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12章 第二次河西走廊之战

【多年苦战的将军,一直没有封侯,说不在意是假的。

李广曾经找过王朔,满脸疑惑的问道:“是我的骨相不适合封侯,亦或是本命如此?”

王朔问他曾做过什么令自己悔恨的事情,李广回忆道:“担任陇西太守时,我曾经诱降过羌人800个俘虏,并把他们全都杀光了。”

王朔表示,这便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了。】

【杀俘不祥。】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李广还做过一件特别不道德的事情。】

【一天夜里,李广和朋友到田间喝酒,回来路过霸陵亭时,霸陵尉以“夜间不能通过”为由,阻止了李广。

李广旁边的骑兵向其介绍了李广的身份,然而霸陵尉依然没给面子,强行让李广住宿在了霸陵亭下。

原本这位霸陵尉只是恪尽职守,可是李广却记恨在心,过了一段时间,皇帝任命李广担任右北平太守,李广便申请让霸陵尉一同赴任。

可是,李广却在霸陵尉刚到军营后便一刀杀了他,随后上书请罪。】

【自傲、自大、没政治头脑、要面子,大概这就是李广吧。】

【而此次作战也不出意外,李广的非酋人生又开启了。】

【李广带着四千人出发负责牵制,命太好了,直接撞上左贤王的大部队,整整四万人将汉军团团包围。】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四万对四千,优势在李广。】

【狭路相逢勇者胜。】

【噢,我亲爱的儿子李敢,你带领五十精锐骑兵去在他的左右结合部来回插入,杀穿阵型,然后又背击而入。】

【去吧,我亲爱的儿子。】

【而在李敢成功杀穿阵型回到本部后,李广下令全军列成圆阵。】

【弓箭手,准备!】

【给我射!】

【整整一个白天,汉匈两军都在互射。】

【黑夜来了,也给汉军带来了光明。】

【李广谈笑风生,鼓舞士气。】

【但是心里怒骂:张骞,你个混蛋也是迷路侯吗?你跑哪里去了?】

【第二日拂晓,两军继续血战,在汉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

【一个满身光芒的人从地平线而来,张骞终于带着军队赶到了。】

【左贤王以为是汉军大部队来了,急忙北撤。】

【李广成功的再次绝处逢生。】

【虽然又是一次全军覆没,但这次功过相抵,没有受到处罚。】

【张骞因为迷路,只能花钱赎罪。】

【东北方向虽然有些许意外,但也算完成了战略目标,接下来就看西北方向了。】

【不出意外,公孙敖也迷路了……】

【有的时候人真的要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汉武帝不可能只给霍去病配备“匈奸”导游带路。

肯定是大家都有。

迷路无非三种情况:1.这导游是个匈奴张骞,趁机跑了。或者死了,病的不省人事了。

2.导游人在汉营心在匈,使坏,故意带错路。

3.主帅不相信导游的话,表示都听我的,我说怎么走就怎么走。】

【可难道真的是霍去病命好?

武帝给他配的导游既不生病也不会死,还不是叛徒,特别忠心汉朝。】

【没这个道理啊……所以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候真的比人和猪都大。】

【根据太史公对此次跟随霍去病因功封侯三人的记载,其实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从骠侯赵破奴:以司马再从骠骑将军数深入匈奴得两王子骑将功侯。

宜冠侯高不识: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功侯。故匈奴归义。

辉渠侯仆多(也被记作:仆朋):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得王功侯。故匈奴归义。】

【后两位清一水的是从匈奴投降过来的,第一位赵破奴更厉害,他是中原人,小时候逃到匈奴为生,然后又投降汉朝。】

【霍去病从来不会迷路,或许和他对匈奴人强大的驾驭能力以及军队里收降了大量的匈奴降兵有关。】

【因为公孙敖的迷路。】

【所以霍去病一路上特别孤独。】

【人不能一直孤独,会生病的。】

【孤独怎么办?怎么解决?】

【要么和女人互相冲刺搏杀。】

【要么和敌人冲杀,刀刀见血。】

【霍去病选择了第二种,砍匈奴。】

【霍去病孤军深入,远涉浚稽山南的湖泽,越过居延海,过小月氏,攻抵祁连山,俘获得单于单桓、酋涂王,收降其相国、都尉以下的降者二千五百人。

在此役中,汉军共斩得匈奴军首级三万二百级,生擒匈奴五王,五王母,匈奴单于的阏氏及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而汉军自身折损约十分之三。】

【伊稚斜单于恼怒于浑邪王多次的败绩,于是想将其召至单于庭而后诛杀。

浑邪王得讯,这一去不复返啊,不能去,去了立马就得死。

爷不伺候了,爷投汉了。马上联合休屠王等筹划投降汉朝事宜,并遣使告知汉廷。

武帝得到讯息后,担心这是诈降,几万大军,若是临阵诈降的破坏力实在太大了些。

于是在秋季命霍去病率大军迎接浑邪王。

休屠王途中一清点人数,咦,我损失不大,我不投了。

浑邪王表示:你不投,那可就不要怪我了。

随即将休屠王斩杀,降服其部众,带着大批人马继续向着汉朝边境开赴。

汉军渡过黄河,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时,浑邪王麾下部分降众不愿投降,密谋逃跑。

在此紧急的关头,霍去病率部驰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企图逃亡的军士八千人,“降异国之王三十二”。

随后,霍去病先将浑邪王单独送往长安,再统领其部众四万余人(号称十万人)归汉。】

【休屠部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个决定使得他们在两汉乃至三国的四百年间,起起伏伏始终不倒。】

【乃至休屠存在的时间比汉朝的时间还长。】

【后来休屠又被译为屠各,但部落本质没变。】

【他们中出了一人,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并且成功的在华夏大地上第一次建立起了胡人政权。】

【他是汉光文皇帝——刘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刀之谶,大概意思是指这天下皇帝应该姓刘的当。

所以各朝各代都需要严防死守,某些记载说唐朝时期仍然特别重视。】

【但拾柒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已经完成了。

李渊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独孤氏家族。】

【而独孤出自屠各部,关于他们的记载有两种。】

【一是出自独孤信后人的墓志铭:

独孤信第四子独孤藏的墓志记载,“本姓刘,汉景帝之裔,赤眉之乱,流寓陇阴,因改为独孤氏。”

独孤信的五世孙独孤挺的墓志记载的更详细,“独孤氏,汉皇孝景之后,中山靖王之子。北征猃猊,便寄单于,保于崇丘,因以命氏。”】

【二则是来自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进行汉化改革,将居住在中原地区的鲜卑族改为汉姓,其中就包括独孤氏,他们被统一改为刘姓,籍贯也被改成为河南洛阳。

在史书中,关于独孤姓的来源,便有另一种记载,“河南刘氏本出匈奴之族,汉高祖以宗女妻冒顿,其俗贵者皆从母姓,因改为刘氏”。】

【如果按照这两种来推断,其实金刀之谶在隋唐乃至更早一些其实就已经完成。】

【李唐皇室其实是刘邦后人……】

————

大秦,咸阳。

嬴政思索起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又连忙摇头晃脑,放空思绪,不敢再接着想下去。

真要这样做,以后下去还见不见祖宗了?怕是会被打死吧?

刘季、扶苏二人又是庆贺起来。

“师傅,恭喜。”

“皇兄,同喜同喜。”

倒是还在研究火药的方士们,有了些新想法,奋笔疾书,希望始皇能将刘季派给他们,让他们研究研究。

万一真研究出了东西,大秦万一灭了,千百年不也能以另一种方式复国吗?

草原。

几百胡人骑兵,正在和项羽奋勇交战,不是他们不想跑,而是蒙恬缺了大德,带着大军把他们团团围住,也不对他们进攻,并告诉他们。

“不准跑,你们要是打赢了项羽,我不仅放你们走,还给你们盐、黄金,让你们风风火火的回去。”

“若是打输了,那就只能怪你们命不好。”

即便是不知道累的机器,时间久了也会劳损,何况是人?

项羽长时间和他们交战,本来都有些力竭了,可一个金刀之谶瞬间满血复活。

“混蛋,就你们是刘邦后裔是吧?”

“杀!!!”

————

大汉,长安。

“乃公这么牛?”刘邦不可置信。

合着刘渊没说谎啊,朕还以为他只是牵强附会,结果他还真有可能是乃公后人?

汉光文帝?

他这是致敬恒儿和秀儿?

李唐也是朕的后人?

“怪不得朕第一眼在评论区看见李唐的人就觉得亲切,原来是血脉相连啊。”

吕雉抱着心爱之人,一脸幸福的样子。

“所以陛下还要多多努力,臣妾争取多生几个孩子,指不定以后的蒙元、大明都是陛下后裔。”

刘邦不自觉的摸了摸老腰,朕也想啊……可朕真的不行了……会死人的。

萧何、张良正在核算此次出征的粮草,并将河西走廊及提及的西域各国记载下来,天幕结束就组织人手先去探查。

按时间推算大月氏现在应该还在原地,饱受匈奴欺辱。邀他们一起出击,两相夹击之下,不仅胜算多了些,便是汉兵伤亡也能少些,大汉现在人太少了,死一个都足够朝堂心疼许久。

若是还能提前从西域引进一些作物,能让百姓多一口吃的,让他们有能力多生养一些孩童,国家元气也会恢复的快一些。韩信管你这些?出征计划心中早有沟壑,即便有变化,大不了出征了再改,打仗的事我门儿清。

小声的嘟囔起来:“还亲切?”

“上次帮着刘彻和朱棣骂李世民时候忘了?”

“说人家一点不像你们老刘家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我呸。”

————

东汉末年,孱陵。

交战中的黑脸鬼王还有闲心打趣。

“大哥,所以你和这独孤家还是远房亲戚?”

“刘渊还真有可能是阿斗的后代?”

“大哥还是李唐的老祖宗?”

“大哥,你说这刘渊是汉光文帝,算不算我们光复大汉了?”

“该说不说,大侄儿虽然不行,直接投降了,后代还是挺不错的嘛。”

“虽然是个胡人。”

关羽埋着头继续观看春秋,红色的面庞越发红润,苦笑着微微摇头,后辈有一句话说的在理:有些人,真的死了都活该。

自作自受,三弟,你且去吧。

“翼德,受死!!!”

夫妻二人招招致命,向着鬼王发起猛烈攻击。

————

大隋。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当个乐子听。

又抱着怀中大隋未来的希望,与他逗乐起来。

旁边的杨渊咬牙切齿。

“父亲不要我,母亲不爱我,朝臣看不起我。”

“惹毛了,我也要走玄武门进来。”

“大唐兴!杨渊王!”

杨坚只是一个不经意扫过的眼神就打灭了他的雄心壮志。

“其实儿子登基,我直接当太上皇也不是不可以。”

————

大唐,长安。

今日的花园内,一会儿欢声笑语,一会儿鸦雀无声。

众人都以为讲汉朝,讲汉武帝伐匈奴,受到伤害的应该是宋朝,没有任何意外。

怎么大唐居然就成了最大受害者?

“二郎,既然李姓祖宗被后辈证伪,不如……”

即便是在愤怒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理智的李世民,此刻完全失去理智。

毕竟李治还没有出生,没有理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朕绝对不可能承认那两个混蛋是我的祖宗!!!”

“绝对不可能!!!”

若是换了从前,虽谈不上喜出望外,但刘邦乃是皇帝中的上上等,刘彻虽有些过错,但武功仍然值得称颂。能和他们沾上关系也是极好,更说明我李姓合该为天下主。

但那两个混蛋带着刘家的一群混蛋和朕在评论区唇枪舌战。

朕和他们离拔刀相向只差拔刀相向了。

若非朕保持了皇帝该有的风度,他们的陵墓早被朕派人掘了,还让他们做祖宗,做梦吧!!!

————

大明,北京。

“老和尚,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朱家兄弟目瞪口呆,爹,不可存在这么扯的事情,若真是这样……那金刀之谶还挺牛啊。

“陛下,仅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生子就有百余人。”

“两汉四百余年,刘姓宗室的后代怕是数不胜数,这些人或避祸改姓,或远逃塞外。”

“若是有一天后辈说蒙元的皇帝是刘邦后代,臣一点都不觉得稀奇。”

“或许世上三分之一的人都能和刘邦扯上关系,并不稀奇。”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