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487章 纲常可乱乎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487章 纲常可乱乎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04:39 来源:书海阁

不知不觉,一碗热粥下肚,秦狄稍有心安。只要肯开口吃东西,其他事情都好解决。

高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两个人就在沉默中这么坐着,眼看天就要亮了。

“朕先回宫换身衣服,稍后再来给祭奠翔儿。”

秦狄缓缓起身,打破两人之间的沉默。

“陛下贵为天子,哪有君王祭奠臣子的道理。陛下的恩情,民妇心领了。”

高母虽为女流之辈,也算知书达理之辈,不敢说饱读诗书,三纲五常的道理,却也明白。

古往今来,确实没有出现过君主祭奠臣子的先例,因为这样乱了君臣父子上下纲常,能够委派他人前往吊唁,对臣子而言,已经是莫大殊荣。

“翔儿不仅是朕的义子,更是大汉的功勋之臣。朕就是要以此昭示天下所有人,大汉朝廷,不会忘记每一位功勋之臣。”

“好了,你在歇息片刻吧,朕先回宫。”

说完秦狄迈步离开,屋内只留下高母一人,黯然神伤。

天光逐渐放亮,高府内也变得喧闹起来。由礼部调来的数十人昨夜就已经到位,只是得知皇帝在府内,一直在旁待命。如今皇帝离开,他们则开始操办忠勇王高翔的丧礼。

高翔是皇帝义子,又被追封为忠勇王。礼部这些官员也心知肚明,这是皇帝为文武百官树立的一个标榜。葬礼规制则按照王侯将相的标准,自然不会寒酸。

两个时辰后,天光早已大亮。高府门前的马车越聚越多,文武百官也都陆续前来吊唁。

高翔在朝中并没有什么人脉,也谈不上有什么情谊。甭管高翔多大,在世时什么官职,现在他是皇帝追封的一个忠勇王,按照规制,他们理应前来吊唁。

他们如何吊唁暂且不提,第三天的时候,高翔入土为安。葬礼出殡,以及寝陵的修建,陪葬,完全是按照王爷的规格。由于没有子嗣,由他在世时统帅的军中兵士为其披麻戴孝。高翔的葬礼,轰动整个京都。

延禧殿。

高翔的葬礼虽然结束,但那些阵亡兵士的后事却还未处理。秦狄看着兵部上报的阵亡兵士名单,剿灭越国的这一场战役,前前后后不到一年时间,共计有三十三万人阵亡。其中大汉兵士阵亡十三万,越国归降兵士阵亡二十余万。

二十三万人仅仅是军中在册兵士的阵亡人数,按照各地官府反馈回的情况,幽州、徐州被屠杀的无辜百姓,将近十余万。这还不算那些流离失所逃往他乡的百姓,仅仅是死亡人数。

荆州,原本是一个极其富庶的州府,人丁兴旺。当初秦狄登基后,曾统计过各州府的人口数量。荆州上奏的人数为四十万。而秦浩抵达荆州时,实际总人口高达百万。

当时的荆州大军,就有二十余万,后来战事失利,又陆续强征二十万男丁入伍。仅荆州一州,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就投入了四十万大军。后来随着赋税的增加,荆州百姓不堪重负,奔走他乡,导致荆州人口数量锐减,现在倒是符合当初梁王上奏的人数,四十万人。

其实百姓异走他乡对秦狄而言,并不是什么致命弱点。他们就是再怎么东走西窜,终究没离开大汉。无非是从这个州,逃往了另一个州。只要各地州府单独实施一些惠民措施,相信用不了几年,离开的人还会陆续回来,正所谓故土难离,正是这个道理。

相对而言,滨州情况就好了许多。滨州王丰炎是率兵出征,虽然也损失了将近三十万大军,滨州却不是主战场。杨世荣统帅的大军攻入滨州时,也并未刻意为难普通百姓,所以这里的百姓过的还算安稳。

单看大汉境内,幽州、徐州、荆州损失确实惨重,若从整体战果来看,大汉此役斩获颇丰。不仅消除了隐患,荆州和滨州的疆域管辖,重回皇帝手中。

越国被灭,才是最大的收获。其辖下的近两百万民众,尽归大汉所有。越国境内的银钱珍宝,更是超出了秦狄的认知。说的直白些,越国一战,所获得的银钱,相当于朝廷五十年的正常税收。

除此之外,便是前后归降和俘虏的兵士,高达五十万人。人数看起来似乎不少,但真正有作战能力的,只有不到四十万。四十万大军现在已经分为了四个军团,分别由杨世荣、何奎、喹莫、莫厝统帅。

何奎在彻底平定海州东南部后,便接到了皇帝密旨。命其麾下统帅的大军,驻守沿海练兵,等待旨意。

根据兵部初步整理的数据来看,此役多方歼敌,共计七十余万。真实歼敌数量,只多不少。

秦羽也早已抵达滨州,成功接管杨世荣手中兵权。对于这一点,杨世荣似乎早有准备。秦羽这边刚一开口,杨世荣想都没想,将早就准备好的兵符上缴。交接完兵权的杨世荣,奉旨前往京都。

梁都张琛也得到皇帝旨意,命喹莫护送那些曾被沙哲羁押的人,一同前往京都。至于究竟有什么事情,旨意中并未提及。

看完兵部上奏的奏章,按照之前制定的政策,做出批示。阵亡将士家属除可领取正常抚恤金外,每人额外补助银钱五两。那日看到高母那副伤心欲绝的模样后,秦狄才做出的决定。

朝廷现在缺的不是银钱,而是人和民心。

现在的大汉,即便算上新生婴儿,全境人口也没有突破千万。所以说现在的汉朝,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说地大物博,确实没错。说地广人稀,更没错。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短期内恐怕无法做到。秦狄衡量再三,做出个惊人决定。

支持阵亡兵士的遗孀改嫁他人,支持丧偶妇人再嫁。秦狄心里清楚,若想让大汉变得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打破世俗常规,不能被这些繁文缛节所束缚。

当然,他也知道,这份旨意下达后,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还会背负一个荒淫无道的骂名。对于这些虚名,他看的并不重。非常时期,就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这道旨意并未经过三省传递,而是由皇帝亲自下发到各州府。秦狄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担心那些老顽固会以古法旧历上谏。

负责传旨的锦衣卫全部离开京都后,秦狄才命杨光将此消息,告诉三省各部。

果然不出秦狄所料,杨光这边刚刚回来,外面值守的太监就来回禀,魏征丞相及几位大臣请求面君。

“朕没空,不见。”

秦狄头也没抬,直接回绝。

用脚趾头都想得出来,这群老顽固,必会拿三纲五常为题,大做文章,其目的,也不过是上谏皇帝,收回成命。

喜欢截胡太子,我称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截胡太子,我称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