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34章 吾乃诸葛朱棣是也。——七千字补欠更!

感谢“哦吼我的世界盒子里面”“秦婉蓉”“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熊山道的冷厉 ”“银明君”“爱离11”“花莲的绫濑明日奈 ”“霜降i鹭鸶草”“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桑呐”的打赏。

祝小哥哥、小姐姐们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

【在战前分析会上,朱棣轻摇羽扇说道:平安等人固守城池是上策,中策便是出兵观望我军,等我军露出破绽,但是不轻易交战。下策则是直接和我军野战。】

【我便是要让他们出来和我军野战。】

【众将皆是摇头晃脑,盛庸才被我们打的屁股尿流,平安怎么可能会出来?】

【朱棣轻轻摇动羽扇,微笑着摇头,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什么?】

【为什么有羽扇?】

【诸葛家的人没有羽扇像话吗?】

————

大秦 咸阳

七日前,始皇觉得这后辈自问自答,指定有些什么大病?

可今日来看,竟是如此有趣。

————

大明 应天府

“老四,你过来!”朱元璋威严的声音响起。

“陛下怎的又要打棣儿?”马皇后声音带着些许无奈。

“妹子,咱不打他,咱这不是准备学昭烈帝白帝城托孤吗?”

“毕竟诸葛丞相千古忠心无二。”朱元璋略带调侃的声音响起。

只是,陛下,您身后的棍子露出来了。

————

东汉 末年

张飞大大咧咧的往诸葛亮身边挪动。“军师,你这扇子能不能借俺扇扇风?”

诸葛亮不疑有他。“三将军,此扇便送于你如何?”

惹的张飞欢喜不已,大声笑了出来。

刘备、关羽扶额苦笑,三弟该不会以为拿了军师的扇子就能变得像军师一样聪明了吧?

————

万朝时空羽扇倒是风靡了起来。

没有一把羽扇在手,你好意思说自己有文采、谋略无双吗?

文臣武将也照猫画虎学了起来,年轻官员是想说自己智勇双全。

年迈的官员则是想证明自己也是和诸葛亮一样忠心不二,是像他一般可以放心托孤的大臣,自己活这么长绝对不是准备学司马懿。

他们倒是忘了,重要的从来不是一把扇子。

倒是许多时空忙着逃命的司马懿或许是被各朝人士咒骂多了,竟是惹了风寒咳嗽不已。

————

大汉 长安

刘彻也是派人拿了两把羽扇来,一把赐给卫青,一把赐给霍去病。

十岁的霍去病摇动扇子左右摇晃,活脱脱一枚不倒翁,惹的刘彻爱怜不已,抱在怀中亲了一口。

“去病,你说朱棣用的什么计?”

“用人以诱之。”霍去病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

刘彻无言以对,朕当然知道是此计,朕是想问你具体如何实施。

小孩子还真是天真无邪……

“陛下,或是用减灶之法变化而来。朱棣长途征战,此时只需要装作军中无粮,派人去运输粮草,平安等人必会信以为真出兵劫粮道,若是朱棣装的像一些,平安等人或许敢直攻朱棣帅帐。”卫青行礼解释道。

刘彻露出满意的笑容,将卫青左手拉着,右手重重拍了上去。“朕得卫青,如太祖高皇帝得韩信也。”

卫青也只能尴尬的陪笑着,毕竟韩信下场可不怎么好。

刘彻也是反应过来。“卫青,朕不是这个意思,朕是想说如秦昭襄王遇武安君一般。”

额……尴尬。“卫青,朕……”

“陛下,臣懂,臣必为陛下歼灭匈奴之大患。”

君臣相得,刘彻在中,卫青在左,霍去病在右。

卫子夫只感觉自己倒像是个闯入别人家庭,破坏一家三口生活的小妾,与他们格格不入。

怪不得后世人说弟弟才是卫皇后,外甥才是太子。我也就得益于女性的身份,陛才娶了我,陛下其实是为了娶弟弟和外甥。

————

【朱棣向诸将解释计策:

他们看似表面一家亲,实则因当初盛庸对我军胜了一场颇为嫉妒,现在盛庸败了, 他们一定想趁我军刚刚才经历了一场大战人困马乏之际来进攻我军,妄图立功。】

【但仅仅靠这些还不够,将我军士兵散开让他们四处去搜刮粮草,再派士兵乔装打扮混入逃难的河北平民之中,将我军缺乏粮草、士兵分散的消息散播出去。】

【如此一来:南军若是认为我军缺乏粮草,便会直扑而来。】

【若是认为我军并不是缺乏粮草而是需要储备粮草,便会以为我军准备乘胜追击长期围困攻打德州城,他们也必须要出来救援。】

【当初平安和盛庸两军当初未能汇合,是因为我军阻拦在中间,而现在盛庸大败,我军若是要围困德州,他们若是不对我军进攻,逗留在城内,便有旷期失律、劳师费财的大罪。】

【朱棣站起来轻摇羽扇,微笑望着诸将问道:不知亮此计如何?】【诸将回道:丞相果为天人,愿追随丞相光复汉室。】

【呜呜呜……丞相啊。】

————

大明 北京

呜呜呜?你笑的那么开心,你呜呜呜?

虽然朕也很喜欢诸葛亮,但你能不能少加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进去啊?

你知不知道上至三皇五帝下至不知何许朝代都能听见你的话语?你快给朕澄清一下,不然以后朕不仅需要证明我娘是我娘,还需要证明我爹是我爹,我真的是姓朱,不是姓诸葛啊!

姚广孝将茶杯推到气急败坏的朱棣面前,又伸手递了一串佛珠过去。

“陛下,既然阻拦不了,那就学会享受。”

“当成在听别人故事不就好了?”

朱棣脸上止不住的抽抽。

享受?感情编排的不是你是吧。

你还直接用后辈的话来安慰朕?

我看你是故意刺激朕!

侧过头又瞧见三兄弟还在打闹,唉,没一个省心的。

————

【计划照常进行,平安等人有没有被骗到其实不好说,史官也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所以记载肯定不清楚。】

【但正如朱棣计划中阐述的一样,不论朱棣是要北返还是要围困德州,他们都必须出来,哪怕装样子打一下然后偷偷跑路都必须出来。 】

【之前德州兵团被打的屁滚尿流,真定军团尚且可以用被朱棣的疑兵之计骗到、距离遥远来不及救援对南京朝堂解释。】

【但现在朱棣刚刚和德州军团大战一场,人员有伤亡、装备补给都有损失、人困马乏的时候你还不出来进攻一下,那南京朝廷只能怀疑你们是不是和朱棣有所勾结,亦或者你们怯战了?】

【无论是哪种怀疑,都会受到南京的问罪。】

【而且如果朱棣是真的想围困德州,趁着德州兵团大败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德州,局势将会糜烂到难以想象。】

【所以即便平安等人是从太上老君的炉子里出来,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的孙猴子,一眼就看透了朱棣的计谋也无可奈何,只能打。】

【没看出朱棣的计谋打无准备之仗,看穿了朱棣的计谋打有准备之仗,仅此而已。】

————

大明 万历元年

六十九岁的吴承恩有些不确信的问道身旁跟随多年的唯一一位老仆人。

“方才后辈可是说太上老君炉子里出来的孙猴子有火眼金睛?”

听到肯定的回答,不由放声大笑了起来。

“吾一生功不成名不就,未曾想老来一本书倒是流传后世。”

伸手将佩戴多年的玉佩取下,递给仆人,命他拿去换些钱,买几坛子好酒来喝。

待到仆人出门,又思索起来,不知后辈可知吾之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

【而且此时真定兵团总兵力大约在十万左右,燕军战前大约七到八万,又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人员损耗颇大。】

【虽然打仗不是单纯靠人多就可以赢,但平安虽比不上朱棣,也是一名基本合格的将帅之才,手下士兵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心一横,沿着浮沱河东进准备进攻朱棣。】

【南军行进七十里左右,就被燕军斥候探查到,黄昏时分汇报到朱棣处。】

【朱棣一拍桌子,命令全军渡河。但手下将领皆是劝阻,毕竟即便是我们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也是尽量能不打夜战最好不打,何况是在那个深夜伸手不见五指、多数人患有夜盲症的年代。】

【但将才和帅才想的岂能一样?朱棣认为机不可失,好不容易才用记将真定兵团骗出城来,若是今夜平安等人突然撤回真定,难道我们还要去攻打真定城?】

【真定城防坚固、粮草众多,即便我军损兵折将都不一定攻打下来。】

【遂命令骑兵沿左翼上游过河,步兵辎重等等从下游水浅的地方过河。】

【兵贵神速,渡河之后朱棣再一次一马当先率领三千骑兵为前锋军向西推进二十里,很快就发现了南军的前哨部队,但时值深夜,双方应该没有发生战斗,或者只是发生了一场小规模遭遇战,平安等人稍稍后撤至滹沱河以南的藳城一带。】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听着后辈讲述朱棣再一次一马当先冲锋在前,露出无比羡慕的神情。

朕都快忘了上一次骑马领兵作战是什么时候?打仗的滋味朕都快忘了。

魏征打眼一瞧,就知道李世民在想什么,站了出来。

“臣以为此事不可如此行。”又挥动着双手大声说道。“臣再说一次,此事不可行,不可行!万万不可行!”

李世民扶额苦笑,朕都还没说出来,就想了一下而已,何至于此?

“朕什么都没说啊。”

魏征仍然挥动着双手。“不可行,绝不可行!”

“好,朕保证以后不御驾亲征。”李世民有点蔫了。

却见魏征突然停下双手,满脸笑意,行大礼参拜。“陛下圣明。”

诸位武将也是行大礼参拜朗声附和。

“陛下圣明。”

————

【次日双方前哨交战,应该是双方派出来负责勘测地形的骑兵爆发了数次小规模交战。但从中午打到晚上,双方都没有重大斩获。】

【但即便如此,朱棣仍然还是保持了好习惯,夜晚降临又率领数十名精锐亲卫再次进行勘测探查,当然他也害怕敌人趁着夜色连夜跑路回真定。】

【但真定兵团并没有跑,誓要野战打赢朱棣,一雪前耻。】

【决战地点也是平安等人精心挑选的,滹沱河北面几公里有一条木刀沟。】

【名字是沟但其实是条大河,摘录一下如今的数据:全长92千米,河宽60~400米,流域面积2 500平方千米。】

【这还是如今建设大型水库夏秋泄洪,冬春断流的情况下。】

【而朱棣时期并没有大型水库管控流量,即便到了清朝,清嘉庆年间每到秋季,遍地苍绿可掬,声若江南景色。但到盛雨期,常因水势过大,宣泄不及,每每破堤为害,水患频发。】

【河宽比今天更长,而滹沱河和木刀沟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仅四公里,平安等人决定在此组建一个坚固方阵,并且为此准备了一件秘密武器,可以随时拆卸组装高度约十米的木楼。】

【平安在阵中架起数丈高楼,登楼实时了望指挥。】

【这一装备防的就是朱棣擅长的迂回战术,燕军的任何迂回动作、增兵情况尽收眼底。】

【而如此狭长的地段燕军如果无法迂回,便只有硬碰硬冲击南军阵型。】

【中门对狙,看到底谁的枪又快又狠。】

【次日两军摆开阵势。】

【朱棣轻摇羽扇,微笑说道:小小平安,可笑可笑。诸将,且看孤如何破敌。】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站在朱棣背后,看着他作画,朱棣冷汗直流,越画越四不像。

“老四,你确定你画的是龙?”

“哎呀,怎么流汗了?”

“累到了是吧?来人啊,拿把羽扇来,给我们的燕王殿下扇扇风。”

朱棣听的声音,越发紧张,画的本来像条长虫,改来改去倒有些像蜈蚣了。

宫人将羽扇拿来,朱元璋亲自扇起风来,吓的朱棣跪倒在地。

“爹,怎能如此,于礼不合啊。”

朱元璋不气不恼,仍然微笑着扇动羽扇。

“老四,起来,继续画。”

“咱虽然废了丞相,但如诸葛亮一般的臣子咱还是很喜欢,很想要的。”

“咱这是沾沾你诸葛朱棣的喜气,盼着咱大明出几个诸葛亮一般忠心的臣子。”

“你接着画,你什么时候把龙画好了,咱什么时候停!”

“重八,咱也热了,你来给咱扇扇。”马皇后声音响起。“哪有爹给儿子扇风的,莫让人看笑话。”

朱元璋对朱棣冷哼一声。“给咱好好画,什么时候把龙画出来,什么时候停下。”

又眉眼带笑的走到马皇后身边轻摇羽扇起来。“妹子,咱给你扇,不过你答应咱一件事。”

“你不准走咱前面!”

“陛下是皇帝不当了,准备改行做阎王爷了?”马皇后打趣道。“生老病死的事,谁又说的清楚?”

“都说皇帝万岁,皇后千秋,可哪有万岁的皇帝、千秋的皇后?”

“莫心忧我,此生能嫁于你,我便知足了,你倒是好好寻些名医、能工巧匠,看能不能把后辈所言大蒜素治出来,不仅救了标儿、雄英,便是天下百姓亦能受益。”

朱元璋也不反驳,自顾自的给马皇后扇着羽扇。可咱就是舍不得妹子你走,自爹娘兄弟走后,咱唯一的亲人就是你,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生则同眠、死则同穴。

朝臣不敢抬头张望,心中感叹不已,天家亲情如此亘古未见,皇后我们也舍不得您走啊,还有太子您也别走啊。

想到伤心之处更是落下泪来。

你们走了我们可怎么活啊?

————

【燕军正面进攻,但朱棣的帅旗在东北角出现,对东北角猛攻,薛禄则从右翼进攻。】

【平安下令发强弩射击,燕军伤亡众多,燕军打半天没打进去。平安则命人对右翼进行反突击,包围薛禄。】

【在明实录、明史等记载:平安是直到战败之前都在高楼上,但在薛禄列传中记载:包围薛禄的军队是由平安亲自率领。】

【有可能是平安见战局稳定燕军无法突破之后亲自率领辽东铁骑对薛禄实施了一次反突击,然后又再次登上木楼继续指挥。】

【并且几本史书都记载了薛禄是几乎被俘虏。】

【明史记载:被俘,押解途中趁机反杀逃出生天。】

【明实录记载:几近被俘,奋力搏斗,才免于被俘。】

【平安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到朱棣的大纛帅旗在东北角猛攻,但他想不到朱棣来了一出灯下黑。】

【朱棣仅率了几百名精骑沿着滹沱河向真定兵团后方迂回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平安没注意到这里军队无法两种原因:一、视野盲区,二、朱棣一开始就从未出阵,有人带着帅旗在东北角假装朱棣本人在场进行猛攻。】

【毕竟平安也不是鹰眼,也没有高倍望远镜。自古以来帅旗在何处,主帅就在何处。】

【能够使用将帅旗和主帅分开来进行迷惑敌人的计策,无非两种人:超有信心的帅才和蠢如家猪的蠢才。】

【而朱棣则是超有信心的帅才,结合事后朱棣将帅旗送回北平,让朱高炽好好供起来的情况下分析,朱棣应该是将帅旗和主帅分开来,每次进攻都有人带着帅旗猛攻,让平安误以为朱棣在亲自进攻。】

【不要觉得几百人数很少,起不到什么作用。】

【几百披甲重骑兵指挥得当撵着几万步兵跑是有许多先例的。】

【比如张辽张文远八百破孙权十万。】

【虽然具体情况不一样,可大差不差了。】

————

东汉 建安五年

再次听到自己八百破孙权十万的张辽哈哈大笑起来,实际肯定不是八百打十万。

但偏偏就被后辈人记住了,哎呀,我也不想的,这算什么战绩吗?

还没有当初打胡人难度大!

可惜现在忙着打袁绍,不然真想试试六百人能不能打败孙权大军,亦或者可能三百就行?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建安二十年才登山脱险的孙权悔不当初,七日前后辈称我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所破,我还以为是后人夸大其词,没想到竟然是真的,明明我已经做了万全准备,怎么就输了呢?

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感应一般,一句脏话脱口而出。

“娘希匹”

“十万不行就二十万!”

“二十万不行就三十万!”

“合肥一定要打下来,我还要把合肥城推倒!”

建业就是南京,南京就是建业,怪不得脏话能穿越时空。

————

【南军后军可能没有预料到朱棣竟然再千里眼平安的紧紧注视之下竟然还能迂回成功,后军防线瞬间被突破。】

【朱棣大吼一声:随吾诸葛朱棣直奔司马懿四轮马车!】

————

大明 北京

朱棣已经决定享受了,既然阻止不了嘴臭的后辈,又何必斤斤计较?

嘭,嘭,嘭,嘭,嘭,嘭。

可怜的茶杯,可怜的青花瓷。

————

【朱棣大军直奔南军最明显的帅位十米高楼而去,擒贼先擒王。】

【平安急忙从高楼下来,差点就被燕军生擒,朱棣几百人马就像搅屎棍一样搅的南军阵型大乱。】

————

大明 北京

“朕不是,你tm才是搅屎棍,你全家都是。”朱棣发出了最恶毒的诅咒。

“唉”姚广孝叹了口气。“陛下,棍子总比那个要好些。”

朱棣也是反应过来……直娘贼,这都什么破形容词。

————

【南军失去中枢指挥,后方又被朱棣突破,喊杀声四起,前线以为后方被破、主帅被杀,军心大乱,四顾逃命。】

【此战燕军斩首六万余,并且一路追杀至真定城下,生擒南军都指挥邓戬、陈鹏等人,而平安、吴杰也是在亲卫拼死保护之下使出了南军惯用技能。】

【单骑入城。】

————

大唐 长安

“彩!”李世民看到朱棣又是再次胜利,也是喝彩起来。

“敬德、知节、叔宝、君集,若你们是南军,怕是也打不过朱棣,他可真是天生的将帅之才。”

几人哈哈一笑,拱手行礼。

“吾等不如朱棣也,但若是朱棣遇到陛下,怕是敌不过陛下一个回合。”

惹得李世民也是哈哈大笑,连说太过夸张。

魏征喃喃自语:“一群马屁精。”

“玄成(魏征的字),你在说什么呢?”

“臣说,诸位将军高见。”

————

【当然,在明实录记载此次朱棣又是再次使用了风伯专用技能。】

【在对后军防线的进攻中,朱棣又是再次念出那句古老的咒语。】

【你们还记得一八年的夏天吗?】

【刹那之间,起风了。】

【风之子乘风而起大破敌军。】

————

【但这场风如果有,也并不能掩盖朱棣此战的智谋和胆略。】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丞相说过一句话:

高明之统帅不仅要善用兵将。

还要观天时、明地利、懂人生,料事如神、熟读兵法、统帅万军、游戏自如。

然而仅如此仍未明将帅之道也。

兵者有可见之兵,有不可见之兵。

可见之兵者荷戟执戈,肉身之士。

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

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

何时虹藏不见?何时雷始收声?何时土润溽暑?何时雾霾蒸腾?

如此只需谙熟于胸、融汇于心、运用得当便可胜于百万雄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棣战斗的每次大风,无非几种情况:要么是通过观察天时而来,要么是为了增加天命所归加在史书里。要么他真的是风之子。】

【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相信第一种和第二种。】

【第二种自不必多说,但第一种是真的越发显的朱棣的统帅能力,即便能观察天时,但风往哪里吹可由不得他,同样的风朱棣抓到了机会,而平安等人没有。】

【除非朱棣真的是风之子,能够控制风吹的方向。】

【并且《明实录》《奉天靖难纪》《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平安几乎被朱棣要生擒,突然刮起风来平安才得以跑掉,这场风反而救了平安。】

【但《明史.平安列传》却把这场风时间提前了,说平安的高楼被大风刮到了,所以南军大乱,仿佛风一刮起来燕军就胜利了。】

【文人的嘴,骗人的鬼。】

————

大明 北京

朱棣放下手中东西,看向满目狼藉的地面显得伤心欲绝,朕砸早了,这可都是钱。

你下次要夸朕强就直接夸,别搞什么欲扬先抑,朕年纪大了,受不了这些刺激。

————

大明 福建

罗贯中将手稿翻来覆去查看,愣是找不到这几句话。

好呀,原来是你们后辈改我书,往里面加词。

太过分了,都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不问自取是为贼也!

你们会被辱骂的!

算了,我心地善良,受点累,我把这几句话加进原稿里面去,免得有人说你们瞎改经典。

————

【此战朱棣绕后的只有几百精兵,所以平安麾下的骑兵肯定跑了一部分,但是步兵近乎被全歼,或被燕军斩首,或被燕军俘虏。】

【真定军团也步了德州军团后尘,至少短时间内已经丧失大规模野战的能力。】

【但朱棣并没有选择攻克真定和德州,直扑原先由真定兵团保护的邯郸补给线。】

【广平府破!】

【大名府破!】

————

PS:郑重警告:下一章是奇奇怪怪的翻译(类同始皇卷),不喜欢的朋友就不用点开了,等后天的更新。

喜欢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