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太子的判断

武英殿。

解缙、杨士奇、铁铉、徐辉祖、李坚、朱棣入座。

中间摆放了一桌一凳。

朱文奎坐在中间,有些紧张,悄悄看了看解缙、杨士奇,不知道这两位先生对自己的文章是否满意。

解缙与杨士奇交换了纸张,看过之后,呈报给朱允炆。

杨士奇走出来,甚是欣慰地说:“皇上,太子文章立意明确,鞭辟入里,以史为证,详说了土地与王朝兴衰关系,让我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臣以为,此文章胜过国子监一众文章,是一篇奇文。”

解缙赞佩:“历来都说以史为鉴,可我等目光浅短,没看到土地兼并之危害是如此之深,此文振聋发聩,正在当时,宜登于建文报,发布天下。”

朱允炆看了一眼放松的朱文奎,冷哼了一声。

朱文奎立马低下头。

朱允炆拿起朱文奎的文章,这篇文章多少有取巧的成分,里面诸多观点,包括“王朝周期”论,都是自己教导的,而非朱文奎思考出来的。

但不得不说,朱文奎能将这一套理论深入理解,并完整阐述出来,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那就依解阁之言,发出去吧。现在地方上不少官员怨声载道,埋怨朝廷控制田亩数量,用这一篇文章告诉他们,只要在大明为官,他们就休想兼并土地过甚!”

朱允炆威严地说。

解缙苦涩不已,你这样,你儿子这样,确实,他们想肆无忌惮兼并土地怕是不太可能了。

杨士奇皱眉:“皇上,官员不兼并土地,那地方士绅……”

解缙打了个哆嗦,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不介意,自家地都退了,那些士绅凭啥还霸占着大量土地,比官员还多,到底谁是官?

朱允炆严肃地点了点头,说:“土地兼并必须遏制,官员不能放肆,士绅一样不能放肆,避免官员与士绅勾结,隐匿田产。在朝廷整顿完官吏田产之后,再着手处理地方士绅大族吧。考虑此事影响甚大,士绅方面应该限制多少田产,还需户部、内阁仔细厘定。”

杨士奇、解缙答应。

朱允炆看着一脸为难的解缙,凝重地说:“朕知道,此举会得罪许多人,但这种得罪人的事朕不做,谁来做?等到文奎继位,阻力恐怕更甚此时百倍。诸位要清楚,朕此举并非瘦天下而肥皇室,是在给大明打造地基!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有所牺牲!”

解缙明白这些道理,只不过朱允炆说得都太遥远,那些事,至少是一两百年之后的事了。

子孙后代?

没错,无数人活着考虑儿孙,但皇上啊,可没几个人会考虑儿孙的儿孙,太远了。没有几个人愿意牺牲眼前的利益,来换取四世孙、五世孙乃至十六世孙长远的利益。

规定田产数量,已经让许多官员吐血,你还想要动地方士绅,就不怕惹出大麻烦来?要知道一个县只有一个知县,但一个县却可以有几个士绅,几十个士绅!

朱允炆也明白这个举动的后果,在没有充分准备之前,不宜仓促对这些人动手,于是补充了句:“此事暂且搁置,待处理完官员田产之后再奏议,务必保密,不可泄露。”

解缙、杨士奇重重点头。

“继续吧。”

朱允炆看向铁铉。

铁铉拿出几份文书与一份试卷,递给朱文奎:“这一道题,考验的是推断,水师都督府出题。”

朱文奎接过,看向试卷,寥寥两行字:

基于这些材料,推断日本国北征朝鲜的大致时间。

朱文奎看向铁铉,又将目光投向水师都督府的李坚。

日本什么时候北征,安全局也没个准情报,让自己推断,如何推断得出来?

没办法,这是一次不容退避的考校。

朱文奎定了定心神,开始翻看文书,这些都是情报,来源不同,有来自安全局的,也有来自朝鲜的,还有来自阿伊努人的。

这些情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足利幕府在准备北征,但都没有提到具体时间。

一炷香之后,朱文奎提笔作答。

铁铉接过试卷看了看,传阅给朱棣、徐辉祖、李坚,三人看过之后,皆微微点头。

杨士奇与解缙看过之后,将试卷呈给朱允炆。

朱允炆扫了一眼,看向朱文奎:“你认为足利义持将在五月渡海北征朝鲜。”

“是的。”

朱文奎认真地回答。

朱允炆敲了敲桌子:“理由。”

朱文奎展开一份文书:“按照朝鲜、安全局与阿伊努人三方提供情报,足利义满还活着的时候,幕府所有兵力不过五万至七万之间,加上各地守护大名,其总兵力应不会超出二十万。可消息称,足利义持如今要征调三十万大军。”

朱允炆端起茶碗,安静地看着朱文奎。朱棣、徐辉祖等人也期待着。

朱文奎将文书放下,认真地说:“父皇与诸位先生教导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战争,都需倚仗后勤。对于日本国而言,其平时兵力并不多,骤然之间增加大量兵力,势必会导致后勤供应出现问题。他们若不想被后勤拖累,唯一的办法就是尽早出兵。”“考虑日本国要征讨朝鲜国,必须走一段海路。而日本国又无蒸汽机船只,必须借助季风。这些都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在秋日之前作战。所以,儿臣斗胆猜测,足利幕府极有可能会选择在五月出兵。”

朱允炆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朱棣、徐辉祖等人。

朱棣起身,询问:“四月至七月,朝鲜南部海域吹东南风,你为何不猜测六月或七月?”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李坚、徐辉祖连连点头。

朱文奎知道,父皇不喜欢无端揣测,需要给出依据的判断,缓缓说:“因为五月出征,六月与七月,可以稳固大后方,打造后勤仓库。若六月或七月出征,那留给后勤补充的时间就十分有限,无论作战顺利还是不顺利,都对局势不利。”

朱棣拍掌,转身看向朱允炆:“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太子才智过人,目光如炬。”徐辉祖很是欣慰,看得出来,朱文奎虽然在处理政务上有些生疏,但在大事上并不糊涂,对事情判断有理有据。从这一点上来看,朱文奎比朝鲜王世子李褆好了几百倍。

朱允炆抬了抬手:“今日考核结束,几位先生对你都很满意,下去休息吧。”

朱文奎行礼离开武英殿。

朱允炆看向解缙、杨士奇:“太子能有今日,你们两位是用心的,还有詹事府的先生,都是功臣。”

解缙、杨士奇感动不已。

朱允炆看向朱棣,笑着说:“四叔,瞻基有十一二岁了吧,朕想让他入东宫,陪太子读书,你看如何?”

朱棣吃惊地看着朱允炆,从考核到国事,突然跳到家事上来,多少有些不适应。

让朱瞻基陪太子读书?

朱允炆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朱棣不明白朱允炆的想法,但知道这是孙子朱瞻基的机缘,连忙说:“臣代瞻基谢皇上。”

朱允炆满意地笑了笑:“瞻基聪????????????????颖好学,为人醇厚善良,朕很是喜欢,让他陪着太子,一来让他们兄弟亲近亲近,二来看着点太子,纠正太子过错。”

徐辉祖看着朱棣傻笑,一脸羡慕。

谁都知道,跟太子亲近绝对没坏处,说不得日后还能凭借着这一层关系给家族带来更大荣光。

杨士奇低着头沉思。

建文皇帝围绕着太子的安排不断增多,甚至开始让太子参与部分政务,可这些举动多少显得有些仓促与着急了。

虽说太祖时,朱标十五六岁接触过政务文书,但真正参与到政务之中,是在成年之后。

可朱文奎距离成年还五六年,建文皇帝也不过三十二出头。

一个年少活力,一个春秋鼎盛。

按理说,建文皇帝不需要如此过早过渡部分权利,或过早让太子真正接触政务,等个十年也不迟。可建文皇帝偏偏做了,在他精力正是旺盛的时候。

“效仿太祖吗?”

杨士奇摸不清楚朱允炆的打算。

无疑,朱文奎是优秀的,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

朱文奎推测的日本国北征朝鲜时间,正是兵部、五军都督府等推断的时间。此时已是四月中旬,距离五月份不远了。

“皇上,臣请旨前往辽东或大宁。”

朱棣严肃地说。

朱允炆凝眸,命人挂出东北舆图。

徐辉祖介绍道:“据安全局与商人得到的情报,朵颜卫确实正在与鞑靼联系。只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朵颜卫的主要人物并没有前往鞑靼部落。但在三月中旬,朵颜卫的一名千户进入了哈剌温山,这应该是接触风险增加的证据。”

朱棣指着哈剌温山,又指了指朝鲜方向:“皇上,若日本国当真进攻朝鲜,此时朵颜卫又与鞑靼勾结,我们极有可能面临两线,甚至是三线作战的危险。此时臣领兵出关,有助于威慑朵颜卫与鞑靼,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朱允炆盯着舆图,轻声问:“朵颜卫当真有造反的胆量吗?”

喜欢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