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太子,我称帝 > 第763章 商道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763章 商道

作者:煮酒笑余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04:39 来源:书海阁

“你们也都坐吧,不必拘谨。今日就将朕看作是你们的朋友,朕就当作是朋友间的畅谈。”

见他们过于拘谨,秦狄放下皇帝架子,脸上闪过笑意。

不怪他们拘谨,都是些普通百姓,只是在某一领域有所擅长。此前并未见过皇帝,这些人是张琛安排没错,却从未见过张琛,他只是下令,就近安排调配到南疆应急之用,他们见过最大的官,仅仅是所在郡县的县令而已。

昨日酒宴远远看到皇帝,与今日如此近距离的相处,感觉完全不同,说一点都不害怕,纯属扯淡。

“小人是个铁匠。”

看到皇帝的眼睛看向自己,其中一人只觉得双腿一软,心中一紧,结结巴巴的说道:“小...小人是...是个铁匠。”

“铁匠,不错,南疆的冶炼锻造技术极其落后,平时都打造些什么物件。”

“回...回陛下,小的会打造的东西挺多,只要能说出来,小的基本都可以打出来。”

“哦,这么说你还挺厉害的嘛。很好,今后要毫无保留的将你掌握的锻造技术,传授给南疆人啊,说不定百年之后,你就是南疆铁匠的祖师爷了。”

秦狄故作轻松,本想说倾囊相授,又怕他听不懂那些文雅词汇,索性以最直接最接地气的方式和他们闲聊。

果然,他的话音落下,几人脸上泛起憨厚笑意,气氛便轻松的同时,也不再那么拘谨。

“小的擅长种地。”

其中一人开口,说完后似乎感觉种地并不能凸显出自己的能耐,刚想继续补充,就听有人说道:“种地算什么本事啊,我也会。”

“你们别看只是种地,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我种的地,收成至少会比别人高两成。如果风调雨顺,说不定还会高出四成嘞。”

他这么一说,秦狄不由想到宋时,据说经过他的改革,田地收成的确有所增加。

“算本事,这绝对算本事,而且还是实打实的真本事。老百姓活着最离不开的就是个吃,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干别的活。你和我们说说,你种地的收成为什么会比别人高,有什么窍门?”

听到皇帝询问自己,那人更是兴奋,说道:“咱们老百姓种点地,全指望靠天吃饭,田头地间除了不能干旱,更不能长草,还要时不时的给田里的秧苗松松土,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什么季节,地里种什么东西。还要了解秧苗的习性,有些粮食耐旱,可以种在地势高的田地里,而那些不耐旱的粮食,就要格外注意了,万一老天爷不下雨,种在地势低洼的地方,自己挑水也省些力气不是。”

“话糙理不糙,说的很有道理。一年有四季,如果利用好了,每个季节都能有收获,田地不能闲着,要好好的利用起来。”

“陛下说的太对了,小人就是这么做的。”

得到皇帝的认可,他显得极其高兴。

一个时辰后,秦狄对几人有了新的了解,铁匠,耕种,纺织都有所涉猎,这三样目前是他最需要的。尤其是耕种纺织,每一样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就在他即将返回书房时,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看向那位铁匠。

“你知道什么叫做打铁花吗?”

面对皇帝询问,铁匠愣了一下。这三个字,无论哪一个字拿出来,他都明白。三字连在一起,脑袋里一片空白。

见他发愣,秦狄再次落座,说道:“锻造铁器时,应该先熔炼铁水,朕说的没错吧。”

看铁匠木讷的点头,秦狄继续说道:“你有没有将那些铁水打飞的经历?”

“打造器物时,这种现象经常会发生,以前稍有不慎就会被打飞的火花烫伤,时间长也就有经验,可以避开。”

得到铁匠的回答后,秦狄当即明白,转头看向范老。

“派人去堆砌一座熔炉,让他去熔炼些铁水,朕晚上要用。”

“陛下,您要打造什么,小的这就去准备。”

铁匠听到皇帝的吩咐,当即来了兴致。能为皇帝打造器物,这是多少辈子才修来的福气。

“不急,你只管备好铁水就行了。”

秦狄转身离开,朝着书房而去。

来到屋内,已经有人将他们各自想法记录成册。秦狄落座,看着面前记录的内容,仔细看了起来。

除了茶叶一项,他们所选的范畴,都以吃穿为主,其次便是一些小玩意。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他们此行带来的货物,以布匹棉帛为主,再有就是些首饰,只能满足这几项。

秦狄抬眼在众人脸上扫过,口中深吸口气,眉头轻挑。

除了公孙家的人,其他人没有那么财大气粗。南疆人不使用银钱,想要打开南疆市场,只能以自己的货物换取对方货物。

换来的货物拿到其他地方贩卖,贩卖的银钱换成货物,再次运送到南疆。按照这个逻辑长此以往的发展,依旧不能摆脱以物换物的尴尬局面。

“你们这样的计划不行啊,以物换物,完全就是小打小闹。往返一次加上你们贩卖货物的时间,至少半年。这样做确实可以盈利,不过是蝇头小利而已。”“朕建议你们可在南疆直接设立分号,更要组建自己的的商队。将货物源源不断的送到南疆,将南疆的货物运往各地贩卖,而不是局限于一次一次的搬运。”

听皇帝说完,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壮着胆子开口道:

“陛下,小人们虽说是商贾,实在是无力斥巨资组建商队啊。此地距梁都千里迢迢,途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实难估量。,小人们可以不挣钱,若是一直赔钱,家底实在支撑不了多久。”

“陛下,我等并非图利,亦甘愿适度资助南疆。然我等皆为小本经营,着实无力组建成规模商队。”

并不是囊中羞涩无法组建商队,而是南疆的道路崎岖坎坷、阻碍重重,商队若要通过,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极为不便。所谓“可以不挣钱”,不过是嘴上的客气话罢了。一旦真的组建起商队,所挣的那点微薄利润,恐怕也所剩无几了。

秦狄静静地坐在桌前,听着他们的话,目光凝视着桌面的那张纸。他们是商贾,作为一个商人,利润和商机才是他们的追求。

他脑袋里快速思索着,目光闪动,最后落在公孙家派出的那位商贾的身上,脑海中灵光乍现。

“你叫什么?”

“回陛下,小人贺幛。”

“贺幛,由公孙世家牵头,组建一支商队,负责南疆境内所有货物的往返运输,你可有异议?”

贺幛想都没想,直接应允。

“组建商队,公孙家自当仁不让。不过…其他商贾的货物若想借我们的商队运输,恐怕要支付些许银钱才行。”

秦狄:“此话倒也有理,商人嘛,考虑利益乃是人之常情,组建商队,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获利。今日也都在场,你不妨说说,为他们运送货物,想收取多少银钱。”

贺幛:“不多,小人只取所运送货物盈利银钱中的一成。”

秦狄:“盈利的一成,倒也还算公道,你们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妨都敞开了说说。”

“若有商队负责运输,小人愿拿出货物一成盈利,作为商队酬谢。”

“我觉得此法可行,有商队负责运送货物,我等便可长期留在南疆,省去了不少麻烦,我也愿意拿出盈利所获的一成作为酬谢。”

“一成,确实不算多,价格合理,算我一家。”

“一成酬谢没问题,若是货物在运送的途中受损,这份损失算谁的呢?”

用盈利银钱中的一成酬谢来运输货物,他们倒是欣然接受,可是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

听到他们提出的问题,秦狄并未开口,而是看向贺幛。

贺幛:“呵呵,各位不必担心,既然将货物交给我,贺某便会尽最大努力,保证你们货物的安全。但这一路的艰辛,各位都曾亲身经历,且南疆天气多变。所运输货物若在途中损坏,从而导致无法贩卖,可按照货物的收取价格,赔偿三成,剩余的七成,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导致货物遗失,我会按照收取货物时的全价赔偿,诸位以为如何?”

听了他的这席话,屋内众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秦狄则眼前一亮,贺幛的想法,倒是与前世的物流相似。

“只赔偿三成,是不是少了点。”

“何止是少,简直就是少到离谱。我们将货物交到你手中,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增加了我们的风险,这样一来,我们谁还敢收取大宗货物,收的起也赔不起啊。”

面对他们的讨论,贺幛没有丝毫慌乱,脸上浮现笑意。

“诸位,我这里还有一个办法,无论你们运送多少货物,我都可全价赔偿。不过这个费用,就要另当别论喽。”

得知可以全价赔偿,屋内众人的目光全部投向贺幛,等待着他的下文。

“这第二个办法倒也简单,诸位只需要支付货物盈利的两成银钱,无论你们的货物有多大的价值,贺某都可以按照收取货物的全价赔偿,不会让诸位有一文钱的损失。”

此话一出,屋内众人顿时炸开了锅,这样的办法,他们闻所未闻。

秦狄则暗暗点头,怪不得公孙蓝瑶当初将贺幛派往越国,他经商头脑远胜常人,其目光更是长远。他说的这些,不正是前世很常见的快递保价。两者之间虽有些出入,其逻辑基本一致。

“两成作为运输费用,这价格就有些高了。”

“还在接受的范围内,他要的是盈利的两成,并非货物本身价值的两成。”

“如果能全额承担我们的损失,两成的利润倒也可以接受。”

“贺掌柜,倘若支付两成利润给你,当真可以全额赔付。”

听到有人询问,贺幛直言道:“贺某说到做到,公孙家的生意,向来一诺千金。每次货物运输前,都会与各位签订文书。此法只是一种选择,如果不怕货物受损,依旧可以支付一成,选择的权力,在诸位手中。”

“敢问贺掌柜,赔付的银钱,何时会到我们手中。”“这位掌柜的问题问得好,也最为关键,只要核实无误,两个月之内,必会全额赔付。”

“此事你们不必商议了,贺幛此举会在官府备案。倘若你们的货物真的出现损坏或是遗失,需赔付者可先行协商,若有什么不满之处,可前往官府解决。朕有一点需要声明,倘若有人投机取巧,虚报数额,官府自然也会追究其责任。”

“至于其中的详细章程,你们可私下商定,商定好后,送到官府留作记录,以备有纠纷时可随时查阅。”

眼看天色渐晚,秦狄实在不想听他们讨论这些琐事。商队有了,商会自然也要有。

“朕决定成立南疆商会,由朝廷直接管控。今后南疆与中原的货物往来,只有商会内的人才有资格参与运输。如果没在商会,私自运输货物往返两地,一经查实,查抄所有家财,此生不得经商。”

“商会里的商贾不仅可以自由运送往来货物,亦可监督其他前来经商商贾。尔等乃首批赴南疆经商之商贾,朕特赐尔等盈利之机。此后,想要加入商会需缴纳白银二十万两。”

闻听此言,众人双目纷纷圆睁。他们都是生意人,何其精明。皇帝的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即便他们不开设商铺,哪怕只靠运输往来货物这一项,就会挣得盆满钵满。不仅如此,皇帝随口说的一句话,他们就成为了南疆商会,直接省下了二十万两白银。

“草民叩谢陛下隆恩。”

众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心中更是万分激动。

“平身吧。想要挣钱,就要先学会投资。南疆地大物博,可贩卖的东西远不止如此。”

秦狄晃了晃手中那张记录着他们贩卖物品的纸张:“南疆境内有许多桑树,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只需耗费些本钱,将养蚕的技术传播给南疆女子,只要她们掌握了养殖技术,再购买些蚕卵孵化。待到一两年后,蚕丝的数量相当惊人呐。说不定以后就连宫内所需蚕丝,也需要到南疆采购!”

秦狄说的这些,他们不是没想过。前往神女寨的路上,曾见过桑树。后来听说南疆并无养蚕技术,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原因也很简单,前期的投入太大,短期内看不到回报。

现在此事经由皇帝之口说出,那就不同了。能在皇帝面前露露脸,花点钱都不叫事。普天之下,想见皇帝的贵胄多如牛毛,即便花钱他们都不一定有这个机会。

“草民愿投资一万两,支持南疆养蚕。”

“草民愿投资两万,同时请养蚕能手前来传授养蚕之道。”

“草民也愿投两万,请陛下允许。”

商贾们争先恐后的想要得到这个机会,被秦狄抬手打断。

“此事你们人人都可参与,朕刚刚说了,南疆物产丰富。想要赚钱,尔等不妨好好与南疆人多多接触,也好了解他们所需。”

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让众人不要将目光局限于眼前看到的东西。现在的南疆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仅靠他们选定的那些东西,十年八年也未必能改善南疆经济。

南疆虽无经济,山林中的天材地宝数不胜数,尤其是药草,董平现在每日除了早晚照料公孙蓝瑶外,根本就看不到影,漫山遍野的寻找药草。

此次南疆之行,让他看到了许多古籍上记载的药草,对董平来说,南疆就是一个天然宝库。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贵木材。更重要的一点,这里有含金量极高的金矿,那可是肉眼可见的财富。如果没有发现金矿,秦狄可能早就返回了梁都。

喜欢截胡太子,我称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截胡太子,我称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