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42章 帝崩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第42章 帝崩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04:26 来源:书海阁

[沙丘,困龙之地,商纣王帝辛死在这里,赵武灵王死在这里,而现在轮到秦始皇嬴政。]

帝辛、赵武灵王:要不要把沙丘改个名字?太邪门了吧。

[嬴政南巡途中死在沙丘,留下遗诏命公子扶苏继位,可在他身边只有赵高,他最信任的内侍背叛了他。

篡改遗诏赵高一人搞不定,还需要一位关键人物——李斯。

赵高搞定李斯只用了短短几句话:扶苏学儒的,即便他不重用儒家用法家,也一定不会用你,你们法家的应该最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故事吧。

所以我们扶胡亥上位,他就是一废物点心,我只要荣华富贵,朝政大权你来掌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这个世界,想好了吗?李桑!

李斯并没有抵抗住这个诱惑,李斯哪怕只需要说一句赵高篡改遗诏意图谋逆,秦军就能把赵高剁成肉块, 他并没有说。

或者赵高胡亥能够控制军队?虽然这种可能几乎不存在,但我们假设有这一种可能,李斯有骨气一点宁死不从自刎而死,他今天的祭祀规格肯定仅次于诸葛丞相。

可惜他都没有,李斯可恨吗?可怜吗?还是可悲?]

大秦 咸阳

嬴政只是默默看着跪在地上默默流泪的李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李斯还是在想如果没有天幕降世,以后真的发生这种情况,自己还会如历史上一样的选择吗?或许应该还会吧,为名利而来,也彻底沉沦在名利中。

[说一个笑话,始皇帝死后一定很开心,因为据记载他很喜欢吃鱼,毕竟吃过野生鱼的都知道,做鱼只需要加点盐就会很鲜很美味,完全可以不需要其他佐料。

而李斯赵高为了隐瞒始皇死讯,直接找来好几车鲍鱼掩盖尸臭味。

《史记》中对此只有短短一话,“会句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大秦 咸阳

叔孙通一脚就踢到李斯身上骂道:“混蛋,你竟敢如此侮辱陛下,我打死你个混蛋。”

李斯刚想说话就听到叔孙通小声说道:“忍忍,我是在救你,赵高死了还被挫骨扬灰,陛下盛怒之下难保不会拿你出气,我打你一顿陛下就没那么恨了,忍忍。”

说罢也不管李斯回答,又大喊道:“儒家同门,诸位朝臣,随我打死这不忠不义的混蛋。”

李斯:叔孙通,你个王八蛋,你这是救我?你分明就是想正大光明打我一顿。

[而李斯和赵高还带着始皇尸体从扶苏和蒙恬所在的上郡经过,对扶苏和蒙恬进行震慑,随后回到咸阳直接以始皇的命令让扶苏自杀。

扶苏此时是不知道始皇已死的,而后李斯赵高用始皇帝的命令下令扶苏自刎。

扶苏为什么自刎?

因为他觉得这就是他父亲发出来的命令。

毕竟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毕竟父子更多的是像仇人。

即便皇室里面父子典范朱元璋与朱标还会有斗气的时候。

更何况是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始皇?

首先扶苏母亲是楚人,嬴政对楚系的态度我们是可以看见的。

其次扶苏认为他劝谏惹怒了始皇,到长城是发配,让他远离政治中心,从此和王位无关。

最后是大家常说的扶苏好儒家所以被始皇所不喜,你们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扶苏有儒家老师,一定是始皇安排的而不是他自己选择的。

皇室子弟的教育肯定是由皇帝决定的,你见过哪位皇子敢和皇帝说我想说啥不想学啥吗?

始皇让扶苏学儒家很简单,有的东西你可以不用但你不能不懂,更何况朝堂就能让法家一家独大吗?

你哪怕就是把儒家当个吉祥物养着也行呀,更何况始皇也是这样做的,

历史上最早对孔子后人的封赏就源于始皇,孔子九代孙孔鲋精通六艺,封其为鲁之“文通君”。

这个名誉性质的荣誉当然比不上后世的衍圣公那样的高高在上。

但是不是也说明至少始皇是没有让法家一家独大的想法?

更何况儒家理论里面挑一些出来对于管理民众是真的很有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蒙恬也没有劝住扶苏,两人先后自刎。

扶苏就没有想过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始皇真的要发配流放他,会把他发配到一个关系和他很好并且还手握三十万大军的将军身边吗?

直接囚禁或者贬为庶民不是很好?直接去李斯身边也行啊。

受限于史料记载我们普遍认为就是学儒家学傻了。

在穿越界最忙的应该是我们的天策上将李世民了。

毕竟他又要穿越成刘禅帮诸葛丞相三兴汉室,又要穿成赵构带岳飞北伐中原,还要穿成崇祯皇帝拯救大明。

当然还有朱元璋也很忙,要穿越到王朝末年拯救各个朝代,当然朱元璋穿越就太简单了,给他一个破碗就成。]

李世民:合着朕就是不停给别人当儿子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元璋:什么叫一个破碗就成?

[假如李世民穿越成扶苏会发生什么?

李世民:我爹呢?

蒙恬:可能死了。

李世民:我哥哥呢?

蒙恬:您就是长子。

李世民:那我现在准备干啥?

蒙恬:您刚才准备自杀。

李世民:这天胡的局面我自杀啥,这肯定是朝堂奸臣矫诏,来啊,点齐兵马随我回咸阳,对了,你提前派人去把皇宫正门名字改成玄武门,这局面我可太熟悉了。

属于是大秦日不落帝国提前来临了。]

大唐 长安

朝堂诸臣皆是抖动不已,却又不敢发出声音,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抖的整个地砖都在动。

李世民满头黑线:“程黑子,你们两个笑什么。”

程咬金连忙咬了舌头一下,止住笑容回答道:“陛下,臣没笑,是尉迟敬德在笑,他说陛下要是真回去了就不用走玄武门了。”

尉迟敬德那也是狠人,舌头一咬吐出一口鲜血:“陛下,臣没笑,臣是偶染风寒有些咳嗽怕打扰陛下和诸位重臣观看天幕,程黑子再笑,刚才他说的全是他想的。臣没说过。”

李世民:……………………这玄武门被后人这样一说,怕是这辈子都过不去了。

[那要是朱元璋穿成扶苏会发生什么?

朱元璋:咱这是在哪里?

蒙恬:长公子,这是上郡。

朱元璋:咱是长公子?上郡?好家伙,咱成扶苏了?

蒙恬:公子您说什么?

朱元璋:咱没说啥,对了,真的有三十万大军吗?

蒙恬:有啊,公子您是要干嘛?

朱元璋:蒙恬啊,朝有奸臣,咱按照祖训奉天靖难,对了,你给咱找个破碗来,不然咱总感觉少点啥。

蒙恬:大秦有这条祖训吗?

朱元璋:你别管,咱说有就是有,好家伙,南打北古往今来就咱一人成功了,这次北打南不是和喝水一样简单。

更别说还有三十万大军,咱这辈子没这么富裕过。]

大明 应天府

整个奉天殿只能听到朱元璋打儿子的声音,为啥?

因为朱樉嘴贱的说了句:“爹,你给秦始皇当儿子去了。”

[如果是单向穿越还好,如果是双向穿越,扶苏成为李世民或者朱元璋还不一定能搞定。

反而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人真的很适合和扶苏互换。

他就是同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

刘彻被奸臣糊弄,陛下呀,太子有反心,可能要造反。

刘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派人抓刘据,刘据那是什么人?您老人家不是说我造反吗?

那我就干给您看,带齐人马就准备杀进皇宫。

你就说这股脾气、这股血性始皇看了喜不喜欢?

而扶苏呢?

文文静静,被始皇骂只会反思自己错误,父亲怎么会错,错的只能是我自己,是我自己没做好呀,惹父亲生气,真是弥天大罪。

你就说汉武帝喜不喜欢这样儿子,对自己毫无威胁,斯斯文文的。]

大汉 长安

三岁的刘据只是拉住霍去病的手,泪眼汪汪的看着父亲,卫子夫也站在刘据身前,仿佛在说要杀儿子先杀了我吧。

刘彻不知道该说什么,未来的那个混蛋,你做的事凭啥朕现在来承受?

朕该怎么和卫青和去病解释呀?

不对,被后人带偏了,是怎么和皇后和儿子解释。

大秦 咸阳

嬴政看着眼前的扶苏,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你是怎么想的?直接就自杀了?都不考虑一下的吗?”

扶苏解释道:“或许儿臣那时并不觉得是矫诏,而是父皇对儿臣已经失望透顶了吧。”

嬴政站起来就是一套秦王家传佛山无影脚,骂道:“朕连功臣都没有杀过一位,虎毒尚且不食子,朕在你心中连野兽也不如吗?”

[而关于扶苏学儒家学傻了,up主在某平台看过一篇穿越成孔子后人成为扶苏老师,教导扶苏论语的小说。

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现代新编论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可我还没发怒,这已经很君子了。

2.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

4.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安葬在这里吧。

5.子不语怪、力、乱、神。

夫子不想说话,施展起怪力将人打的神志不清。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正当的钱财,对我来说犹如浮云一般多。

7.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知道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三个人,只要其中有一个是我,战力就相当于一个师。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但凡打架,一旦犹豫对面便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直接将对面打废。10.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

孔子去东边打架,小孩在讨论和孔子打架的人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1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件事的主谋,已经被我打的绝后了。

13.鬼神敬而远之。

孔子一旦发威,连鬼神见了都得敬畏的远离他!

14.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力量不如我的人,在半道就已经被我打废。

1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把人打到濒死,他说的话就好听了。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少知道,知道吗?

17、三十而立:三十个人才能让我站起来打;

四十不惑:四十个人就敢来找我,让我很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个人跟我打,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什么是命!

六十而耳顺:六十个人才能让我打起耳光来的的顺手;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个人才能让我随心所欲的开打,不必担心坏了规矩。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子站在河上说:死的人那么多,是因为我不分昼夜的打人。

而孔子宣传的仁义是什么?

仁,一种将人分成两半的方法

义,一种将人头打进身体的办法。

孔子为什么常常说以德服人,因为孔子佩剑的名字叫“德”。

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

东周 秦赵边境

才被秦国边境官员接到的孔子也是停下脚步,看着天幕只觉得后人解释实在有趣。

宰予问道:“夫子,如此曲解你的意思,为何不生气?”

“哈哈,宰予,要曲解首先要理解,岂不说明后世安居乐业,方有闲心做此乐事。”

当然,如果没有秦国官员不停打听佩剑名字那就更完美了。

秦国官员:怎么这样一解释,感觉他才是虎狼,我们秦国反而民风淳朴。

至于各朝儒生那基本都是大骂有辱斯文,当然也有小部分觉得搞不好这些才是孔圣论语的真正意思,谁知道是不是你们这些世家大族篡改孔圣言语。

[不要反驳我,我们先来想想孔子形象,现在孔子的雕像大多是中等身材,面带微笑,微胖身材,看着和蔼可亲。

而按照史书记载,孔子是一个将近两米的山东大汉,他的父亲可是能扛城门的人,这基因孔子差不多哪里去吧?

何况孔子手下有三千弟子,儒家六艺都会,能弹琴,能骑马射箭,还会剑法。

有的小诸侯国凑这样的军队都凑不出来。

再回过头看刚才的新编论语,是不是感觉很有道理?

如果用这套教育扶苏,那李斯搞不好得天天劝扶苏,公子你冷静点,我李斯才是法家啊,你怎么比我们法家还狠。

可历史没有如果,扶苏死了,蒙恬死了,胡亥登上帝位。]

大秦 咸阳

叔孙通:嘿嘿,后辈你猜错了,历史真的有如果。

“陛下。臣请奏,请让臣等为论语做释注解,孔圣语录正意或已被儒家败类篡改,若如此下去必将祸害天下。”

“准”

李斯:无耻,无耻,你就不怕被儒家中人杀之而后快吗?

叔孙通:哼,大丈夫不能五鼎烹则五鼎食。

[胡亥开始对宗室的清洗,里面结果最好的公子高。

据记载,秦始皇嬴政共33名子女,除胡亥之外,皆死于非命,其中数十人被胡亥虐杀肢解而死,十公主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拔剑自刎,只有公子高自请上书到骊山陵墓为秦始皇陪葬。

胡亥赏了他十万钱然后满足了他的小小请求。]

公子高:后辈,你是不是对好有什么误解?我这还不是死了,搞得我都激动了一下,我还以为胡亥把我留着呢。

扶苏刚接到诏令的某大秦时空

扶苏满带杀意的抽出长剑,将来传旨的两个内侍人头砍下,厉声怒吼道:“蒙恬,传令起兵,杀回咸阳,孤要亲自把胡亥活刮了。”

[胡亥也达到了自灭满门的成就,史称秦灭六国,胡亥灭第七国。

而胡亥通过对宗室的清洗看似增强了自己的权威,其实只是增强了赵高的权威。

赵高更是通过指鹿为马来对朝堂进行清洗,成功架空胡亥。

而李斯这时已经死了。

李斯曾向胡亥建议减轻赋税和徭役,但在赵高的运作下,专门挑胡亥玩乐时候让李斯进谏。

一来二去,胡亥对李斯毫无好感,趁机将李斯打入大牢,更是多次推翻李斯口供,严刑逼供强迫李斯承认自己谋反,随后李斯被腰斩。

而随着李斯和赵高反对者的大规模死去,秦朝这架马车向着深渊一去不复返,再也没人能拉住刹车挽救这个帝国。]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