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一刀倾情 > 第三千四百零一章

一刀倾情 第三千四百零一章

作者:安喜县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00:49:59 来源:书海阁

慕容丹砚说到这里,略停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据说这些受牵连的九姓女子的夫家有江、唐、胡、徐、施、季、潘、鲁、方、张、王、吴十二姓,与九姓人家合称为九姓十二户。这二十一姓人家世世代代在船上过活,受尽了世人的白眼、欺凌和官府的压榨,可以说是生不如生。百余年下来,二十一姓族人的积怨越来深重,若是有朝一日天下大变,只怕他们不会安分。”

厉秋风听慕容丹砚说完之后,心中惊疑不定,暗想我在锦衣卫南镇抚司当差,闲暇之时便在文牍库中翻看案卷。太祖一朝大案颇多,案卷我大都看过,可是从来没有见过慕容姑娘方才所说的九姓人家的记录。难道此案牵涉太多,其中又有许多冤屈,太祖皇帝担心后人腹诽,竟然下令将案卷毁掉了不成?不过太祖皇帝刚愎自负,向来不惧怕世间百姓的非议。如他杀掉胡惟庸、李善长、傅有德、蓝玉等功臣之时,相关案卷俱都完好无损地存放在南司文牍库之中。慕容姑娘所说的九姓人家的案子虽然颇为曲折,可是算不上什么大案,何况陈友谅的部将大都已经战死,侥幸未死的将军要么卸甲归田,隐居不出,要么投降太祖,做了大明的将军。我在锦衣卫多年,可从来没有听说过陈友谅的部将谋反。而且太祖皇帝在位之时,虽然授予锦衣卫极大的权柄,但是南北二司受到的限制极多,并不能像后来那般任意捕人杀人,更没有。慕容姑娘方才也曾说过,这些事情都是她听别人所说,并无佐证,而且慕容秋水老先生也对九姓人家的来历不置可否。是以慕容姑娘所说之事,只怕有一些靠不住。

厉秋风思忖之际,叶逢春大拍慕容丹砚的马屁,恭维她见多识广,江湖阅历无人可及。这等朝廷秘事,即便是朝廷中的大官也不一定知道,穆姑娘却知道得清清楚楚,着实令人佩服。慕容丹砚虽然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不过她毕竟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听叶逢春对自己如此吹捧,初时还谦逊几句,后来听得甚是受用,竟然有一些飘飘然。

厉秋风见慕容丹砚一脸得意,心中虽然对此事有许多疑问,却也不好在慕容丹砚面前提出,只得干咳了两声,对陈平说道:“陈先生,这位穆姑娘所说之事,不晓得你有何高见?”

陈平被厉秋风如此一问,神情有一些尴尬,苦笑了一声,口中说道:“说来惭愧,在下虽然出身于九姓中的陈姓一族,可是对于先祖为何做了鱼户,却也所知不多。”

厉秋风和慕容丹砚、叶逢春没有想到陈平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不由面面相瞒,心中并不相信。陈平见三人的模样,知道他们对自己心存疑虑,急忙接着说道:“在下只是陈家一名寻常子弟,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汉,有关祖先如何做了鱼户之事并不知晓。而且族中规矩甚多,在下也不敢胡乱打听,虽然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只怕也当不得真。”

陈平一边说话,一边留意厉秋风等人的神情。此时只有叶逢春左手举着一支火把,是以左近光亮昏暗,只能隐约看到众人的模样,无法看清楚每个人都是什么神情。陈平沉吟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不过每年二月六日,咱们九姓水寨子弟都要参加祭祖大典。在下几人都是陈家的第四代子侄,排位几乎在最后面,看不清楚九家长老在木船上搭起的台子上做些什么。只是听同族前辈说过,木台上悬挂着十四幅图画,居中那幅图画悬得最高,画上绘着一个身穿黄袍的孩童。孩童左右两侧各有一幅图画,左侧画中绘的是一位长须文臣,右侧画中绘的是一位顶盔贯甲的武将。这两幅画虽然与中间那幅图画并列,不过要比中间的图画低三尺,。而在这三幅图画之前又有一幅图画,画中绘着一位高冠文士。在这幅图画之前,一字排开九幅图画,据说九副画中绘着的人物,便是咱们九姓人家的先祖。”

陈平说话之际,站在他身后的五名陈家子弟不住点头称是。厉秋风暗想九姓人家祭祀的十四名先祖,必定大有来头。悬挂在最高处的那个孩童画像,十有**便是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当年陈友谅统领六十万大军东征,与太祖皇帝战于鄱阳湖,最终太祖皇帝以少胜多,将陈友谅的大军打得大败,陈友谅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其后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等人拥立他的儿子陈理为皇帝,在武昌城登基坐殿,其时陈理只有十一二岁。后来太祖皇帝逼降了陈理,并将他流放到高丽国,最后陈理死在高丽,尸体不知所踪。九姓人家若是陈友谅帐下大将的后人,祭祀祖先之时,将陈理的画像挂了出来,却也不足为奇。至于其余三幅画像绘的是谁,眼下殊未可知,想来都是陈友谅手下的大将。如名将张定边骁勇无敌,与太祖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齐名。陈理投降太祖皇帝之后,张定边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出家为僧,有人则说他远遁海外。我在南司文牍库阅读文卷之时,曾经见过太祖皇帝派遣徐达、常遇春两位大将北征时的一段记载。太祖皇帝叮嘱常遇春不可轻敌,特意提到当年鄱阳湖大战之后,诸将都以为陈友谅死于乱军之中,六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虽然残兵败将逃回了武昌城据守,不过已成了惊弓之鸟,待到大军将武昌城团团围住,陈理和张定边等人必定投降。没想到大军到了武昌城下,张定边指挥将士死守武昌城,压根不打算投降。若不是太祖皇帝派人买通了陈理身边的宠臣,连哄带骗,使得陈理投降,要击败张定边,夺取武昌城,势比登天还难。而且张士诚虎视眈眈,随时会从江浙方向杀来。到时陈家和张家联手,太祖皇帝腹背受敌,非得大败亏输不可。太祖皇帝提起张定边守武昌城之事,便是提醒常遇春,不要以为鞑子败兵如山倒之下,大都城不堪一击,须得小心谨慎,不可重蹈武昌城大战的覆辙。太祖皇帝对张定边如此看重,此人必定有过人的本领。他是陈友谅托孤的重臣,九姓族人将他的画像与陈理并列,却也说得过去。至于另外两人是谁,眼下可说不好。

喜欢一刀倾情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刀倾情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