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3章 朱雄英之死阴谋论

【朱标,史上最稳固的太子,没有之一。】

【当然,很多人觉得朱厚照才是最稳固的,毕竟他就只有一个弟弟,一岁就死了,只有他一个儿子,皇位非他莫属。】

【但是,我们要注意朱佑樘是因为只有一个而已,换句话说可以叫没有选择。

而朱标则不然。】

【朱标出生的时候,父亲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龙凤六年,便让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接受正规儒家教育。

朱元璋称吴王,随即册封朱标为世子,朱元璋登基称帝,朱标随即被册封为皇太子。

而如果不出意外,朱标朱雄英继位,大概是类似文景之治的局面。

可历史总是充满意外。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朱雄英薨逝。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还没从听到马皇后病逝的悲痛中清醒过来,又听到儿子孙子的死讯。

“为什么?为什么?”

“太医快给太子太孙诊脉。”

“查不出病,治不好,你们全家都给朕殉葬。”

朱标也是蒙了……

设想过很多种情况

比如自己登上帝位早逝……

允炆谋反害死雄英……四弟才不得已起兵

谁能想到我居然死的那么早……

雄英死的更早,还走在我前面……

殿上诸臣都快把头埋到地里,浑身颤抖……

太子,您怎么走的那么早……

皇后走了,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

……

大明 洪武三十年

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哭天抹泪。

“太子,您走了五年。”

“您知道我们这五年怎么过的吗?”

“每天上朝都要提前写好遗言。”

“家中常备几口棺材。”

“明明上朝的路这么远,却离黄泉路又那么近……”

“皇后,太子,我们好想你们……”

朱元璋再次听到妹子、儿子、孙子病逝的消息,又是勾起回忆悲从中来。

不过这群大臣还行,妹子们都走了这么久,还是这么伤心,今天不找他们的麻烦了。

……

【朱元璋与朱标用的是同一套班底,同时不再于东宫外另设府僚,方便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各将军丞相辅佐。】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听着后辈的每句话,不禁感到自嘲,这才是天家该有父子亲情,自己和自己的父亲呢?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呢?能够放心的共用一套班底吗?

【同时朱标和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很好,朱标去世之前,还替秦王朱樉求过一次情,朱元璋才把朱樉放回封地。】

【而很多阴谋论说朱棣早有反心,我想应该至少朱标活着时候是没有的。

毕竟朱棣要是想造反,都不用派出军队,王府里面护卫只怕是觉得朱棣得了失心疯,直接按倒在地。

而朱元璋应该很了解得了失心疯应该怎么治,大家也可以问问家里老人,以前得了失心疯是要灌“金汁”的。

金汁也就是粪水。

而朱标在世时候,徐达蓝玉等等大将都还在,朱棣应该是没有信心打过他们的。】

【朱标朱雄英本应该成为文景二帝,朱棣也该踏踏实实的为国守边。】

【可随着朱雄英、马皇后的离世,太子朱标也于洪武二十五年巡视西安回到南京后,便感染疾病,四月二十五日,因病去世,谥懿文太子。】

……

大明 洪武年间

朱元璋来回踱步。

“还没查出来吗?”

“皇后、太子、太孙到底得了什么病?”

没有一个太医敢回话,确实有点小毛病,可不致命呀,怎么就死了呢?

怎么就死了呢?

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的九族可怎么办……

【朱标的死太过于遗憾,而关于三人之死衍生出了一种特别的阴谋论。】

【友情提示:关于这两个阴谋论,博主查到最早的出处是近现代,不超过一百年。

更早的史料包括野史都没有记录。

我这姑且一说,大家姑且一听。】

【首先是朱雄英和马皇后之死,也包括原来的太子妃常氏。】

【阴谋论认为是朱允炆的母亲也就是吕氏下毒害死的。】

……

大明 应天府

“二虎,去把那妖妇给朕带来。”

朱元璋怒不可遏,歇斯底里的说道。

马皇后让太医停下诊断,为朱元璋抚摸着后背。

“重八,后辈都说了是阴谋论……”

“何况,太子妃真有那么大本事?”

“二虎,去吧,就说是我让她来一同观看天幕,莫要吓到她。”

【……首先up主对这种说法是不信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

朱元璋对朝臣的监控是出了名的严。

大臣在家里和谁会面,吃饭位置怎么坐的,乃至今晚和媳妇还是小妾上床,用了多久时间,朱元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那对后宫的管理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很多人说朱元璋重亲情,对后宫监视肯定没那么严……

但朱元璋的亲情仅限于马皇后、朱标,稍多一点就是自家亲戚和马皇后生的儿子。

至于其他的,朱元璋只想说一句:你是谁?我们很熟吗?

包括对自己儿子监视都很严格,譬如秦王朱樉。

这位王爷真的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秦王的称呼。

朱樉在封地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陷入困窘,以至于卖儿鬻女,但是朱樉却下令对三百多余来王府求饶的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在封地搜罗孕妇捉入府中,出征西番又掳走一百五十名幼女,并且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许多被阉割的男童由于恢复不好而导致死亡。

软禁正妃,与次妃在王府折磨宫人取乐,包括但不限于割去宫人的舌头,将宫人埋于雪中冻死、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等。

制作皇后服饰给次妃穿,又将自己的床做成五爪龙床。

朱元璋斥责他:“不晓人事,蠢如禽兽,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最后朱樉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朱元璋亲自为他谥号为“愍”。

导致现在我们默认史上只有两位秦王。

一位是秦王嬴政,一位是秦王李世民。

朱樉要没有朱标求情,可能一辈子就是关在南京的命。

当然他不会死,朱元璋不杀儿子,换成其他人像朱樉一样,早被朱元璋杀了一百遍了。】

【而吕氏若是想要杀掉朱雄英和常氏,那就只有下毒,毕竟正史记载两人都是病死的。

吕氏要想在朱元璋重重监控之下,勾结太医然后成功毒死二人还不被发现,up主认为这个概率和我双色球中奖的概率差不多。

请不要把朱元璋时期代入明朝中后期。

而且朱元璋这个人杀人从来不需要任何证据。

但凡对于吕氏有一丁点怀疑,吕氏早就被满门抄斩了。

在朱元璋心中,自己的妻子只有马皇后,儿子只有朱标,儿媳只有常氏,孙子只有朱雄英。

至于其他人不过是为老朱家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至于为什么有这个阴谋论,实在是常氏和朱雄英死的时间对吕氏太有利了。

因为史料遗失和故意删减,《明史》和《明实录》没有吕氏被册封为太子妃的具体时间。

只有《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

在这一年,常氏去世,吕氏又刚好生下朱允炆,才被扶正。

如果按照阴谋论来说,吕氏至少应该在洪武十年左右下毒,毕竟要是直接暴毙毒死,傻子都知道有问题,那就只能上慢性毒药。

而要完成这件事至少需要最少一到两年的准备时间。

那吕氏起码洪武七年左右就有这个想法。

可洪武七年吕氏连朱标的宫门都还没进去……

至于阴谋论所说吕氏毒死朱雄英和马皇后。

如果说毒死朱雄英还稍微有点逻辑,那毒死马皇后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只要你看过史书,你就应该知道朱元璋对马皇后爱的有多深,更该知道因为马皇后之死,有多少无辜之人陪葬。

吕氏如果真的能够毒死朱雄英而不被发现,要不仅和太医勾结,要和调查官员勾结,还要在朝堂有多数人支持。

那这表明吕氏对整个朝堂的掌控远远大于朱元璋。

那吕氏还毒死朱雄英干吗?

直接毒死朱元璋,做个武则天第二天不就行了?】

【所以博主倾向于这仅仅是个近现代的阴谋论,无稽之谈。

除非有天打开皇陵验尸,确认他们是毒死的,不然up主还是倾向于相信正史。】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