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64章 奉天靖难记——靖难,直播结束。

感谢“唯恋相思(> < ”“又是一季柳絮飞”“鸿蒙メ天谕祖帝”“至尊元神”“皆至”“枫叶卡西尼”“姜西源”“晨﹣星 ”“熊山道的冷厉”“云山深处”“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地脉破坏者”“爱离11”“元始天王”“陌如忆”“云恒君”的打赏。

祝各位大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PS:改了五次,一万多字删的只有七千字还是不行,我只有试试分成两章,看能不能发出。

————

【有请朱允炆、朱允熥登场。】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重,命令朱棣回京,朱棣到达淮安。

结果朱允炆和齐泰矫诏,用朱元璋的口吻命令朱棣回藩地。】

【朱元璋临死之前还询问左右的人:老四呢,咱最爱的老四怎么没来?】

【这个剧情真的好眼熟。】

【我翻开宋朝修的史书《资治通鉴》找到了相似的。】

【虽然是宋朝的史书,虽然是资治通鉴,但本书有部分内容是可信的。

部分是多少呢?

我掉落的十根头发和我满头秀发的对比。】

【但不重要,奉天靖难记的编纂官很可能是把资治通鉴记载的故事将大纲提炼出来,然后直接改成朱棣的剧情。】

————

北宋 汴梁

朕真的受不了你了,不重要的事就别说。

大宋虽然差,可你能不能换个人侮辱。

今日从早到晚就没有停过!

大宋和明朝还隔了朝代,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讲明朝离了我大宋会死吗?

————

【因为开篇到朱元璋死的这短短一千多字,朱元璋有三次明确表达想立燕王为太子。

不巧的是资治通鉴记载李渊想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剧情,不多不少,也刚好三次。

第一次是太原起兵,李渊许诺事成,立李世民为太子。

第二次是李渊在当唐王之后,想要立李世民为太子。

第三次是李渊派李世民讨伐杨文干时,许诺叛乱平息之后立其为太子。

而朱元璋也刚好三次。

第一次是知道朱标偷偷蓄养三千兵士的时候。

第二次是朱标死后和重臣商量时候说的。

第三次是重病的时候命朱棣回京,临死还在询问朱棣怎么没来。】

————

大唐

不讲武德的武德年间,李世民从天幕开始到此刻,那张一向平静如水的面庞上,第一次泛起了隐隐的怒意。就像是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被狂风掀起波澜一般。

朱棣,你个混蛋!

没有的事情就不要瞎编。

瞎编也编的好一点,有直接照着别人的故事改的吗?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我父亲是真的说过这样的话,被你抄袭,搞得好像我的也是自己编的一样。

————

【左右人呵呵一笑,死老头子,允炆大帝才是皇帝,你就别想朱棣了,真要想去九幽之下想去吧。】

【朱元璋死求了。】

【朱允炆当天收敛尸首,七天时间就把朱元璋下葬,不准藩王奔丧。】

【朱棣哭啊,每天就在北平城面向南方哭啊。】

【朱棣站在北平眺望南京。】

————

大明 景泰年间

还在草原和女子一起放牧的朱祁镇,听到后辈言语,有感而发,此情此景不仅想吟诗一首。

“啊,我站在草原望北京。”

他的身旁,那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女子微微侧过头来,美眸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之意。

如秋水般明净的眼神,仿佛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直直地落在他身上,眼睛中泛着小星星。

果然不愧是大明皇帝,果然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好帅,好有文采。

以前的诗不是五言就是七言,他直接开宗立派,用了整整九个字。

歌声是那么的优美动听,我感觉自己好像怀孕了。

————

【随后的剧情让我感觉记载的不是明朝,反而直接让我梦回秦汉时期,巫蛊之术盛行的年代。】

【允炆矫遗诏嗣位,忘哀作乐,用巫觋以桃茢祓除宫禁,以硫磺水徧洒殿壁,烧诸秽物以辟鬼神。】

【不仅如此,朱允炆、朱允熥兄弟二人还拿着刀剑站在宫门,等着朱元璋的棺材出殡,指着棺材大骂:你现在还能说话吗?还能斥责大骂我吗?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没有一丝悲哀的神情。】

【但怎么说呢?

大一统王朝以及局部统一王朝中的所有皇帝中,在史书上公认最暴虐的隋炀帝杨广都没被记载做过这样的事。

以上皇帝中唯一一个公认能做出这种事情不让人意外的叫:胡亥。

但朱允炆废可能废了点,应该不至于和胡亥划等号吧?】

————

短短的一句,伤了三个人的心。

赵匡胤心碎了,是因为后辈专门加上的局部统一王朝,不用想,肯定特指大宋,别的朝代也够不上这个称呼。

嬴政心碎了,怎么讲明朝还能提到胡亥……朕的心好痛。杨坚也心碎了,不过看着怀里抱着的小男孩,哈哈大笑,没事,朕有杨世民。

此刻心碎的是四个人,还有一人叫杨渊,不过他以前叫李渊是唐国公。现在是大隋太子。

明明我才是太子,没有我能有世民吗?

怎么父皇、母后不关注我,大臣们也不搭理我。

啊!!把我当个过渡的!!!

要学朱元璋直接传位太孙是吧?

————

【随后的记载和史料并没有太大冲突,连削三王。】

【但随后的记载……emm……】

————

大明 应天府

说啊,你倒是说话啊。

你停下来眼睛东张西望的看什么?

咱要看看老四到底能编出多离谱的故事。

————

朱元璋等不及,嬴政和李世民也等不及,快说啊,手下人还等着记录嘞。

历朝有反心的王爷、贵族、将军也等不及,朱棣的打仗技术我们学不会。

但编排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可是一学就会,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电脑屏幕前的拾柒看着手机界面无数个零就头大,个十百千万亿,它阿弥陀佛的三百兆亿功德?

凌霄宝殿我做主?

————

【时诸王坐废,允炆日益骄纵,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拆毁后宫,掘地五尺,大兴土木,怨嗟盈路,淫佚放恣,靡所不为。】

【虽然有些离谱,但尚在人类理解范围之中。】

————

大明 应天府

“入你娘的,朱老四。”

“你什么意思!”

“编排咱和你娘。”

“你个混小子,造反咱都原谅你了。”

“但这件事不能原谅。”

朱元璋血压飙升,怒气冲冲跑下台阶,一脚将朱棣踢倒在地。

咱都准备原谅他造反了,标儿甚至都原谅他对自己后人动手了。

他居然……编的如此离谱。

朱元璋一脚接一脚,朱棣欲哭无泪。

真的很想解释一句:“这是永乐帝朱棣干的!”

“关我燕王朱棣什么事?”

“你有种去收拾永乐帝啊,收拾我算什么本事?”

朱棣鼓起勇气,还是没有说出口。

毕竟父爱如山,实在是太沉重了。

打是亲,骂是爱。

这样一想爹边打我边骂我,是不是就说明爹很爱我?

是不是瞬间心里好受多了?

……个鬼啊!

好疼!!!

————

【更离谱的来了,编纂者应该是综合了历朝历代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的人生写出的一段故事。】

【朱允炆派遣太监前往天下各地,选择女子充满后宫,夜夜笙歌,被宠幸的女子想要什么,朱允炆就给什么。

有个女子说羊肉不肥美,朱允炆连杀数百只羊只为选出最肥美的羊肉给她吃。】

【羊?后宫众多?取悦女子?女子要什么给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周幽王、司马炎、李隆基的身影。】

————

周朝

姬发和姜子牙面面相觑。

姬发欲哭无泪。

呜呜呜,谁懂啊……

我刚刚攻破朝歌,就听到大周亡了?

纣王的尸首才被找到放在我面前。

虽然烧成黑炭了,但我感觉他在嘲笑我啊。

————

周宣王五年

“早孤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违礼乱常曰幽;暴民残义曰幽;淫德灭国曰幽。”

姬静欲哭无泪,听后辈言语透露之意,应该是后几种了,大周就是在幽王时期灭的?

所以才被后人分为西周、东周。

这周幽王是孤的第几代儿孙?

孤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富国强兵,好不容易才中兴大周,诸侯又都来朝贡,一幅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景象就在眼前。

结果……亡了?

也行吧,起码两三代之后的事了。

太子贤德、仁义,继位之后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可能他没教好孩子吧。

唉,孤辛苦一点,亲自教。

————

【又作奇技淫巧,媚悦妇人,穷奢极侈,暴殄天物,甚至亵衣皆饰以珠玉锦绣。】

【亵衣不太好解释,穿着和没穿一样的衣服,建议大家自行搜索。】

【随后更扯的来了。】

【各王府宫人有色者,皆选留与通,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

【朱允炆生错了时代,如果去武周时期,他绝对能远超薛怀义、张昌宗等人。

一举成为武则天面首。】

————

【可能朱允炆服用的药是十倍药量,老妇人都不过瘾。“更缚牝羊母猪与交”。】

【牝羊就是母羊。】

【绑住母羊和母猪和它们……。】

【查阅书籍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一度目瞪口呆,想起了我一直不敢打开的猎奇区。】

天幕面前所有人:啊???啊???

当然有部分爱好特别的人士仿佛打开了新思路。————

【如果按照此书记载,那朱允炆肯定逃到印度去了,随后成为印度人祖先,朱允炆奇奇怪怪基因遗传到了现代印度人的身上成为显性基因。

先别骂,我有合理的逻辑。

朱允炆追封朱标为皇帝,所以朱允炆是大明的第三位皇帝,简称三帝。

而印度被称为三哥。

众所周知,古代的人为了避祸会改姓名,但为了不忘根,一般取相近或者相反的词。

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证明。

三帝=三弟=三哥。】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哥!】

————

千禧年

big刘看着手中准备投往《科幻世界》的书稿,忍痛划掉书中这句台词。

一秒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他划的特别慢,脸上的泪水滴在书稿上,字字啼血。

我的书,它脏了啊……呜呜呜。

————

周朝

朝歌城内和姬发同样伤感的还有一人,名叫商高。

呜呜呜……我准备把勾股定理写进算经里面的啊(周髀算经)。

你为什么用它来形容如此腌臜之事啊……我还要重新为他们命名!

你知道要费多大的工程量吗?

我头发都快没了啊。

————

平行时空

华夏最新出土了一块石碑,可不巧的是上半部分的字迹已经不可辨认。

刚好下半部分只记载了“朱允炆逃到印度”到“世界属于三哥”短短一百余字。

由此引发了中、印、韩三国严重的外交争端。

在华夏国家考古研究所发布视频的一个小时后。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块石碑属于印度,要求华夏政府立即交还。

两小时后,发言人再次表示:所有记载有天幕事迹的文物都应该交还印度。

三小时后,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华夏并表示:

“朱允炆先生是我国四亿人民的祖先,是大明无可争议的正统皇帝,朱棣不过一谋朝篡位之人。由此可以证明我方对华夏全境拥有绝对主权。”

“但本着民主、和平的理念,我方允许华夏保留治权,但主权必须归属我方,我方将在北京、南京、成都、乌鲁木齐驻扎军队以扞卫我国主权完整。”

华夏政府刚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驳斥,结果韩国外交部率先出击、痛骂印度。

韩方外交发言人:

“阿西吧,朱允炆不过几百年前的人而已,我们的科学家早已经证明一万年前我国祖先就生活在华夏大地,即便华夏最为强盛的汉、唐两朝也不过是我国的藩属国,华夏自古以来就属于我国。”

“我方要求印度立即收回不当言论!”

“印度负责人必须马上跪在太极旗面前诚恳致歉。”

“否则我方将出动大军进攻,思密达!”

随后韩方发言人还拿出一个小时前才刚刚改好的历史书翻开,深情的朗诵道:

“三和山同音,古代是通假字,所以三哥=山哥,而山哥自古以来就是韩国对圣山——长白山的称呼。”

“世界属于山哥=世界属于韩国,我方要求各国政府限期补交住宿费、氧气费、生活费等等费用。”

————

而那一日,一篇“奉天讨二贼檄文”仅仅半小时,火遍华夏全网,全国皆知。

遂以天涯大神为中路军、贴吧老哥为右路军、段友大军为左路军率数亿网友出征世界频道与二贼国度网民唇枪舌战。

仅仅六个小时,杀得两国大军丢盔卸甲、哭爹喊娘的下线了。

事实上真正的战斗仅仅只有最后一个小时,作为一个自古爱好和平的国度,我们是讲礼也讲理的。

最开始的五个小时,华夏各路大神分别从科学、玄学两个角度论证了印度、韩国自古以来属于华夏。

二贼辩论不过,无理取闹,破口大骂。

华夏网友再一次宣告世界:当华夏对你讲礼讲理的时候,你最好也讲道理。否则贫道略通拳脚,物理也是理。

事实上半个小时就可以结束战斗,但倭国网友居然浑水摸鱼、趁乱攻击,三国网友并没有私下商量、但都很默契的先收拾倭国,用时半个小时。

剩下的半个小时才是三国的战斗。

而华夏大军返程庆功,二贼大军竟然还想趁着半夜十二点人已经入睡的时候打反击,但他们似乎不知道半夜十二点对于华夏人来说夜生活才刚开始,可以不做任何防备的走在街头,吃着烧烤喝着啤酒。

他们还以为华夏和他们国家一样。

那一日,有十四个字在世界频道刷屏。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

【朱允炆还命公主去给尼姑当徒弟,在宗庙行腌臜之事。

宠信太监,国家大事、官员升迁、兵马调动等等全交给太监。】

【额,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算不算朱棣的一种预言?】

————

【朱允炆欺压良善,御史进谏,被朱允炆直接安排人用木棍往死里打。】【随后就是鬼故事加上天人感应。

说朱允炆刚刚修好寝宫,当天夜里就有一无头男子提着人头进宫,朱允炆被吓到了,命人抓捕,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

————

【抄的刑天舞干戚?】

————

【随后就是天象示警,日赤无光,星辰无度,彗扫军门,荧惑守心犯斗。

老天爷发怒啦,要惩罚朱允炆。

大明全国飞煌蔽天,山崩地震,水旱疫疠,连年不息。

锦衣卫驻处起火,武库**,文华殿毁,承天门灾。

但即便这样,朱允炆还是每天饮酒作乐。】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面色惨白如纸,大口喘着粗气,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要用尽全身力气一般。身体摇摇欲坠,眼前阵阵发黑,几乎就要昏厥过去。

马皇后见此情形,心中一惊,急忙快步上前,伸出双手牢牢地扶住朱元璋那摇摇欲坠的身躯。

待到朱元璋站稳身形之后,马皇后将一只手搭在朱元璋的肩膀之上,另一只手则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胸口,帮助其顺气调息。

马皇后看着朱棣的眼神也满是不赞同。

抹黑前朝皇帝是传统,可这是你大侄儿,即便抹黑也不必写成如此这般模样。而且编纂的实在是太离谱了……还不如不编。

文臣们虽然低着头身体瑟瑟发抖,但心里乐开了花。

好勇的燕王。

好离谱的故事。

后辈还说江南文人编的史书离谱,能有这离谱?

合着大家半斤八两啊。

大秦。大唐。

不同的时空,两位秦王不约而同的发出大笑之声,命令抄录的人一定要一字不差的抄录下来。

相对来说,秦王李世民比较善良一点,只刻在自己的皇陵之中。

秦王嬴政就比较……你懂的。

不仅带进自己的皇陵,还吩咐人刻成石碑,给每位重臣家里送一块,命令他们死了下葬的时候让家里人将石碑一起放进墓里。

嬴政比较贴心,生怕后世之人看不懂秦篆,正面用秦朝文字刻,反面用天幕出现的字幕一比一复刻。

最末尾还要加上一句:朱棣不必谢朕。——祖龙、始皇帝嬴政!

————

大明 北京

在朱棣的眼神威慑之下,朱家三兄弟和小朱也是拿起佛珠,一起念诵大悲咒,超度洪武年间的朱棣。

老和尚停下念诵,不为别的,以前不信神佛,现在天幕出现,最好还是信一下。

哪家和尚超度念大悲咒?

应该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啊。

念大悲咒不仅要至诚恭敬、悲心发愿、最后还要称名皈命。

你们一家人是一样都没占,真要有神佛存在的话,这报应可太大了,反正我承受不住。你们自求多福。

————

【随后就是靖难战争中的各项战斗细节进行扩充,以朱棣登基为结尾。】

【奉天靖难记四卷终。】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