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2章 本卷终。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2章 本卷终。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7:33:24 来源:书海阁

PS:还有两千字的后续来不及写完,明天发在猪猪陛下的章节之前吧。

————

【而周道登死后,一说柳如是被撵出周家又回到了归家院。】

【二说,干脆是周家人又重新把她卖入归家院。】

【不管哪种为真,她最终又回到了那个幽静的小院,成为一名歌妓,改名柳隐。】

【崇祯五年壬申,柳如是流落松江,改回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众文人雅集,纵谈天下大势,并多有诗歌唱和。】

【复社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有“小东林”“嗣东林”之称。】

【几社宣扬"绝学有再兴之机,而得知其神之义"。】

【而东林党则是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直到明朝灭亡,共经历近40年时间。

名字来源于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朝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陈子龙,万历三十六年生人,比柳如是大十岁,几社六公子之一。】

【在二人相恋之前,据野史说,宋征舆与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 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于被驱逐对象。

柳如是因此找宋征舆商量,结果因为他性格软弱,建议“姑避其锋”,柳如是大怒,与其断绝关系。】

【但是这种说法未见于任何史料及其他记载,只在一些杂记中有过记载,而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采用了这个说法,但是未知是否确凿。】

————

【崇祯七年,陈子龙赠予柳如是《湘娥赋》,柳如是作《男洛神赋》回应他,二人定情。】

【崇祯八年,陈子龙与徐孚远、周立勋在松江南园读书、写作。 并与柳如是结为夫妻。】

【同年,柳如是被陈子龙正妻携母自南园撵出,移居横云山之麓。】

【但是陈柳两人仍往来唱和频繁。】

【大约在崇祯十年左右二人分离。】

【陈子龙不管其能力究竟如何,但拾柒对他抱有很大的敬意。

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

巴山等人派出士兵五百,在苏松一带大肆搜捕达五六日之久,最后陈子龙在吴县被捕。

巴山等人对他进行审讯,他神色不变。陈锦问他为何官,陈子龙回答:“我是崇祯朝的兵科给事中。”陈锦又问:“你为什么不剃发?”

陈子龙又回答:“我留着这头发是为了在地下去见先帝。”随后陈锦再问,陈子龙却拒不回答。

清军把他拘禁在船上,令士兵看守他。五月十三日,陈子龙被押往南京,在途中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他趁看守的人没有防备,突然投水以死,捞起时已经气绝,清军还将其斩首,弃尸水中,时年四十岁。】

————

大明,崇祯十年。

北京。

崇祯皇帝微微皱起眉头,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陷入了沉思之中。

“陈子龙?”

“没记错的话,前段时间应该才去广东赴任。”

“但他能力到底行不行啊?”

“什么叫且不论啊。”

“能不能给个肯定的答案?”

思索半天,崇祯决定还是派人将他调回来看看,不管能力行不行,起码是条汉子,未投降异族。

陈子龙与被削籍归乡的钱谦益一同往着南方行进。

钱谦益虽然被削籍归乡,但很幸运的逃过了北京大屠杀。

二人在南京分别,陈子龙往着广东而去。

秦淮河岸边。

女人总是感性的,收起眼泪的柳如是,又因陈子龙投水自尽哭啼了起来。

————

大明 应天府

文官的心情是既喜且悲,十分复杂。

悲的是大明严禁结党,可复社、几社、东林党,皆和江南脱不了关系。

陛下虽然未曾动怒也未曾呵斥,仍然和皇后谈笑风生,但这样才最为可怕。

上次陛下没有加罪于我们,即便是午门斗殴也未曾怪罪,莫不是在酝酿着发起一场远超胡惟庸的大案?

喜的是这陈子龙不仅没投降,还为国尽忠,投水自尽。不容易啊,三次直播第一次看到江南文人的正面形象。

————

【崇祯十一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

【这一年柳如是二十岁,钱谦益五十六岁。】

【崇祯十四年,柳如是饰男装拜访东林领袖、大文豪钱谦益,钱氏一见柳如是,即为其才华所折服,两人感情也迅速加深。】

【柳如是肯定是有才华,但更重要的是她很漂亮。】

【钱谦益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并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色,诗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并且钱谦益并不是娶她做妾,而是继室夫人,钱谦益吩咐家人一律叫“夫人”,不得称为“姨太”,而自己敬称柳如是“河东君”。】

【崇祯十四年,钱谦益迎娶柳如是,依照明末的道德标准,士大夫纳妾,会被看作是风流韵事,但要大礼婚娶歌妓 ,则是悖礼之举,被视为洪水猛兽。】

【按某些谣传记载:钱谦益爱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和礼法名器,坚持用大礼聘娶柳如是。因为他的声望实在太高了,此举让许多循规蹈矩的读书人无法接受,舆论哗然。于是在婚礼当天,许多人站在岸边,捡起石头往他们结婚的船上砸去。

然而,柳如是不在乎,她只求“知己”,钱谦益更不在乎。为了置办风风光光的婚礼,他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刻《汉书》出售。据说钱谦益有一天对柳如是说:“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柳如是俏皮地回答说:“我爱你雪白头发乌个肉。”

这些不知是真是假的闺房私话竟然成为公众乐此不疲的话题,被广泛传播,其中蕴含的讥讽、嘲笑和艳羡等复杂情绪,不言而喻。】

【男子娶妻也好,女子嫁夫也好,无非三种原因。】

【一曰物质满足。二曰精神满足。三曰**满足。】

【很明显五十九岁的钱谦益不满足第三种要求。】

————

大汉,长安。

话音未落,三人紧紧盯着刘邦。

气得刘邦怒发冲冠,他猛地举起手中的酒杯,狠狠地砸向地面。随着“砰”的一声脆响,落在三人面前。

仿佛这一砸能够将心中所有的愤怒都宣泄出来一般,刘邦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什么意思!!!”

“你们什么眼神?”

“啊,不要以为有皇后护着你们,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三人跪地请罪。

“没有啊。”

“我们只是觉得陛下特别强。”

“是啊,是啊,肯定比钱谦益强。”

————

大明,崇祯十年。

钱谦益听到天幕传来的话语后,身体猛地一颤,仿佛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般,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只见他双腿发软,脚步踉跄,差一点就摔倒在地。若不是旁边有个桌子可以支撑一下,恐怕此时的他已经狼狈不堪地趴在地上了。

“凭什么我不满足第三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你懂吗?”

————

【而根据柳如是的平生判断,她应该也不是为了单纯的物质。】

【而是为了精神满足。】

【钱谦益娶她可不是做妾,而是继室夫人,这对她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其二,即便两人相差几十岁,按照古人的生育情况来看,几乎可以看做爷爷辈和孙子辈了。】

【但钱谦益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是东林魁首,一代文坛大家,久负盛名。

这样的人娶柳如是,并且是当做正妻娶进门的。

换做你是柳如是,也许你不爱他,但你就说感不感动吧?】

————

大明,崇祯十年。

秦淮河岸边,莫说是柳如是,便是船上的各位姑娘都齐齐夸赞起钱谦益来。

或许他是因为美色之类才娶的柳如是,但这可是正妻啊,古往今来烟柳之地的人能被别人娶回家当正妻的,怕是不超过五人吧。

“她可真幸运。”

————

【我想此刻的柳如是一定很开心,虽然二人或许没有性,也或许那方面不是很开心。

但柳如是的精神世界一定极为满足,此刻人人不管情不情愿,都要称呼她一声钱夫人。】

【婚后,钱谦益为柳如是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谈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

两人后生有一女。】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亡。

史可法、吕大器商议立君江宁,钱谦益暗中推举潞王朱常淓,与马士英意见不同。

后来福王朱由崧即位,钱谦益惧得死罪,上书给马士英歌功颂德,马士英遂推荐钱谦益任南明弘光朝廷礼部尚书。钱谦益力荐阉党阮大铖为兵部侍郎,此时,东林党预谋立潞王事被揭发,马士英尽诛东林党诸人,但放过了参与人钱谦益。】

【江南文人的本性在钱谦益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见风使舵、欺软怕硬、贪生怕死。】

【但此刻钱谦益仍然还是大明好臣子,虽争权夺利,但至少还忠于大明。】

【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礼部尚书时,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谦益并肩前往。】

【拾柒年少时曾经用过一个网名“天气太热水太凉”,拾柒洋洋自得,认为颇具文艺。】

【后来知道了钱谦益,拾柒对这个网名深以为耻。】【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

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凉,不能下”。】

【《牧斋遗事》记载:崇祯乙酉之变(江阴八十一日)后,柳如是屡劝其夫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钱谦益踯躅不前,有投靠新朝之心,柳如是既恨又怒。

遂“奋身欲沉池水中”欲独自殉国,却被钱谦益和众人阻拦住。】

————

大明,应天府。

“呵呵,堂堂东林魁首,一代文人领袖,竟然还不如一女子知大义。”朱元璋嘲讽的话语从龙椅传来。

文臣们胆战心惊……钱谦益,你怎么就不能学学陈子龙?

你可真是害苦了我们。

也罢,贪生怕死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可千万不要投降啊。

————

【《恸余杂记》记载: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

“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而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马士英妹夫)和河南参政兵巡道袁枢(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

大明,崇祯十年。

钱谦益捂着脸怕被认出,南京城内本来准备迎接他的学生早已磨刀霍霍。

“老师,您怎么能投降呢?”

“弟子为了您的清名着想,只能亲自送您上路了。”

柳如是眼睛瞪得浑圆,眼珠子仿佛都要掉出来一般,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她的嘴巴微张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怎会如此?”

“他可是文坛领袖,江南大儒,怎能投降异族?”

————

【南明弘光政权亡。同年秋,上京候用。顺治三年正月,清廷任其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钱谦益赴任至京,柳如是羞于与之同去,坚留南京家中。

而此前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担任礼部尚书时,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谦益并肩前往。两次态度的强烈反差,表现了柳如是的鲜明立场。】

【很多记载言钱谦益因受柳如是气节影响,半年后称病归乡。

大概率是假的,柳如是有气节不假,钱谦益归乡也不假。

但并不是受柳如是影响,更准确的说是钱谦益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老子在明朝好歹是一党领袖,因为他们待遇不到位我才投降满清,结果你们给我的待遇还不如明朝?

那老子不是白投降了?】

【他又用上了文人惯用的伎俩,辞官威胁皇帝。

满清能惯着你?

赶紧滚。

不仅如此,没有任何人比满清更清楚大明因何而亡,毕竟自己手下一大半都是明朝投降过来的文官地主勋贵们。

必须好好收拾一下他们,否则大清早晚变成大明。】

【顺治四年,钱谦益突然被逮锒铛北上,关入刑部大狱。柳如是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

顺治五年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

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斡旋,钱谦益才得以免祸,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出狱后,被管制在苏州,寄寓拙政园。】

【既然大清不要我,那我何不反清复明?

大明虽然烂了点,但和大清一比,哦豁,果然大明还是很好的嘛。】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

柳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

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顺治六年至顺治十七年,钱谦益一直暗中参与反清复明。

顺治十七年,郑成功、张煌言率水陆大军再度北伐,连克数镇,钱谦益欣喜若狂、慨然赋诗作《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等诗歌,歌颂抗清之师,直斥清廷“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

当这次北伐再度失败后,他心灰意冷,痛感“败局真成万古悲”。

“忍看末运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迟"。】

【拾柒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脸说的这句话,北京城破时候你不死情有可原,毕竟南方还在大明手上。

南京被破的时候你不死,剃发令下达的时候你不死,被满清逮捕入狱时候你不死。

北伐失败你想起来要死了。

关键你真去死啊,钱谦益也没去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反而一直活到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虞山南麓。】

【当真是会做的不会会说的。】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乾隆帝亲诏钱谦益列传《贰臣传》乙编,以示与洪承畴等人之别。】

【《贰臣传》分为甲乙两编,甲编是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乙编是毫无建树。】

【个人觉得乾隆这个总结很对,钱谦益不仅是对清朝毫无建树,对明朝也是同样的毫无建树。】

【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

柳如是死后葬于虞山拂水山庄。

是年其女年十七岁,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今天的故事到此结束了。】

————

嬴政、刘彻、朱棣:……所以你今天到底想讲啥?越来越短。

【拾柒讲柳如是只是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穿越回古代如何解放女性?】

【让女子可以读书识字?】

【让女子可以从军当官?】

【让女子也可以休夫?】

【都不是,你必须要去发展生产力。】

【任何抛开生产力去谈生产关系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即便你回到古代,成为权利最集中的皇帝,一言而决,没有人可以反对你。

你可以让女子参加科举、让他们当官。

但你死后一切又会回到原样,没有意外。】

【你要发展生产力,使得很多原本只有男性才能完成的工作,女性也能够完成。

让女性拥有劳动权利,从而达到男女同工同酬。】

【这才是解放女性,而不是下令女子可以读书识字、可以当官、可以休夫等等。

生产力跟不上,再好的制度都是空中楼阁,一碰即碎。】

【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言女子不如男?】

天幕直播结束了,独属于柳如是的评论时间她只是发了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而后便是嬴政、刘彻、李世民、朱棣等人的相爱相杀时间。

以及老刘家的认亲大会。

大明,崇祯十年。

是夜,钱谦益死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据说是饮酒过多落井而亡。

其家人原本是准备将他葬入土中,即便不能风光大葬也要入土为安。

却不料被他的学生同门带着刀剑挡住了。

“先生平生信仰佛教,怎么能埋入土里呢?”

“应该按照佛教的葬礼进行。”

其家人自然是不同意,老爷什么时候信仰佛教了?

你们干脆说想把他挫骨扬灰算了。

可再锋利的言语也挡不住刀剑,在自己的性命和钱谦益入土为安相比,他们做出了聪明的选择。

“阿弥陀佛,愿老爷早登极乐。”

秦淮河岸边的柳如是向着秦良玉的军营而去。

后来白杆军内多了一名女性文书。

崇祯十二年,白杆军出关作战,机缘巧合之下,柳如是击毙两名鞑子,又成了亲卫队的一员。

崇祯十三年,山海关之战,亲卫队长阵亡,柳如是接过指挥权,本人斩鞑子十人,率军成功撤回。又升为亲卫队长。

崇祯十五年,伪清崇德七年。

盛京之战,在李定国、张献忠率左右两翼精锐步骑兵掩护之下,柳如是成功率白杆军精锐组成的突火枪部队突进伪清大营。

击毙伪帝皇太极,斩伪清王公贵族百余人,其余人员不计其数。

柳如是身受刀伤十余处,治无可治。

秦良玉来到病榻前询问其可还有什么要求?

“天下处处皆青山,死在何处埋在何处,就将我埋在这里可好?”

弥留之际又问:“如今可比男儿否?”

是日,一道道震天撼地的声音,从盛京传到北京又传到南京,响彻华夏大地。

“谁言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

柳如是含笑而去。

崇祯追赠其护国将军,追封破虏侯,命人在其墓旁立庙祭祀。

后来明军若是出关而战,皆会在庙前誓师出发,若是往其他地方而战或是海军出发之前,也会派遣专人前来祭祀,求柳将军保佑诸将士平安归来。

回来往西域的陆商、往西洋的海商每次出发之前也会来拜一拜,求个平安。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