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 第171章 神都变化广正欲开源节流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第171章 神都变化广正欲开源节流

作者:郭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12:22 来源:书海阁

九月中,贾蓉的郡王服饰终于下发,同时,贾蓉为秦可卿与薛宝琴请封的旨意终于下发。秦可卿成为了琉球王妃、薛宝琴为侧妃!

琉球王府自是庆贺了一番,其他人不提,贾敏也带着林黛玉、薛姨妈带着薛宝钗等也前来庆贺。

虽然两府分宗,但是,贾蓉一家与林如海一家的关系却并没有变化。甚至因为其他一些关系,林如海一家与贾蓉一方的关系,还要更近一些!至于荣府,不过是割裂不开的亲情牵绊着而已!

同理的也包括薛姨妈,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哥哥姐姐对自己家的算计!虽然无法断绝关系,而且薛姨妈也不是心狠之人,但敬而远之,却还是做的到的!但薛家的性质决定了需要一个靠山,既然王家与贾家不能依靠,那么依仗薛宝琴的关系,投靠琉球王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即便现在的琉球王府不被待见,但是那是中上层的事情,暂时还影响不到薛家这一层次!

在宴后的交流中,薛宝琴也与薛姨妈、薛宝钗做了告别。

言道她三个月后就要赶往封地,再见面不知又到何时了。说到伤心处,姐妹二人抱到一起痛哭。

有道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离开琉球王府,薛宝钗就劝告母亲与哥哥,把一部分产业转移到琉球,不为别的,就为了给薛家留一条后路。二人听毕,也都赞同!

而薛家的动作,也自有人报给贾蓉。

贾蓉微微一笑,吩咐一句,“主动配合,静观其变!”薛家只是为了退路,不像威武侯郭崇明一样,是真的投靠!与其相似的还有俞幼龙。也是派了族弟带着庶子,加入了贾蓉的琉球移民!无他,家族存活之道而已!

至于神都中与贾蓉亲近的其他勋贵,则是至今无人真的表态,甚至分支留有后路的都没有!一是,他们仍旧对大庸以及广正帝抱有希望。另一个就是故土难离!人之常情罢了!

而通过贾卫的暗中查探,真的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留给侯孝康的联络地点却有人在暗中监视。贾蓉一点儿也不着急,不过是一个生物人假扮的,开杂货铺的老鳏夫而已。其他几家也是类似!都是孤身一人。周围都另有接应!

同时,关于荟芳园的事情也终于有了结果。

最终还是荣府拿出了四十万两,从贾蓉手里买下了荟芳园!贾蓉没在其中赚钱,但也知道荣府这次也算是出血了。

这下荣府本就不健康的财政,更要捉襟见肘了。以前要不是贾蓉帮衬,早就出问题了,现在两家分宗。以后,荣府就难过了!

而且,贾蓉怀疑,荣府现在的当家人脑子是不是昏了头,要是以前还罢了,贾家有二春连带着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接手荟芳园,还有利可图。现在,二春离家。其他三人,年纪已经接近临界!巧姐儿又太小,远远不到时候。荟芳园在现在的荣府手中就是鸡肋而已。还是持续吞金的鸡肋!

是,接手荟芳园是有好处!现下的荣府,既没有实力,又没有人员可以承接这份好处,最终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

这些,贾蓉都冷眼旁观!

十月初,神都皇宫再度传来报丧的钟声。甄老太妃在宫中病逝!

得知消息的贾蓉立刻知道,甄家要完了!

自从贞康帝死后,甄家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由于甄老夫人与甄老太妃依旧存活。甄家才苟延残喘,并未被广正帝清算!现在两个支柱一下子都倒了,甄家有难了!不过,眼下甄老太妃刚刚离世,广正帝还是要脸的。短时间内是不会动甄家的。最起码,甄家今年无恙!

不出贾蓉所料,广正帝也把目光盯向了甄家。

虽然经过广正新政的改革。现在大庸朝的税收,达到了一年一亿八千万两以上!这还是有不少州府遭灾,被免除赋税所致,满赋税应该有两亿四千万两以上。

除了清查土地、人口,所造成的田税增加外,更主要的是,广正帝把商税从三十抽一,变成了十抽一。

而大庸最终近三亿二千万的人口,也让广正帝与内阁初拿到数据时,吃了一惊。世家与寺院隐没了太多的人口。所以才带来了赋税的爆发。这些赋税,原本是足够朝廷花费的。

可架不住如今大庸正面临大灾潮的高峰。每年光赈灾就要花费差不多一亿两,广正帝以前的存货也花的差不多了。也需要外财注入。

其实,这时的广正帝与内阁正在准备实施下一波计划,简简单单四个字,开源节流!开源是针对四边的、特别是海边的关税。

虽然由于海国的阻隔,到达大庸的西夷少了九成还多。但是,仅仅是临近的外邦也是不小的交易流量。

更何况包含代替了西夷的贾蓉,与沿海大族一起参与的内外交易!仅仅是让绣衣卫计算了最近两年的货物吞吐量。广正帝就得出,若是收取高额税收,那么大庸的赋税就将再度增加至少三千万两!

现在内阁与广正帝正在对这项税收,做最后的争执。就是这项税收的归属问题!这样耽搁不了几天,最晚明年就可以开始实施!最终,还是广正帝退了一步,海关入国库!

节流,就是针对大庸朝最大的赋税花费方,军队的节流!

当然了,现在正值大灾潮、而且刚刚与瓦剌打过打仗。大庸绝对少不了一二线部队!

广正帝当然也懂,这也是他借故去除军方高层勋贵势力的另一个原因!广正帝与新一届五军都督府,下一步就要对大庸的三线部队开刀。

蛇无头不起,为了避免麻烦,所以才选择了先去除代表蛇头的勋贵,毕竟代表大庸三线部队的卫所将领,有六成以上与勋贵有关!

前方提过,大庸账面拥有军队计有两百万。去除三王的三十万。仍有一百七十万。

其中府兵大约六十万,除了神都所在的中南由于京营存在没有府兵!边疆,特别是北疆,府兵都被边兵代替了。其他每省与布政使都是府兵两万。京营二十万,边兵二十四万。作为预备役的卫所兵在名册上,差不多也有六十六万。这就是大庸二百万在册兵力的分布。

仅仅是军费,每年就需要六千三百一十二万两!而大庸以前的赋税,每年才不过七千多万两,堪堪满足军费消耗!

所以几代大庸帝王与五军都督府,都在想方设法的降低军费,不然真的养不起。于是,像军服等本来属于军队福利的一些物品变成了有偿,需要从月银中扣除。

喜欢娶贾元春海外建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