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61章 太宗?成祖?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61章 太宗?成祖?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7:33:24 来源:书海阁

感谢“喜欢躺平的咸鱼”“爱吃番茄的小鱼”“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枫叶卡西尼”“鸿蒙メ天谕祖帝”“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养老帝君”“至尊元神”“银明君”“爱离11”“贫道: 缺德道人”“熊山道的冷厉 ”“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陌如忆”的打赏。

祝各位大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接受大家的建议,幽冥写在最后面了,不喜欢书友的看到“幽冥之地”四个大字就可以退出等明天更新。

————

【朱棣死后与徐皇后合葬,爱情最美好的模样,生则同眠死则同穴。】

【还有一个很孝顺的儿子,朱高炽为父亲上尊谥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

大汉 长安

刘彻不自信的揉了揉眼睛,又抠了抠耳朵,朕没有看错吧?也没有听错吧?

他的谥号为什么这么长?

大汉无非在谥号前加一个孝字而已,怎么后世变成了这样?

谁做的!!!!

————

武周年间

“阿嚏。”年迈的武则天紧紧了衣服,怎么感觉有个小哥哥对我心心念念的在想我?

奇哉怪哉。

————

【但后来,朱棣后代中出了一个做事风格很像朱元璋的皇帝。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

大明 应天府

看着朱标愁眉苦脸的样子,朱元璋难得主动逗乐一下。

“标儿,你看,用后辈的话说咱这叫风评被害啊。”

“咱啥时候是这样做事的?”

望向跪着的文官问道:“你们说对吧?”

仿佛酒吧放着嗨歌,文官疯狂点头,不知道还以为疯狂星期四的活动提前出现在大明了。

朱标看着文官的样子哑然失笑,爹,你这算是烽火戏诸侯?

——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与“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的儿子。

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

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雷轩、天池钓叟——嘉靖帝是也。】

【我可不是为了我自己的正统地位,我只是认为“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祖宗永乐帝明明有功,怎么能叫太宗呢?

应该叫成祖啊!】

【而他不止改了永乐大帝的庙号,还把永乐大帝的谥号也改了,原本的'体天'变'启天','广运'变'肇运'。

意思也从继承变成了开创,把永乐大帝撂在谋朝篡位的牌子上不提,还往上狠狠钉了两颗钉子,可谓为了自己的正统,不惜祖宗的谋逆。】

————

嘉靖帝之前各位大明皇帝傻眼了,与之相比改庙号、谥号都还是小问题。

他给自己搞这么多封号干嘛?

还学宋徽宗给父母上封号?

合着当皇帝是副业?修仙才是主业?

历朝历代的教训就在眼前,先秦时期便不说了,从秦皇汉武至今,有多少皇帝是因为求仙求长生毁了国家基业,又有多少皇帝是因为服食丹药而亡?

你难道不知道吗?

嘉靖无感,你们不懂,为什么大惊小怪呢?

他们修仙不成功是因为心不灵,他们是想长生不老一直当皇帝,朕不一样,朕只想飞升上界当仙人。

他们吃丹药吃死是因为吃的是方士炼的,那群人若真能炼的出来早就自己吃了,还会给皇帝?全是一群学艺不精的废物。

而朕不一样,朕不仅通读儒家经典,擅长权谋之术,对道家典籍朕更是倒背如流。

人一定要靠自己,朕这丹药可能差了点火候,长生无望但延年益寿没问题,你们难道没听见后辈说我活了多少岁吗?

成祖之后到我,历任皇帝中我是活的最长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的丹药只是差一点火候而已,只要稍加更改,修仙长生近在眼前。

————

【而嘉靖帝还有一件事更为着名,把大胖扔出太庙。】

————

大明 北京

太庙内扛着朱高炽小跑起来的朱高煦哈哈大笑。

“大哥,还是弟弟好吧?”

“你后代把你扔出去,弟弟可是扛着你走的。”

“抱紧我,我要加速啦。”

嗖,嗖,嗖。朱高煦快如闪电,如猛虎下山一般,快步向宫内跑去。

————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

殷商时称为“重屋”。

周称为“明堂”。

秦汉之后称为“太庙”。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有的王朝是七庙,有的王朝是九庙。】

【明朝是九庙,最开始的模样也不是如今一般,而是一人一座庙。但是如果了解古代祭祀典礼的应该知道,实在是过于繁琐、折磨人、并且浪费时间。】

【朱元璋秉持着“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大手一挥,七庙合一。

把祖宗牌位请进同一个庙宇,祭祀就统一祭祀,只需要祭祀一次即可。】

【如果祖宗太多,九个位置不够怎么办?

那就需要用到祧庙。

祧庙一般来说和太庙相对,明朝祧庙能够供奉的人数也是九人。

把祖先从太庙请出来然后送到统一的地方保存供奉,这种被称为祧庙。】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即嘉靖帝把大胖扔出去是为了自己父亲腾位置。

过程、结果都没错!

原因错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修建的宗庙仍然按照古制,一人一间,供奉了四位先祖。】

【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被朱元璋追赠德祖,谥号玄皇帝。

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被朱元璋追赠懿祖,谥号恒皇帝。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朱元璋追赠熙祖,谥号裕皇帝。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被朱元璋追赠仁祖,谥号淳皇帝。

但堂堂大明开国皇帝的父亲,名字实在是太不雅了,朱元璋也算是有史可查为父亲取名第一人,为父亲取名——朱世珍。】

————

大汉 长安

刘邦瞪着张良、萧何,朕刚才说要帮父亲取个好听的名字,你们说不行,肯定不会有人这样做!

那现在呢?

张良、萧何也是面面相觑,还真有人给父亲取名啊……这世界变化那么大的吗?

不仅谥号变得又臭又长,还可以给父亲取名?

————

武周 洛阳

“阿嚏,阿嚏。”宫人拿来大衣为武皇披上。

到底有多少小哥哥在想朕?

————

【洪武八年,朱元璋觉得一座庙一座庙的祭祀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人人都是一百平的大房子,四个人就是四百平,太浪费资源。

如果我把一百平的房子隔成九个单间,让他们住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说干就干。

太庙合一。】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为朱标追封皇帝,把朱元璋和朱标一起请进太庙。】

【靖难之役过后,朱棣又把朱标扔出来了,如今太庙只有五人。】

【此刻开始,明朝的太庙进入正轨。】

【天子死一个,太庙进一个。】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

【到此太庙刚好九位,但成化帝朱见深死了,朱佑樘登基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太庙满了,必须要进行祧庙,那请谁出去呢?】

【一群人吵了大半天吵不出来一个结果,被称为大礼议事件,比嘉靖的大礼议还早几十年。】

【最前面的被朱元璋追赠的四位祖宗没人认识,祧谁出去都可以,但是德祖是老朱家能够找到的最远的祖宗了,肯定不行。】

【点兵点将,把懿祖朱四九的灵牌请了出来,把朱见深灵牌送进去。】

【后来朱佑樘和他儿子朱厚照死了,又把另外两位仁祖、熙祖的灵牌请了出来,将父子二人的灵牌放进去。】

【嘉靖来北京登基的时候,太庙里除了德祖的灵牌,其他灵牌就是按照登基顺序刚好到朱厚照,刚好九位。】

【按照礼法,嘉靖帝是小宗入大宗,应该认皇帝为父亲,他和朱厚照是堂兄弟,那只能认朱佑樘为父亲。】

【但嘉靖帝不干,我爹就是我爹。】

————

大明 北京

朱棣感觉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向老和尚询问。

“陛下,小宗入大宗。”

“按理皇帝早逝,应该选他的弟弟们,但是小宗入大宗,又是堂兄弟。”

“只能说明朱佑樘其他儿子早逝,或者他只有朱厚照一个儿子。”

朱棣一拍手。对,朕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原来是这里的问题。

我爹二十几个儿子,按后辈所言我是因为和皇后二人身体问题才只有三个儿子。

朱佑樘儿子们不应该都早逝吧?再早逝也不至于死来只剩一个儿子吧?

莫非他真的只有一个儿子?

莫非和隋文帝一般?

不对,独孤皇后强势是因为家族强势,大明按祖训立后,应该找不到如隋朝年间强势的皇后家族啊。

莫非我朱家出圣人了?出了个大情种?

一生一世一双人???

啊????

他可是皇帝啊,怎么能只有一个儿子啊!!!!

————

【经过数年的大礼议事件,来回拉扯,嘉靖帝成功的证明了自己的父亲是自己的父亲。

并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追封为兴献帝,追谥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顺带插一句,或许是大礼议的成功胜利,让嘉靖帝彻底沉迷在权谋之术中无法自拔。】

【要将自己父亲送进太庙,就要请个人走,该请谁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元璋不能请,这可是开国皇帝,疯子都不敢干这事。而且朱元璋庙号是太祖,按常理来说,庙号带祖的都是万世不祧的。

朱棣也不能请,这是他们一脉的法理。

而且嘉靖太爱朱棣了。

祖宗在上啊,您听我讲,太宗虽然只有很小的可能性被请出太庙。

但小不代表没有,您应该是成祖啊,万世不祧。

嘉靖帝在将自己父亲送进太庙的同月,将朱棣的庙号从太宗变为成祖。】

【剩下基本都可以请,反正德祖也没人认识,那就劳烦您出来吧。】

【自此,明朝太庙正中才是朱元璋的位置。

大胖的灵牌此时仍然还在太庙中。】

【但为什么又被请出来了呢?】

【嘉靖帝是一个炼丹药都是自己动手的人,坚信:人一定得靠自己。】

【万一自己修仙不成,驾崩了。

后人不听话把自己父亲又丢出来了怎么办?

万一儿子不争气,没把自己送进太庙怎么办?

男人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

这个时候嘉靖的老婆,方皇后死了。

虽然他也许面带悲痛,但心里肯定乐坏了。

随即告诉群臣:皇后将来肯定是要和我一起供在太庙的,但她先我而去,那就先将她灵牌送入太庙。】

【好家伙,明朝版本的黄牛占座!】

【皇后灵牌就先供在我的位置上,将来我死了,你们也免得折腾半天,还要讨论到底该把谁请出太庙。

皇后帮我把位置占了,你们将来直接把我放上去就行。

朕对你们好吧,免得你们伤脑筋掉头发。】

【也真是为难嘉靖帝了,活着就开始抢太庙的位置了。】

【但是吧,这事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哪有皇帝活着去抢太庙位置的?

严嵩、徐阶等一众朝臣都反对,但反对无效,你要反对朕进太庙,朕有的是办法收拾你们,来啊,斗啊!

得,您是爷,您说了算。】

【仁宗陛下,委屈您出去吧。】

【后来继位的皇帝并没有乱搞,按照顺序依次从朱瞻基开始,请出来一个,进去一个。】

【到了崇祯时期,太庙、祧庙全都满员,按礼制又要请祧庙的人出去或者扩建太庙、祧庙,但挺巧的,大明亡了。】

【嘉靖帝的愿望成真了,直到大明灭亡,他父亲的灵牌都在太庙中供奉着。】

【为什么说大明在崇祯帝时候就亡了,而非南明灭亡的时候。】

【南明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但并不代表南明也很好,拾柒挑两个人物简短介绍一下。】

【第一位:郑成功,赐姓朱,世人称为:国姓爷。

海商世家,当然你要说和海盗沾边也行,毕竟资本的第一桶金总是血腥的。

他父亲都投降了,但他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

【第二位:李定国,相比于李自成,我更喜欢李定国。

贫困农民家庭出生,因为活不下去跟随张献忠造大明的反。

大明亡,张献忠死,满清入关。

为了汉家天下,打起大明大旗,反清复明。

他两蹶名王,宁死不降。

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而拾柒觉得可以改一下:愿吾汉家儿郎,毋忘李定国。】

————

清朝 顺治年间

北京,紫禁城,多尔衮等人感受到了后辈深深的恶意。

大清和之前历朝历代有什么区别吗?

本质上并没有,大清不比南宋强?

南宋都没觉得你有如此深的恶意?

为何独独对我大清如此?

留发不留头先停一下吧,至少把北边半壁江山稳住再说。

照后辈这样说下去,民间反清复明的浪潮怕是一波接一波,汹涌而来。

现在的局面已经是血赚了,比东北苦寒之地好太多了,若是能南下更好,不能南下也能在北边安享百年太平生活,大不了退到关外去。

————

大明 崇祯十年

这一年,改为张姓的定国兄十七岁。

前日,有从陕西、北京逃难而来的官员士绅投奔张献忠,见面就跪下,口称王师。

李定国差点都以为大明才是造反的,自己等人乃是平叛而来。

这群人话里话外就要拥立义父马上登基,北伐中原,收复北京。

义父拒绝了,但是我从可旺(孙可望原名)眼中看到了熊熊烈火以及他那颗不安躁动的心。

我派人给这群人送了些吃食,打探到原来崇祯在北京将文官几乎一扫而空,训练新军准备出关作战。

又将福王在陕西的地都分给了百姓,顺便将陕西境内作威作福、欺负百姓的官员、地主全砍了,抄家的金银、粮食全部分给百姓。

也将这群人的土地都分给了百姓,允诺百姓免税、免徭役十年。

崇祯好像变了,不是当初我听到的那副模样了。

真想去看看现在的崇祯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幽冥之地

高耸的山峰上,孔子三人拿着千里镜正看得起劲,君子六艺这群人是一点没学啊,打仗还不如女子打架。软绵绵的、毫无力量。

叔孙通在旁边听着呼呼的风声,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孔圣,你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

几人摆了摆手,示意叔孙通不要影响他们看明清文人打仗。

哪有什么声音,他们的喊杀声还不如猪叫的声音大。

咦,不对,好像有,从我们后面传来的。

几人回头一看,有东西在天上飞。

靠,哪个混蛋从我们后面往战场打炮!

万一质量不过关,打到山上炸到我们怎么办?

没有公德心吗?

不知道尊老爱幼,不知道爱护花花草草吗?

风紧扯呼,几人拉着叔孙通就往山下跑……让我知道是哪个混蛋开的炮,我们先秦区和你没完。

山下郑成功和李定国正在和一短发男子交谈。

“二位,可还满意?”

“我说过,口径就是正义,如果别人认为你不正义,那只能说明你的口径还是太小了。”

“我们为您二位定做的大炮可还满意?”

二人摸着巨粗的炮管,绳索一下接一下的拉,炮弹一发接一发往战场射去,爽,太爽了。

“满意,必须满意,老规矩,等会派人把尾款给你送来。”

短发行了个明朝礼节:“好的呦,亲。”

“如果还需要更大口径的,请联系我们。”

“莱阳钢铁厂,二十四小时为您服务。”

短发男子回身走去,不打扰正在兴头上,不停开炮的两人。

“鸿远兄,你别乱调高度啊,万一打到太祖怎么办?”郑成功有些急切的说道。

李定国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明俨兄,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交战的全是文人,太祖他们起码在几千米外,打不到的。”

“再说了,打到了又怕啥?反正都不会死,就是痛而已。”

“痛一哈就痛一哈嘛。”

“太祖又不缺钱,买点高档止痛药就好了。”

郑成功不置可否,你让太祖死,他不一定会给你翻脸。

你让他花钱?呵,他能追杀你到罗刹国去。

不过,开炮,好爽啊。

管他轰没轰到太祖。

“喂,把你偷偷买的止痛药给我点。”

“仲裁处的雷击马上就来了。”

李定国瞪大双眼:“你居然监视我!!!”

郑成功怒目而视:“说好一起硬扛雷击,你背着我偷偷去买止痛药,你还敢大声对我说话!”

“不是谁先说话,谁说的大声谁就有理!”

“给不给!”

李定国嘿嘿一笑:“哎呦喂,明俨兄,我本来是想给你一个惊喜的,刚准备拿给你,你看,我买的都是两个人的量。”

呸,你明明是准备自己一个人吃两倍药量,假惺惺的,我还不了解你?

郑成功从储物袋伸手一拿:“喏,新玩意儿,止疼针,比止痛药效果强十倍,分你一个!”

李定国刚想吐槽,你比我还混蛋……

仲裁处的雷击来了!轰隆隆。

两人劈的外焦里嫩。

————

仲裁处全体广播:

明清两朝的战事是在仲裁处申请开战通知书,经仲裁处认可的合法战争,但被郑成功、李定国使用非法手段打断,故请两朝暂时终结战争。

两朝若想继续开战,请再次向仲裁处申请开战通知书,否则将视为违法战争,按《仲裁处关于开战事宜的具体规定》之第九章第九条,仲裁处有权将交战双方痛感提升十倍。

另受李氏赌坊李清照女士申请,特为幽冥之地全体人员播报本次战争结果:平局。

————

呜呜呜,不活了,怎么能平局呢?

哪怕是清朝小宇宙爆发赢了,我都不气!

我整整压了一万晶币赌大明胜啊!!你知道我存了多久吗?

啊!我要跳黄泉河自杀!

一群人晃晃悠悠的走到桥上,突然从天而降一块告示牌:仲裁处特别提醒,跳河视为饮用黄泉水,为防止您余额不足,请先投入一晶币,再行跳河。

众人骂骂咧咧的走了,你是幽冥之地的仲裁处啊,天地大道化生而来的神异之物,怎么就掉到钱眼里面去了?

一刻钟后,李氏赌坊内。

黑乎乎的郑成功和李定国,满脸笑容的朱元璋,画着美美妆容的老慈。

几人正在热烈交谈。

朱元璋:“局是清照妹子撺的,拿两成我没意见,但你凭啥要两成?”

李清照都懒得和朱元璋计较,明明我和你祖宗是一个年代,你倒好,学孟子他们,左一句清照妹子,右一句清照妹子,你就不怕我去你老婆那里打你小报告,说你喊我喊的亲热?

不过管他呢,看戏最重要。

老慈反驳:“我凭啥不能要两成?”

“我派人出来和你开战,难道不给士兵发军饷吗?”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抠门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元璋怒目而视:“这叫抠门?这叫节约!你以为给你一样,虽远必赔!”

李清照打起圆场:“哎,先谈钱,你们这些过节稍后在理论,行不?”

朱元璋哼了一声:“咱给清照妹子面子,给你一成,就算你要发军饷,发完你都还能赚不少。”

老慈强烈反驳:“必须两成,剩下一成是我给你抛媚眼的损失,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以后在幽冥之地的名声算是毁了,这一成是心理赔偿费。”

呸,恶心,你在幽冥之地的名声比光头还差,你还有名声?

朱元璋:“一成五,再敢多要,大不了真的打一场。”

老慈欣然接受,赚大了,赚大了,还不用和别人分,他们都以为我是真的想和朱元璋开战……哈哈,都是免费来帮忙的,发军饷?发个屁,最多写份感谢信。

郑成功刚想说话,就被李定国止住,让你去谈价?太祖左一句好儿孙,右一句国姓爷,搞不好你还要往里搭点,还得我上啊。

“我说二位,你们光顾自己了?”

“我们两兄弟,自己花钱买炮,还挨了雷轰,二个人要五成不过分吧!”

朱元璋不理李定国,望向郑成功。

李定国悄悄用空针管一下扎到郑成功屁股上,痛的他哎呦一声。

“太祖,您看看,明俨兄现在还在痛啊,您忍心如此对待您的好儿孙吗?”

…………“四成五!”

“四成九!”

“四成六!”

“四成七!”

“成交。”

李定国呆住了,奶奶的,太祖不按套路出牌,我喊错了啊,我想喊四成八的。

随着几人达成共识,邪恶的分晶大会开始了。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