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520章 大佬云集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520章 大佬云集

作者:南山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0:38:03 来源:书海阁

正月二十二!

宜:祭祀、祈福、开光、求嗣、斋醮、纳采、订盟、求医、治病、起基、定磉、造船、取渔、解除、安葬、启攒、谢土、入殓、开市。

忌:出远门、动土、掘井、开池。

一大早,张华就跟着许敬宗来到了南山书院。

互助村原本从张家蒙学里面分出来的人员,全部都转移到南山书院的各个学院里面,张家蒙学将变为真正的蒙学,只教授孩童学识。

毕竟现在的张家蒙学,其实是不论不类的,既干着正常蒙学的事情,也做着小学的事情,甚至大学的教育也有。

当然,这里的大学不是后世的大学。

古代的教育和现在还是不大一样。

理论上来说,大唐的蒙学应该是和后世的幼儿园差不多,小学就相当于后世的小学加初中,至于大学或者国子监,就和后世的大学差不多了。

只是自古以来,封建王朝对上学都没有很明确的年龄要求和限制,这就导致到了国子监的时候,可能有十三四岁的人,也有二十三四岁的,甚至还有三四十岁的,这种场景在后世虽然也有,什么中科大少年班或者八十岁老太太上大学之类的新闻。

但是人家之所以上新闻,就是因为“新”,因为不常见,不是常态。

南山书院在这个时代,定位就相当于后世的综合性大学,在南山书院的旁边,还会设置一个南山小学,当然,以后教职工多了,南山蒙学设不设就看情况了。

辰时开始,陆陆续续就有学员已经到了南山书院。

今天直接来参加南山书院成立仪式的学员,基本上都是互助村里面的人员,对外的招生才刚刚开始。

不过,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府,虽然有李纲、欧阳询这些大佬坐镇,要让学子立马认可,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长安城五六十万人,其中有不少是外地来求学的学子,只要打响了名气,倒是不愁没有生源。

反正这个年代书院录取新生,完全是属于“自主招生”,灵活的很。

张华打算花费几年的时间,把后世大学的教学方法慢慢的引入到大唐。

与此同时,类似于后世的高考的考核方法,也要慢慢的建立起来。

实在是这个年代,大家的上学年龄天差地别,没有办法依靠年龄来做出判断。

“伯爷,人员基本上已经就绪,就等下朝之后几位朝廷大佬过来就可以剪彩了。”

虽然天气还是比较冷,许敬宗却是满头细汗,显然是忙碌了一早上。

“行,这外头还挺冷的,一会剪彩仪式结束之后,我们去礼堂简单的再请李师他们说几句,然后我再上去说几句,差不多就结束了。”

南山书院的学院设置、教训方法、教学重点都和国子监不同,张华觉得当务之急是让书院的学员们在今年春天的科举上好好的露一手,这样才能真正的站稳脚跟,其他的说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反倒是让国子监在一旁看笑话。

不多时,随着太阳升到半空中,房玄龄和杜如晦联袂而来。

“贤侄,你这手笔可是越来越大了啊,一千多亩地直接拿来修建书院,老夫活了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到。”房玄龄笑眯眯的在学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前排座位。

“伯父过奖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侄也只是尽一份绵薄之力而已。”

这个年代办学是一个亏本生意,所以房玄龄才会这么说。

“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是这南山书院的医学院绝对是水平一流的,贤侄,以后有什么困难,你只管来府上找我。说起来,贤侄的救命之恩,老夫可是一直还没有当面致谢呢。”杜如晦的气色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任谁现在看到他,都想不到几个月前他已经被“御医”宣布病入膏肓、无药可治。

“要我说,这南山书院要再设一个军事学院,老夫闲着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过来凑凑热闹。”一声响亮的大笑声传来,不用说,肯定是程咬金到了。

作为张家关系最密切的几个家族,程咬金也是把张华当做自己家子侄一样了。

“程咬金,你一个大老粗来参加南山书院的剪彩仪式,你不觉得不伦不类吗?”杜如晦和程咬金也是老相识,说话自然也是很不客气的。

“杜相,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我秦琼也算是自幼饱读诗书,怎么做了武将就成了大老粗了呢。”秦琼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到达了。

不多时,李承乾和李泰来了,李纲、欧阳询、颜师古他们也都来了,许敬宗上台准备宣布仪式开始。

不过这个时候,一堆马车飞奔而来,眼尖的已经认出来这是李世民来了。

在一番礼节之后,李世民坐在了前排最中间。

“朕今天是来凑热闹的,可不是来喧宾夺主的,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李世民话是这么说,但是大家怎么可能真的当做他不存在一样呢。

还好许敬宗算是比较灵活,立马就调整了一下仪式的安排。

在一番简单的废话之后,就到了剪彩仪式,主角就是李世民和张华这个院长了。

李世民看到张华搞出剪彩仪式的新花样,也算是配合,不过当那书院大门两旁的对联被揭开的时候,还是狠狠的吃了一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说的太好了,张华,你这个觉悟还是挺不错的嘛。”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永定伯,这是你的手笔吧?”李纲作为德高望重的人物,和李世民一样坐在第一排,看到书院的对联之后,也忍不住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张华虽然心里有点得意,但是该谦虚的还是要小小的谦虚一把。

反正,有了这一副对联在这,南山书院的名声在读书人里面应该是会被好好的传播一番了。

喜欢带着机器狗去唐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