另辟蹊径。

哥伦布发现美洲,手头上可没有精确的时钟能用,这位航海家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原理,靠的是等维度航行,所以能够精确测出纬度的宇文温,可以派人去开辟新航线了。

“发现”美洲不现实,因为这需要强烈的利益驱动,才能维持住跨洋航线,地理大发现引发大航海的后果,不是如今的宇文温所能承受的。

拂林(东罗马帝国)、波斯、还有天竺各邦,这些国家的海商,数百年来已经建立了从西亚前往东亚广州的成熟航线,有着强大的海贸集团和大量经验丰富的水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旦得知遥远的东方大洋彼岸有黄金大陆,这些国家的海贸集团船队,可以突破惊涛骇浪,不畏艰险去淘金,而中原的海贸集团船队呢?在哪里?

更别说中原历代朝廷对航海根本就不感兴趣:我堂堂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沃野万里,要那化外蛮夷之地作甚?

没有强烈的利益需求,发现新大陆,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自费烧钱研究经纬度测量仪器的宇文温,没那么大度。

最现实的选择,就是把一条唐代中期才成熟的航线,提前“发明”出来,那就是中原直航倭国的航线。

长江入海口(这个时代是在广陵、京口下游不远处),与倭国筑紫岛(后世九州岛)处于相同纬度,所以根据等纬度航行的原理,在长江入海口向着正东方向直航,可以横渡黑水洋抵达筑紫岛西南端。

以唐代的航海技术,从中原明州(后世宁波)出航,顺风时可以做到六七日就能抵达倭国,省时又省力,所以宇文温对这条即将提前百余年出现的新航线寄予厚望。

从黄州巴口出发的新式大船,顺流而下抵达广陵只需要数日时间,如果顺利的话直航倭国只需要六七日,全程加起来不到二十日。

宇文温比较乐观的估计过,船只从倭国返航,入长江逆流而上抵达中游黄州巴口,大概要一个半月时间。这一来一回合计耗时大约两个月出头。

大规模商队走陆路往返西阳与邺城,大约耗时两个月,两条商路走一个来回所需时间差不多,可利润却是天差地别,有了暴利的驱动,维持航线的那股**会很强的。

海贸暴利,前提是船队不要遭遇海难,不然能让人赔得血本无归,但这对商贾来说,不是问题。

宇文温本不需要这么拼命,但事已至此不得不铤而走险,为了有牢固的小团体,他这个“致富带头人”必须想办法找到更多赚钱的途径。

新的“钱途”,掌握在他手上,无数靠着这些“钱途”养家糊口的商贾,还有其背后的东家也就是地头蛇们,就会如同吸毒上瘾的瘾君子,还能离得开他么?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

喜欢逆水行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水行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